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巾作为人们的日常用品,看似便宜,但市场巨大。据统计,每年我国纸巾人均消耗量6.3千克/年,纸巾市场规模已达千亿。国内市场纸巾品牌众多,其中维达、清风、洁柔、soulmate四大纸业巨头占据了国内80%的市场,它们之间的竞争相当激烈。
在邓钟颖的带领下,中顺清洁软纸巾的掌舵人像一匹黑马,起步相对较晚,但在56.78亿元年营收,发展极快,力压庆丰、维德、成为中国的"纸巾之王".谁能想到,30年前只靠500元创业的穷小子邓钟颖,一跃成为中山首富。
一、经验积,创业起
邓颖忠1951年出生于广东中山的农村,'s贫困的家庭使他吃苦耐劳。为了贴补家用,分担压力,从辍学的邓做了很多工作,直到偶然进入一家造纸厂。造纸厂有很好的效益,所以他坚持。在过去的几年里,邓也成为了一名来自基层的中层管理者。早早的就开始辍学打工。,看着一个个出去创业的朋友,动了羡慕的创业心思。
告别了工作了几年的造纸厂,邓颖忠自觉在造纸厂的工作发展空间有限的邓钟颖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选择创业方向时,与其做学生,不如熟悉。凭借多年造纸厂的经验和技术,他选择以制作水泥包装袋为第一步,投资少,成本低,技术要求低。
1972年,邓的第一家造纸厂正式开工。与其说是工厂,不如说是车间,这个地方是租来的,所以怀揣着自己多年的积蓄再加上朋友那借来的创业资金统共也只有500元,的每个人都在如火如荼地工作。邓有几个角色,从原材料采购、技术控制、质量监督到寻找市场促进销售,他每天忙得几乎不沾地。
二、生意之道,人为本
经过全厂上下的齐心协力,大家的努力得到了回报。邓把收到的第一笔钱分给了工人,除去成本和运营费用。找个5个工人,世界熙熙攘攘,都是为了利益;世界熙熙攘攘,都是为了利益。兴趣是最感人的方式。邓是一个圆滑世故的人。为了扩大个人人脉,他经常和各种饭局酒局的朋友出去。每当他结账时,他总是跑在最前面,不管他是否需要。
他的人生信条是朋友多,路多,经常为朋友消费买单。他这样的经营方式大大鼓舞了工人,大家干起活来更卖力了。恰恰是这种看似不利的行为,无形中赢得了买不到钱的人的心。
无论是对朋友还是对员工,在朋友眼中,邓颖忠是一个仗义疏财的热心人。都不能仁义买卖,而口碑在,财富来自五湖四海。毕竟,这种立竿见影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成为他未来复出的坚实资本。
s="pgc-h-arrow-right">三、水火无情,人有情
1986年初,在邓颖忠的水泥包装纸生意一切步入正轨蒸蒸日上的时候,突如其来的一场火灾将他多年的心血付之一炬,损失多达20万。坚强的邓颖忠并没有因此一蹶不振,他打起精神,组织起工人一同将剩下的东西进行清算,最终也只卖了两万多元。
邓颖忠此人极为仗义,宁可苦自己也不愿亏欠跟自己一起拼打的工人。他直言想要另谋高就的员工,他不会阻拦,工资分毫不差的结清,对愿意留下继续并肩奋斗的员工热烈欢迎,大家一起东山再起,绝不辜负大家期望。凭着大家多年的相处,与对邓颖忠的信任,绝大多数人工人选择了留下,共进退。

清霜冻死单根草,狂风难毁万木林。厂与机器烧为灰烬,但终归只是硬件设施,经过厂里工人与邓颖忠的齐心协力,厂子很快就重新运作起来。
四、精确目标市场,开创事业霸图
随着改革开放后国内经济发展迅猛的同时,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家越来越追求生活质量。厕纸也从报纸、烟盒等换为更为柔软的卫生纸,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在悄声无息地发生着转变。在平常人眼里司空见惯的事,在邓颖忠这个有心人眼中却是造纸业的大变革。
经过多次的考察,纸巾作为日用快消品,其市场潜力巨大,尽管已经有了强劲对手维达国际在做家庭用纸市场,但整个市场未来定是供不应求状态。无论是从市场需求还是竞争环境来综合评比,家庭用纸市场是绝对的宽松与利好。
于是1989年,邓颖忠果断放弃了经营多年水泥包装纸行业,直接进军生活用纸领域,才创造出"中顺洁柔",成就了未来的"纸巾之王"。

之后,邓颖忠带领着中顺洁柔一路披荆斩棘,扶摇直上,做纸巾也做出了特色。为了解决卫生纸一遇水就烂的缺点,他专门带领团队研究出了可以使用的纸巾。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勇于突破。
中顺洁柔品牌发展至今,早已成为行业先驱。即使现在纸巾市场趋于饱和状态,洁柔、维达等几大龙头企业年销量的增幅趋缓,但随着国人生活方式的转变,除必要的生活用纸,消费者对于日常清洁用纸如面巾纸、手帕纸等需求量不断提升。
根据市场需求的转变,洁柔纸巾紧抓时代风潮,专心做纸,满足不同层次客户不同需求。

自中顺洁柔上市之后,其市场销售额可谓是连年攀升,其市值更是突破350亿大关,高出维达几十亿,力压清风维达,成为业界当之无愧的"纸巾之王"。邓颖忠的身家也是随之水涨船高,以100亿的身家成为了中山首富。
邓颖忠500元起家,如今却有百亿的身家,靠时局靠运气更是靠自己。生活在变,人在变;不变的是企业所坚守的以人为本,质当先的经营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