“这个行业看谁能赚钱,就是看谁的库存更干净。”是这个行业的普遍规律。
鲜为人知的库存专家
夏花对2010年前生产的一批真正的美邦产品感兴趣,但价格没有谈妥。美邦仓管员的出价是吊牌价的0.7倍,而他的心理价位是0.5倍。
在参观美邦的仓库前几天,夏经人介绍与美邦做了生意。她买了7万件衣服,从t恤到棉衣,平均每件7元。夏胡阿祥解释说,之所以能以如此低的价格买到这些衣服,是因为这些衣服有些瑕疵,但它们仍然可以在我们这里出售。
夏非常认同品牌的价值。现在他收集库存,基本上要收集名牌。只是,夏华相不是普通的顾客,他是专门收库存的人,雅称“库存专家”。,他们不能拖太久。服装,两年多的二手物品,谁也不想要。
在中国,像夏这样的人有成千上万。虽然这些人来自全国各地,但他们都聚集在广东省石井镇。因此,他们在业内也被称为石井商人。
品牌永恒,品牌货却不是
一家档口抵一个集团公司
第一次见到夏,是在广州市白云区石井镇清风服装城。在服装城的一个显眼位置,他经营着五个相连的摊位。在那里,你可以看到很多被打回纺织产品原形的国内外名牌:摊位的一、二层摆满了包装堆砌的名牌,沙发、茶几、书桌之间的缝隙也摆满了名牌,进店的人会不小心踩到。
当天下午,夏把几件喜讯鸟套装的样品放在摊位外的通道货架上。这些价值几千或几千美元的西装是2009年生产的,是他两三个月前的战利品,总共几万件,单价只有几十美元。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好消息鸟公司在出售时剪掉了项圈上的标签。
“这是中国服装的天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天堂。”夏的朋友陈富阳说。石井镇确实有点国际味道。在广达、庆丰、靳东等服装城市,不时会看到提着大包衣服或在货摊上看货的黑人或中东人。有一个沙特的大人物,是石井的常客。“他一年来四五次,带着翻译,盯着一摊又一摊。他通常在一周内收到一份订单。”陈富阳说,这名沙特男子每年从石井购买三四亿元,曾经带走8000多万元的货物。
这里是中国的服装尾货天堂。这是一个隐秘的生意。整个石井100多亿的年营业额,对应的是正常渠道几千亿的销售额。陈富阳说:“衣服不是金子,它能保值。那些服装厂家总觉得,我们为什么要把100元成本的衣服卖到三五十元呢?他们舍不得。所以一直压,但是压的越多,就越不值钱。比如2008年和2009年的商品,已经不是价格的问题了,即使我们几块钱也卖不出去。现在,即使在偏远地区,市民的需求也很美好,风格也很好。”“不管什么牌子,是T恤还是羽绒服,库存拖到不得不出的时候,收购均价也就几块钱一件。在我们这里,不管是我们收进还是卖出,都是远低于生产成本价。”
ont-size:15px;">全镇的尾货生意,按陈付阳的估计每年有100多亿的交易规模。尽管商户聚集度极高,石井的店租仍然是十分便宜,一间20多平米的铺子,月租只要3000元,按夏华相的说法,石井的尾货商铺不用交税,不用交管理费,“在广东这种地方,这么小的生意政府看不上。”没有广告,绝大多数的石井商户时至今日也不在网上发布信息。为数几万人的尾货群体中,即便是陈氏兄弟这样的大户,也是服装业内毫无知名度的老板——他们差不多是一个隐秘的群体,只有圈子里的人才会彼此认识。有时候住进一个宾馆,里面的住客陈付阳可能有几十个都认识。陈付阳最近在青岛机场等飞机时也碰到好多个熟人。你想,几万人在一些特定的地方出出入入,肯定都会碰到的啦。
陈付阳说,在石井的库存市场,投入一个多亿现金去做的人算是大鳄。这个数字,乍看起来和那些大型服装上市公司相比不算什么,但在库存市场,资金的周转效率高得多。在服装产销企业里,一年最多做四季服装,投资周转四次,而在石井周转是不限次数的。一个亿是什么概念?按服装产销企业的正价至少相当于5亿。而且,我们今天收几百万,明天收几百万,资金一直在滚动,5亿这个数字还得翻好多番。
陈付阳一共操作了100多个牌子的尾货,样品多到店堂里根本都挂不下。“每个牌子的货,我们都是以几万件为单位。要知道,一年产销几百万件服装,在中国已经是超大集团公司了。”

最讲江湖规则的生意
在石井,我们能看到一种最讲江湖规则的生意。A如果能找到一单货,让B去收,能赚10万块钱的话,B分给A5万元。资金利息、仓库租金和其他费用都不用管。很多年以来,石井的店主们都是和找货人如此分账,双方没有合同,依据的是行当里自发形成的惯例。陈付阳说,在石井的童装圈子里,这种靠四处看货,和档口老板们共赢的人有几百个。
在杭州开过童装厂的胡海东和陈付阳打过几年交道,很欣赏陈的行事风格。他过来收货的时候,我们并不让他进到仓库里去,只是把样品拿出来,然后告诉他有多少件。他看上了,就把定金放下,我们去装箱,他第二天就过来把货拉走了。如果碰到大仓库,库存数量太大,他就会联合圈子里的几个人一起来收。胡海东说,这个群体的存在很有必要,库存堆在那里已经是废品,多少能回收一些资金,总比借民间高利贷来补充流动资金要好,尤其是近年,各地高利贷的行情都到三分以上了。
“一单几万件的货,少个几百件,或者掺了一些次品,对我们来说可以忽略不计。我们只是按各个品类的比例来给一个均价。”陈付阳说现在的库存货源实在太多了,“现在全中国生产的童装包括库存货,国内的孩子十年也穿不完。”这话可能有些夸张,但也接近事实。
尽管一些知名公司对库存帮往往表现倨傲,但到了一定时候,他们也会有求于这些江湖上的及时雨。几年前的一个晚上,陈付阳就接到一个东莞打来的电话,说是一个老板急需2000万元现金。陈付阳连夜联系人把钱凑齐了去拉货,就在最近,陈付阳的朋友还做了一个1700万元的大单。
不要低估库存帮的能力,伴随着服装业的多年扩张,库存帮也在扩张,陈付阳说,以前我们凑2000万元,要很多个档口,一家几十万地凑,现在只要两家就能拿出来,这个行当全是现金交易,不赊不欠,再没有比这简单直接的生意了。

陈付阳表示,目前在很大程度上,石井镇是服装库存最后的去向。然而,即使到了石井,库存也还拖着一个长长的尾巴,像陈付阳、夏华相他们,是库存市场的第一个层级,接下还有找他们几千几万、几十万地打货的全国各地库存分销商。由于目前市场中的服装库存量太大了,谁也没法保证石井库存能完全被消化。陈付阳透露,现在我们收服装也非常小心了,因为我们也产生了库存,像去年上半年,我收了100多万件服装,到下半年居然还有15%的服装没有被卖掉,这在这个行业里已经十分不正常了。
库存生死战
信息时代,时尚的更迭速度越来越快。不仅仅是每个季度最新的流行,还有用户越来越追求自我风格。

自然,服装品牌对库存管理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长期来看,服饰生意是时尚、质量、价格和持续性的结合,然而一家服饰公司出现问题,往往最先体现在库存上。
“这个行业看谁能赚钱,就是看谁的库存更干净。”是这个行业的普遍规律。
唯品会库存特卖的模式的出现,就代表了这个行业长久以来的问题。早在2012年,李宁、安踏、361度、特步、匹克等42家上市服装企业存货总量高达483亿元。

而现如今,库存仍然是这些企业侵吞利润率的炸弹。
东方证券最新研究显示,大部分服饰企业的库存天数都在150天以上,极少数有企业能够把库存天数控制在100天以内。
库存是企业的生死战,这是效率与成本长久博弈。
来源:色尚坊布博士
免责声明: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指点科技
专业纺织ERP方案解决供应商
致力于打造专业纺织ERP
如有需求,可私信我们!
纺织印染行业,独家点评资讯,请关注指点纺织E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