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养猪场建设方案,最新养猪厂房建设

集团公司6000多头猪的母猪场的设计和建设,外人并不知情。今天,笔者将与大家分享一个每年提供15万头断奶仔猪的完整养殖场的设计思路。

生产区的规划和设计

1规划布局

2.高效工厂化猪场猪舍面积

猪舍的单一设计理念

猪舍设备的设计

1猪舍设备工艺设计

2猪舍设备配置

注:场包括生猪养殖场和周转机动场。隔离后备房以半渗漏为主,南方高温高湿地区最低温度不低于零,可认为隔离后备房全渗漏。

猪场粪污清洗系统的设计

1清粪系统的工艺设计

2.清粪系统的设施配置

环境控制系统设计

1设计基础

5px;">在夏秋季炎热天气,配置风机、水帘降温,猪舍室内温度须控制在猪群舒适范围,通风采用纵向大通风模式,通过大风速产生风冷效应,降低猪的体感温度。在冬季寒冷天气,配置天花通风窗及地沟风机、风机通风换气,猪舍室内换气量高于猪群最小呼吸量。春秋冬季通风量平缓变化,通风模式平滑过渡,不对猪只造成应激。


由能量守恒定律可建立模型“猪群产热+围墙传递室外热量+屋面传递室外热量-通风带走热量-水帘带走热量-室内水汽蒸发带走热量=室内热量 ”,室内热量的控制决定室内温度的变化。通过增加建筑材料隔热性能,利用风机水帘等方式可达到降低温度的目的。


猪舍室内温度控制表



猪舍室内通风量控制表



注:数据来源于《GBT 17824.3-2008 规模猪场环境参数及环境管理》



2环控系统工艺设计


01、华中地区设计标准:



各猪舍夏季炎热时期采用纵向通风模式,开启水帘和风机,从水帘处进风,山墙风机排风换气,利用水帘蒸发和风冷效应实现通风降温;冬季低温时期采用垂直通风模式,开启天花进风窗和部分山墙风机地沟风机,关闭水帘进风口。既满足猪只最小通风量需求,又避免冷应激和热量散失。春秋季节采用纵向/横向+垂直通风模式,根据外部气候温度变化平缓过渡通风模式,进风口在天花进风口和水帘进风口之间逐步切换。


a、 配种怀孕舍、 隔离舍、公猪舍、后备舍




两栋式配怀舍夏季纵向通风


隔离舍、公猪舍、后备舍夏季纵向通风



猪舍冬季垂直通风(屋檐口进风,新鲜空气经天花进入舍内,污气由风机抽走)


b、栋式分娩舍夏季纵向通风



保育舍夏季纵向通风


考虑南方及中部地区高温高湿气候,夏季分娩舍采用纵向通风;夏季开启水帘,新鲜空气降温;冬季关闭水帘,新鲜空气直接进入屋檐口,冬季新鲜空气由天花小窗进入猪舍,污气由风机抽走。保育舍夏季纵向通风,其他季节与分娩舍一致。





4环控系统设备配置




饲喂系统设备设计


1设计依据


01、饲料厂饲料存放在成品散装仓或吨袋,存放时间为_3_天;猪场内存放时间为_6_天;保证饲料新鲜度和场内饲料运输防疫控制,同时猪场饲料存量充足,预防恶劣天气出现饲料运输问题。


02、饲料品种




专门用于贮存的转运料塔


2饲喂系统设施配置




保育车间内景


供暖系统设备设计标准


1设计内容


猪场供暖设计方案的内容由供暖模式、供暖能源和供暖设备三部分组成。


01、供暖方式:以自动化集中供暖模式代替煤炉、热风炉分布供暖模式,减少能源损耗,降低成本,减员增效。


02、供暖能源:燃料采用生物质、天然气、石油液化气等环保高效能源,提高供暖系统的升温效率;


03、供暖设备:散热片、地暖板控制器、电磁阀等关键部件采用进口设备,保证供暖系统运行安全、高效、控温精准,提高系统使用寿命。


2设计依据


由能量守恒定律可建立模型“需要补充热量=建筑损失热量+通风损失热量-猪群发热量”,室内热量的控制决定室内温度的变化。通过增加建筑材料保温性能,利用供暖系统等方式可达到升温保暖的目的。


在寒冷季节,猪舍配备供暖设备,控制室内温度在猪群舒适范围。舒适范围见下表。


猪舍最佳温度表



不同地区各类猪舍供热指标



3供暖模式工艺设计



4供暖系统设备配置


集中供气+空间加热器




保育舍的空间加热器


水电系统设备设计标准


1设计原则


01、场内主电路采用TN-S供电系统,全场电路线路采用RVV、BVV等国标铜芯电线电缆,预防触电,保证安全。舍内水线系统采用PVC水管,沿天花布设,提高安装效率,铺设美观;配置减压阀,保证舍内水压稳定,节约用水。


02、漏电开关、电线电缆采用斯奈德等国外优质品牌,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2水电系统工艺设计



3水电系统设备配置



保障措施及应急预案


1保障措施及应急预案设计



2保障措施及应急预案设施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