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上地国际科技创业园 西安瞪羚谷创业研发园

本报记者李正芬

Xi高新区创业园经过28年的创新发展,建立了“苗圃孵化加速器产业园”孵化培育体系,探索出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五大模式之一的“集成孵化器N专业孵化器”协同孵化Xi安模式,构建了群众创造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等全方位、多层次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两次获得“亚洲孵化器”奖,实现了孵化器行业的“运动员”

从“群众”开始,他们积蓄力量,从“创造”开始,他们破茧成蝶。

Xi高新区创业园成立于1993年。经过28年的创新发展,“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孵化体系已经建立,探索出了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五大模式之一的“综合孵化器N专业孵化器”协同孵化的Xi安模式,两次荣获“亚洲孵化器”奖,实现了孵化器行业从“运动员”到“教练员”的转变。2019年10月15日,以实力刷新世界瞩目的Xi高新区创业园迎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截至目前,在Xi安高区创业园的帮助下,Xi安高区共有孵化企业1万余家,高新技术企业2300余家,雏鹰企业1100余家,瞪羚企业214余家。各类双创载体160余家,总孵化面积超过900万平方米,构建了包括群众创造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在内的全方位、多层次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Xi安晋祠纳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聚焦主导产业

创业孵化硕果累累

近年来,Xi高新区着力打造“硬科技”品牌。Xi高新区创业园作为Xi高新区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的先行者,积极响应“硬科技”品牌建设号召,点燃“硬科技”发展引擎,让“硬科技”成为创业园新亮点。

在2020年12月22日召开的创业板第58次审议会议上,Xi高新区创业园孵化的“硬科技”企业Xi安中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顺利通过会议。

公司开发的主要产品包括电力熔断器、电子熔断器、励磁熔断器,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新能源风光发电及储能、通信、轨道交通等高端市场领域。经过10多年的发展壮大,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和卓越的创新能力,中融电气已成为国内电力熔断器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新能源汽车用熔断器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

中融电气为Xi高新区“硬科技”产业创新增添了更多砝码,而金磁生物则在生物医药行业耕耘。

金磁生物以“金磁颗粒”核心技术为基础,先后开发了一系列磁性定量免疫快速诊断试剂产品,同时还配套有磁性定量免疫分析仪,实现了纳米金磁颗粒技术在医疗诊断领域的产业化发展,成为Xi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

“金磁性粒子兼具金和磁性,既能修饰抗原和抗体,又能修饰小分子物质。它们在检测中的应用将大大提高灵敏度和特异性。这听起来相对简单,但实际上,很难“包裹”纳米金和纳米磁性形成复合材料。”金磁生物董事总经理、副总经理张说。

在Xi高新区的沃土上,金磁生物的发展有目共睹。企业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4项(其中美国发明专利2项),获得国家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医疗器械注册证书29项,产品获得欧盟ce认证13项。目前,金磁生物已与西北妇幼医院、Ta等近400家医院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金磁生物项目迅速被列入Xi高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科技研究项目”。Xi高新区不仅给予了大力的资金支持,还通过各方协调,积极帮助企业与陕西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接,并宣布紧急通道。在陕西省科技厅、xi高新区、创业园的支持和指导下,金磁生物于2020年5月申报并获批“公共安全风险防范与应急技术装备”重点项目。

p>

这样的案例举不胜举。据了解,西安高新区创业园瞄准西安高新区主导产业积极孵化培育,孵化企业覆盖了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多个产业领域,并已基本形成了创业主体大众化、孵化主体多元化、建设运营市场化、创业模式多样化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大小中企业融通发展的新格局。


瞪羚谷创业社区


探索新服务


助力企业茁壮成长


28年来,西安高新区创业园始终坚守“至诚服务、创造一流”的服务宗旨,在不断提升创新“硬环境”的同时,根据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需求,积极为科技企业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及个性化的“软服务”,在人才、金融、培训、宣传等方面持续推陈出新,为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


目前,西安高新区创业园已建立起完善的创新服务体系,涵盖政策申报、企业沙龙、双创活动、创业培训、创业导师、知识产权/高企申报、投融资服务、人才招聘等26项创业服务。2018年至今,举办了双创活动1500余场,通过咖啡街区双创服务站受理业务21000余件,为企业对接资源、咨询解决问题1700余次。2020年,创业园减免企业疫情期间房租:企业400余家,减免面积近23万平方米、减免金额2000余万元。


作为西安高新区创业园为中小微企业打造的“企业身边的学习平台”,高新企业大学通过线上平台学习和线下培训的形式,开展了多种主题的课程交流。此外,创业园2020年共开展75期培训课程,参与企业580余家;线上平台举办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数据赋能管理、网格化的企业应用、企业文化与核心人才、奖金激励设计与案例分析等课程,学习人数达1000多人次,帮助企业解决了不少实际困难。


西部丝路硅谷创新投融服务中心、金服时空、高新盈峰创投、中国投资人中心·白马金服等多方金融机构合作搭建金融服务平台,为在孵企业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截至2020年年底,已帮助27家企业获得融资过亿元;积极响应落实各项疫情补贴政策,帮助园区700余家企业获得房租减免补贴共计超3000万元。


西安高新区创业园与西安高新区人社局强强联手,共同打造了科技部火炬中心2020年“科技创业带动高质量就业行动”西安专场活动。活动采用“线上+线下”模式,通过线上“云聘”、线下“直聘”,最终吸引西安地区80余家用人单位和2300余名求职个人参会,共提供职位1714个。


此外,2020年西安高新区创业园举办了2020“全国双创周”西安分会场系列活动、创新创业大赛活动,在创新创业交流合作,分享创新创业发展成果的过程中,营造了浓厚的双创氛围。同时,创业园还举办了2020西安第三届国际咖啡文化艺术节、2020嘉会坊第三届雪花国际音乐啤酒节、西安首届文化创意IP直播节等各类创新创业活动380余场,参与人数近35万人次。一系列活动的举办,极大地提升了西安高新区、西安高新区创业园在国内创新创业领域中的影响力,进一步释放创新创业因子,激发创新创业热情和活力。


春节期间,西安高新区创业园的贴心服务更是温暖了企业的心。


据了解,为了减少疫情的传播风险,西安高新区创业园积极向企业宣传就地过年的倡议。在企业服务的微信群里、在创业园的公众号里、在日常走访企业的过程中,创业园用多种方式让“就地过年”倡议送达企业。而园区内的企业也积极响应倡议,为没有回家的员工送上暖心大礼包、组织各种关爱活动,让在西安过年的外地员工体会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春节”。


“我家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固原县,今年选择留在西安就地过年。除夕当日,公司组织同事过来和我们一起包饺子,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馨。”新通药物研究股份有限公司制剂研究员刘利东说,春节期间,他还逛了逛西安,发现这里到处张灯结彩、热闹非凡,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


除新通药物之外,四叶草安全、学慧网、博妈科技、知若庭原、寒悦网络等企业都给过“西安年”的员工准备了新年礼包、现金补贴、带薪年假等多种多样、丰富实惠的过年大“红包”,让员工拿在手里暖在心头,也让这个不一样的春节深深刻在记忆之中。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


打造孵化矩阵


辐射带动日益凸显


西安高新区创业园创业孵化经历了3个重要阶段。1993-2002年是创业孵化的拓荒时代。在服务方面,创业园从帮助企业办理工商登记等基础服务起步,发展到创业咨询、创业培训、资金嫁接等深层次服务,不断进行服务内容的深化,服务方式的创新。十年时间,走出了一条激活本地科技智力资源,通过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道路,初步实现了区域创业环境与文化的营造,创新创业要素的聚集,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了产业集群的形成。


从2003年到2016年,西安高新区创业园迈入了链式发展,创新加速的时代。2003年开始,创业园创业孵化逐步“升级”为以产业培育为主目标,形成了以综合性孵化器为主,投资或共建各类专业孵化器的“1+N”式孵化器集群发展模式,实现了孵化功能进一步辐射、放大,服务功能更趋专业化;2008年以后,再次“升级”为以建设“科技企业加速器”为发展重点,形成了“苗圃+孵化器+企业加速器”的全方位链状孵化、培育模式,培育了一批高成长性的瞪羚企业。2014年,凝聚了20多年创业孵化资源的众创空间“创途在XIAN”揭牌,激活西安高新区“投资+孵化”的科技企业培育机制。


2016年开始,西安高新区创业园迈入“三次创业”的领潮时代,创业孵化工作从园区走向了街区、社区、校区、院区。2017年在西安高新区的支持下,创业园汲取国内先进经验,融合自身发展背景,打造了西安创业咖啡街区这一西安双创发展的新标地,以优质的配套服务快速吸引聚集一批包含3W、蒜泥咖啡等国内外知名创孵机构,丰富创业元素。


2018年,西安高新区创业园继续探索,西安创业咖啡街区以“科技创意+现代时尚”为理念,打造了兼具时尚与潮流特色形象的西安双创样板——嘉会坊,成为城市街区经济的发展实例、产城融合的发展样板。自2018年至今,嘉会坊累计新增注册企业2210多家;引进各类创业孵化机构41家,商业配套机构220余家;实际入驻孵化企业324家;在孵企业获得知识产权1219件、科技成果转化60余件;孵化服务企业获评高新技术企业12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4家;在孵企业累计营业收入突破10亿元,双创效果凸显。


双创发展离不开政策扶持。2017年,西安高新区创业园立足西安高新区产业发展目标与现状,起草制定出台了《西安高新区优化创新创业环境的若干政策》,支持众创载体高质量发展;出台《西安高新区科技企业梯度培育政策》这一靶向施策,建立了科技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此外,西安高新区创业园还持续提高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率。在加快双创载体建设的同时,依托本地丰富的科教资源,积极推动与高校院所的密切合作,提高创新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探索形成一套产学研协同和校地合作成果转化模式。目前,已拥有一批如西工大飞天创客空间、西交大1896创客空间、北大1898、西电石头众创空间等在内的优秀高校联合众创空间,产业领域涵盖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文化创业等。此外,西安高新区鼓励龙头民营企业参与双创建设,围绕全产业链建设专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目前已与陕煤集团、陕西电子集团,西电集团等开展合作建立陕煤双创中心、西电双创中心等专业化众创空间,在培育特色优势行业方面进一步发挥聚集效应。


辛勤耕耘、逐梦前行。“根植于西安高新区这片创新沃土,西安高新区创业园28载创新孵化结出累累硕果。‘十四五’期间,创业园将继续肩负科技企业孵化重任,秉持助力企业行稳致远的不懈追求和使命愿景,为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硬科技’创新示范区持续赋能,为西安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贡献新力量。”西安高新区创业园相关负责人表示。本版图片来源:西安高新区创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