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香到“鼻尖上的享受”
永春香:循海而来 打造百亿产业
在中国杜翔香料工业园,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工厂正忙着生产芳香产品。
据泉州晚报报道,宋元时期,它沿着大海而来,在永春播种。然后,它与中国传统芳香文化相融合,孕育出独特的香味。是永恒的春香,是中原文明和海洋文明的机缘,成就了中西文明碰撞交汇的辉煌结晶。
近年来,在永春县委政府和企业的共同推动下,永春乡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永春香料产业总产值从2012年的10亿元增长到今天的74亿元。制香企业近300家,大型企业53家,员工3万余人,国内市场销售覆盖率80%以上。与厦门、新会、广东、河北古城并称为“中国四大制香基地”。2014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日用杂品协会联合授予永春“中国杜翔永春大浦”称号。"在东南亚,每三种出售的香中就有一种是永春生产的."这句话在熏香界一直是口口相传的。
溯源历史 阿拉伯蒲氏一族传来篾香制作技艺
追溯永春香,时间定在宋元。
当时定居泉州的阿拉伯人后裔蒲寿庚带来了异国的制香技艺。清顺治三年,闽南沿海一带大乱。蒲寿庚的后人蒲世茂为了躲避战乱,迁居永春大浦镇汉口村。溥入永春后,向乡亲传授制香技艺,永春制香史由此开始。
蒲良公,64岁的蒲氏后裔,是蒲氏第17代传人。蒲亮宫的名字发音和闽南的“高良姜”一样,是制香的原料,他的孙女也是以白木香命名的。“以香命名”是蒲家世代相传的传统,意在让后人继承制香技艺。“一代又一代,我们必须把祖先的技艺传承下去。”蒲良公说。
传承也在于技能的坚持。在“机器代换”的时代,永春人依然沿用着几百年前祖先留下的方法。“手工香一烧就燃,但机器不容易点燃。而当机器被按压时,香料的精华就会流失。”蒲良公说。一款好的香水有时候需要两三代人的反复调试才能做出经典。如今,他的两个儿子都依附于香。
大儿子蒲海星在泉州一所大学任教,在校园里普及熏香制作技艺和熏香表演。小儿子蒲星宇帮助管理业务,在电商平台上向全球销售“蒲青兰”的产品。孙女蒲启楠8岁时就出现在央视特别节目《相聚中国节》中,蒙眼鉴定了30多种香料,让中国人大吃一惊。
政府搭台 腾出用地拿出政策让企业发展有底气
今天走进永春县大浦镇,扑面而来的自然清香扑面而来。占地3300亩的中国杜翔香氛产业园已成为一个新的场景,各式各样的香氛、满载货物的卡车出厂、忙碌的工人和络绎不绝的游客。在这背后,永春县委、政府、企业多年来共同努力,推动了香产业的繁荣发展。
制定政策,搭建平台,聚集龙头,释放产业活力。2012年和2018年,永春县先后出台了“八香”政策,采取多项措施支持香料产业做大做强。在原有占地265亩的杜翔工业园一期基础上,预留1200亩土地建设杜翔工业园二期,兴全、盛达、永新等14家企业入驻,覆盖原材料、机械、制香、贸易等上下游企业,拓展延伸产业链。同时,打造“杜翔小镇”,在中国杜翔如意广场打造小镇客厅、中国杜翔湘文化博物馆、党群活动服务中心、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打造杜翔对外展示的窗口。
r />达埔镇镇长刘泷沆介绍,香产业作为达埔传统特色产业,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2018年香产业总产值达74亿元,联发、彬达、兴隆、金丰等重点香企年产值均超亿元。获得福建省著名商标8枚,福建名牌产品6件,有16家制香企业通过ISO认证,拥有国家授权专利136件,5家企业成为全国卫生香行业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燃香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落户永春。10家制香龙头企业通过股份形式成立福建云香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探索合作新模式,发展香料种植、生态香生产等。
企业发力 “永春队”进军高端香品向产业上下游延伸
政府层面主导的一系列大手笔为企业“放手一搏”注入了强心剂。2012年起,永春香企精准定位市场,由传统的篾香向居家、养生高端香品转型,鼻尖上的享受逐渐走进千家万户。
福建兴隆香业总经理林文溪尝试把香文化引入大中城市高端消费领域,引领时尚高端生活。在全国各地建立营销网络,在各大超市、连锁店、便利店设点销售,获得不菲的收益。“名贵香品的存量越来越少,而中草药香的养生保健效果并不亚于这些名贵香品,提前研发中草药香就是提前抢占未来市场。”他说。
企业发展百花齐放,好不热闹——
2017年,达盛香业在海峡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交易,获永春县县政府奖励70万元。总经理洪清洁表示:“这笔资金将用于继续扩大生产规模,投入研发新产品。”
彬达香业投入1000多万元打造彬达创意产业园,展示永春香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每天都开来10多辆旅游大巴,自驾游的客人亦是不计其数,少则1000多人,多则2000多人。”董事长曾建全说,一到节假日整个公司都在为接待游客忙碌。
“80后”的洪仲森执掌兴全香业,每年研发新天然香品种五六十种。在天猫开设直营店,拓展线上销售渠道。流转了几十亩山地,培育香料植物园,力求实现“特色种植+原料供应+生态休闲旅游”。“延伸全产业链,满足和引领消费新需求,引领人们进入优雅品味新生活的重要载体。”他说。
发展愿景 做大做强直指百亿产业目标
政企联手发展的产业大戏才刚刚拉开帷幕。谈到未来,达埔镇党委书记郭景良表示:“我们将紧紧围绕打造百亿产业这一目标,做足生态、文化、品牌等文章,持续推动香产业规模做大和香品牌价值提升。”
未来,永春香产业将以“中国质量链”“五位一体”全程监管、国家信用背书为基础,推出“中国质量链—国际生态香标准”,抢占行业制高点。抓紧推动落实生态香原产地的保护认定、香检中心升格为中检联合体。加快推动田园综合体项目落地,打造生态香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生态香产业聚集区、文化体验区。加快知名香企集聚香产业园,引入其他制香基地龙头香企入驻建设,形成研发、加工及上下游配套等全产业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