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区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要抓住机遇,实施‘二次创业’,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10月27日,市委书记赖在中山进行第一次乡镇调研后,选择了火炬开发区。
目前,火炬区正在基础设施、产业体系、科技研发、创新创业、城市发展、生态治理等方面进行高水平规划。全力构建深层次、高标准、高水平的城市发展新格局,争当湾区建设主战场,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贡献“火炬力量”。
创新驱动:
开辟科技之路,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位于火炬区国家健康产业基地永春滨江公园附近的广东中豪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豪药业)迎来秋收。今年10月19日,公司主办的“国家科技重大项目”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昊制药作为“国家科技重大项目”产业化新药一举成名。
距离中昊药业不到1公里的广东明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明峰医疗),也是实现“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快速发展的典型案例。明峰医疗成立于2011年,主要从事R&D CT、US、PET/CT、PET/MR等高端医学影像设备的生产和销售,2018年公司实现销售产值2亿元,正式进入产业化阶段。今年公司加快了新一代PET/CT机和256排/512层CT机的研发进度,力争年底进入临床检验阶段。
生物医药是中山市重点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批优秀的医药公司正在享受国家健康产业基地新业务招引思路带来的“红利”。以广东金城金素药业有限公司为例,国家健康产业基地根据公司提出的发展规划和厂房建设要求,量身定制生产厂房,厂房建成后再租回企业使用。这种模式不仅减轻了企业的资金压力,也为企业项目的快速产业化节省了大量前期时间。
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是火炬区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目前,火炬区引进培育的创新平台、团队和项目形成了强大的带动作用,为中山主动对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打造国际合作示范区、推动创新资源和成果向中山快速转移转化贡献了“火炬力量”。
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中,火炬区数量最多,去年净增93个,达到417个;今年,火炬区将继续发挥主体高效,加大对瞪羚和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从R&D和创新来看,火炬区社会研发总支出位居全市第一,2016年达到5.75%。2017年,火炬区科技支出为唯一,达14.03亿元,占全乡总投入的70%;从科技支出占乡镇财政支出的比重来看,火炬区也遥遥领先,2017年占比24.98%。
在技术对接方面,火炬区进一步加快研究院网络技术交易平台建设,成立创新战略研究中心高端专家智库,同步提升技术和人才支撑功能。此外,2018年火炬区建立区领导联系高层次人才工作制度,23家企业申请市级创新团队,新增院士工作站1个,省级创新团队2个,以创新团队为依托新增高层次人才76人。
步西尼
精简项目审批申报材料,提高新开办企业审批发证效率,是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关键环节。为防止群众“跑来跑去”,火炬区行政服务中心专门设立了创业综合窗口。该窗口可办理工商登记、名称预先核准、领取营业执照等。并将启动企业涉及的工商部门的工商登记业务。公安部门公章刻制备案业务、刻制机构申请刻制信息采集、税务部门涉税信息采集、银行开户信息采集整合到综合窗口,负责申请材料的初审、登记、采集、推送。
综合窗口完成信息登记后,将申请材料移送工商部门审批。经工商部门审批后,完整的信息将同时推送至其他部门、机构和业务
完成后各部门和机构再将结果数据推送回综合窗口。这样的工作机制让信息和数据在行政服务中心的后台流转,减少了群众的奔波之苦,是便民利企的一大举措。数据显示,目前,火炬区行政服务中心进驻事项400多项,设置98个窗口,日均接待群众约3000人次,月均受理业务量约30000件。在火炬区开办企业,办理程序从5个减少至3个,办理环节从7项压缩至2项,办理时间从20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
除了行政审批效率,便捷的交通也是投资者看重的“硬性条件”。火炬区无疑占据地利之优:深中通道主体工程正在加快建设,中山还将推动深茂铁路等更多轨道资源接入中山站,中山站将实施站场TOD综合开发,打造中山站大型高铁综合客运枢纽。为了对接这两大交通枢纽,火炬区正在重点推进景观北路、火炬大道东段、岐濠路等15条道路建设。
此外,在人才安居方面,火炬区继续推动落实《关于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出台人才子政策,并推出400套以上高标准人才公寓,完善区内“一站式人才服务中心”。
宜居:
推进绿色发展增进民生福祉
能够吸引高端要素不断聚集的地方,既要是宜业的梦想之地,也应该是宜居的理想家园。近年来火炬区不断推进绿色发展,增进民生福祉。
在水环境治理方面,火炬区认真落实河长制,坚持“系统治水”思路,统筹岸上源头治理与水体综合治理,开展河湖“五清”工作,全面提升河湖水域治理水平。区内30条内河涌整治项目河涌生态修复初见成效、水体黑臭现象大幅消除,年内有望实现各河涌水质大幅提升。此外,污水管网(雨污分流)支管到户、东部独流入海片区河涌综合整治污水管道工程也正在有序推进。
小小的一间厕所,也是衡量一个地方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目前火炬区正在进行“厕所革命”,其中濠头市场公厕试点工程完工投入使用,2019-2020年还将全面启动23座社区和农贸市场公共厕所的升级改造和新建工作。在垃圾分类处理方面,小区生活垃圾中转站升级改造已经开始前期研究,首批试点将选取沙边、东利和大环小区实施。
医疗卫生方面,火炬区不断丰富健康普惠活动,扎实推进家庭医生式服务,争创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食品药品方面,火炬区深化省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推动“阳光餐饮”工程,推进“智慧食药监”监管平台、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中山市智慧联动监管系统”建设,完善全区食品检测检验体系和农产品质量检验体系,切实消除食品隐患。
公共教育方面,火炬区一直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不断扩大公办学位供给,引进优秀专任教师,年底将实现全区公益普惠性幼儿园比例达80%以上。就小学而言,今年火炬区投入2所小学,一所是开发区博凯小学,另一所是开发区第八小学,有效解决今年新增新生的入学学位。此外,开发区第一中学扩建工程也已经启动,计划2021年初投入使用,包括新建综合楼、学生宿舍楼、综合性体育馆等。
当前,火炬区瞄准重点工作靶向发力,启动了一系列城市能级提升行动,以深层次、严标准、高标准打造参与大湾区建设重大战略平台,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贡献出“火炬力量”。
制版:刘耀宁 郭红霞 杨润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