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鲁网枣庄12月20日讯,寒风凛冽。走进陶庄镇小微企业孵化园区的“珍沃”食品厂,四层的电商平台车间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据企业负责人李介绍,他们工厂一年多来销量持续上升,现已发展成为产值过千万的电商实体。2016年之前,是矿山关闭后废弃闲置的地方。这是因为陶庄镇以新旧动能转换为抓手,立足产业集聚、集约高效、节能环保,投资5000万元建设了占地100亩的小微企业孵化器。
今年以来,陶庄镇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改造废弃的“煤泥坑”,建设具有独立法人治理结构、规范管理、孵化功能强的孵化基地,让实体电商在“煤泥坑”孵化,按下“快进键”变道赶超新旧动能。
新时代,新行动。面向新时代,陶庄镇抓住新旧动能转换为重大项目的战略机遇,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新旧动能转换为目标,准确把握新常态下招商引资的特点,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通过搭建平台、招大引强、跟踪建设等有力措施,采取社会投资运作。在统一规划的框架内,整合了各方的资源。位于陶庄镇政府北侧复兴路北侧,毗邻枣庄联创公司洗煤厂,规划建设。为确保小微企业尽快投产,该镇成立了小微企业孵化器领导小组和管理办公室,对入园企业进行行业标准审核,并对企业入园手续进行跟踪和个人服务;全面整治此前废弃的储煤场、煤坑、孵化场,安装视频监控,清理硬化1000米的复兴路,改造供电线路。据了解,该镇孵化园区一期占地100亩,总建筑面积4.275万平方米,分为电子科技区、服装针织区、箱包加工区、绿色食品区、创业培训区、电子商务园区、驾驶技术培训区、新能源研发区、新型建材区。二期占地30亩,总建筑面积1.12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3000万元。项目建成后,可容纳50多家小微企业(含电商)入园运营。
“陶庄镇是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镇。自国家政策关闭矿山以来,陶庄镇的产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瓶颈期。面对资源枯竭、转型振兴的压力和困难,我们党委、政府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鼓励和支持小企业科技创新、做大做强,以抓铁有痕、踩石有印的拼搏精神。为大项目、好项目的发展插上翅膀。”陶庄镇党委书记田传阳说。
搭建大平台,吸引凤凰。该镇坚持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作为党委政府的“田子豪工程”,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先后到北京、济南、昆山、上海、湖州等地考察数十次。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抓手,紧盯行业发展前沿,大力支持技术孵化器、空间创造等各类平台建设,积极搭建企业引进研发先进技术和高端装备的创新平台,为小企业落户奠定基础。目前,在小微企业孵化园区建设方面,我们与枣矿集团合作,计划投资20亿元建设陶庄贾环循环经济产业园。管理企业已完成公司登记。同时,该镇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树立和明确了“以服务招商”的理念,严格落实外资企业建设“绿色通道”,急而特之,灵活办理,讲求实效,积极推广“一站式”“保姆式”招商服务模式,凸显了新旧能源转换的蝴蝶效应,有效推动了镇内其他大型项目建设。截至目前,投资3.5亿元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二期工程已完成土地预审等前期手续,场地平整完成90%。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已列入“十三五”规划,热电联产计划和专项供热计划已完成。投资1.2亿元,金源环保建材项目已清理地面附着物并订购设备。投资1.2亿元的康德纯净水项目已完工,无菌车间已完工;西中文化产业园规划修编,麻辣鸡镇规划已完成,盘龙河现代农业园区规划正在编制,车文化小镇主干道规划已完成.一个项目的如火如荼建设,带动了工业园区企业加速走向“智慧化”,为该镇新旧动能转换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越来越多的小微企业聚焦园区,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开发各种新技术新产品,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项目和专业技术人才落户,陶庄镇新旧动能转化生成新活力,走上了高质量发展道路,谱写了乡村振兴新篇章。预计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财政收入1.2亿元以上,进出口贸易总额达1亿元。(张生、颜再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