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经过,一秒钟测量温度;如果体温异常,系统会对高温人群的红外成像截图进行温度标记,并发出“哔-哔”的报警声,提醒安保人员检查;除了红外图像,双摄像头还会自动保存行人的可见光图像,并随时查看行动轨迹.在中关村创业街,“铁杆”黑科技为智能科技防控增添了新的“助手”。
“硬核”黑科技助力智慧化防控
今天上午,边肖实地考察了中关村创业街12号。位于中关村创业街的凡米科技公司自主研发的热成像体温监测与快速筛查系统,为建筑企业提供快速测温服务。
“人不需要停留,就是去检测,既避免了员工猜测体温,又为园区提供了员工的行动轨迹,方便疫情排查。”凡米科技负责人牛斌告诉边肖,该系统由凡米科技、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等单位联合开发。从研发到投入使用花了两周时间。该系统采用恒温技术和自动筛选算法,即使在室外也能以最小的误差工作。
目前,街道40%的企事业单位已复工,近百名员工在岗。创业街落实了海淀区疫情防控部署要求和公园、商业楼宇“交叉工作法”。对于包括创业街公司在内的所有复工企业,都严格执行了返京人员分离、上下班调休、增加办公间距等要求。对进入街区和办公区域实施多级测温和消毒。所有人员凭街区物业统一发放的临时通行证进入。
“我们目前正在实施封闭式管理。”中关村创业街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聂利霞介绍,自1月31日起,仅保留全街区南北出入口,其他出入口均严格封闭。出入口设置了一级测温消毒点,严格执行人员、车辆进出登记、测温消毒等措施。除了街区的出入口,每栋楼的入口还设置了二级测温和消毒点,免费提供消毒用品,对进入楼内的人进行消毒。同时,街道还设置了5个口罩回收场所,减少可能产生的二次污染。
中关村创业大街“大企业新朋友圈”
今天上午,边肖来到中关村创业街12号五楼。极瑞科技公司首席执行官吴斌正在为在家办公的员工组织一次在线会议。“我们公司有40多人,已经到岗的有十几个人。目前我们采用的是线上协同工作的办公方式。”吴斌告诉边肖,街道和公司都鼓励人们在错误的高峰期到达,并向到达岗位的员工分发口罩、酒精和一次性手套等防护设备。
吉瑞科技公司所在的中关村创业街12号,是创业街去年新扩建的办公空间。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中关村创业街是一个总长度220米的街区。事实上,创业街的物理空间也在不断拓展和升级。
创业街南广场北侧,一栋马路对面的灰色小楼,挂着“中关村创业街12号楼”的门牌号。去年7月,大厦五楼正式开放使用,被命名为“大企业新朋友圈”。
“大企业新朋友圈”拥有5000多平方米的办公空间,共计160多个工位。包括14个独立办公室,并配有公共会议室、培训教室、茶水间等配套设施。目前已有量子位、活动银行、极瑞科技等创业团队入驻。“我们不仅为入驻企业提供国际化、开放式的办公空间,还帮助他们积极满足l
为切实减轻企业经营负担,中关村创业街在2月率先落实租金减半政策,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中小科技企业和创业服务机构,2月免收租金,3月减半收取租金。这一举措将惠及近百家企业,支持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共渡难关。
疫情期间,仍有不少企业有注册需求。“在此期间,我们为十多家企业办理了集群注册,全部在网上办理,零接触。”创业街集群注册负责人尹告诉,作为商务会议室翼计划的核心服务和直接入口,集群注册服务产品得到了科技创业者的高度关注和肯定。去年10月,街道试点集群登记全流程网上办,营业执照邮寄,全程零接触,在疫情期间发挥了很大作用。
/文,制作
蒋志发/视频
文兴宇与蒋志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