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养老院最佳创业计划书 公寓创业计划书范文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60岁及以上人口264018766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90635280人,占13.50%。根据《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的统计,预计到203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6亿,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目前,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无法解决当前的养老问题。由于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庭规模普遍较小,子女各方面压力都很大,很难为家庭中的老人提供全面的服务。然而,由于受传统观念和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影响,机构养老的运营成本较高,在我国的发展并不乐观。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推动养老和养老产业协调发展,构建居家社区机构协同、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未来会有大量的老年人,传统的养老模式无法解决存在的问题。国家提出的养老服务体系还远未成熟,如何更有效地解决将成为未来经济爆发的关键。

应用领域认知相关行业现状:

目前我国主要分为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性救助养老机构和市场上的商业养老机构。养老企业的业务布局集中在高净值客户,导致忽视了占80%的中等收入老年人的需求。他们达不到政府的最低保障,入住公立养老院,支付高级养老院的费用。这也是我国老年人床位难求的关键原因,商业养老院床位空置率高达46%。

目前,我国社区和居家养老市场还比较空白,机构养老地产的成分很多,与医疗资源结合不紧密,相对富裕阶层的养老地产市场正在接近饱和。中国养老金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市场混乱,标准不明确,盈利模式有待探索。很多企业因为缺乏专业精神,定位不清,对提供的服务和当下的需求不满意,处于“围城”之中。

其他竞争因素:传统的养老模式有其弊端。比如,居家养老虽然满足了大多数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但往往不能保证他们的安全。目前居家养老大多选择与子女同住或独居,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家庭规模普遍较小,子女各方面压力较大,很难在家为老人提供全面的服务,更何况是独居老人。

机构养老分为三种模式:房地产模式、养老院和养老服务机构。在房地产模式中,养老地产的医疗服务较弱,具有较强的地产属性。高端养老社区主要面向高净值老年人,也意味着能负担得起的人数有限,重资产让开发商难以快速扩张,基本集中在一线城市。养老院主要是为需要长期护理的老人服务的。他们的利润微薄,极度依赖政策,所以私营部门只占很小的比例。

发展趋势:未来的养老体系仍以居家社区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辅,医、护、养三位一体。其中,养老服务业涵盖老年人的衣食住行、医疗服务、生活照料、学习娱乐等,具有覆盖面广、产业链长、贴近老年人需求等特点,蕴含无限商机。第三产业即现代服务业将快速发展,这也将有利于养老服务业。预计2020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7.7万亿元,2030年将达到22.3万亿元。未来5-10年,建国后的第二代“婴儿潮”即将步入老年。这些人消费水平较高,消费相对开放

项目创新创意点概况:

设想的模式是为用户提供各种线下养老服务,包括日常护理、紧急救助、康复临终、休闲娱乐、额外创收等。几乎涵盖了老年用户生活中涉及的各类服务。从日常娱乐到一站式养老服务平台,将促进当地医疗与养老的全面互动融合,推动上下游产业的互联网化。

项目设计理念:

以“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和关怀”

人性化设计,提高服务质量”为指导原则,以老人需求为导向,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成本,并且能给予老人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以及更高层次的医养结合。项目设计思路:以社区养老为基础,以智慧养老为辅助,以O2O模式为载体,以全体老人为服务对象,整合现有资源,充分利用社区医院、居委会、三甲医院与社会福利院,发挥互联网信息平台的优势,打破信息壁垒,将传统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相结合,创建一种多方向性的新型养老模式。项目设计创新创意亮点:我们的设计旨在创建新型服务提供模式,将老人这类需求者与医院等服务提供者无缝连接。以居住环境所产生的服务形式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也是本项目的立足之本。以“温暖耄时”模式,通过在社区建立日间照料所为我们的代理场所,作为基层老人服务站点,以全体老人为服务对象。日间照料所通过“互联网+”联络“医、护、养”三方面平台,我们与老人签订养护协议,满足老人养老需求。为社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膳食供应、保健康复、休闲娱乐等服务的日间照料、托养服务机构。适合不愿脱离家庭,却希望走出家门,离屋不离家的老人。


能够提供的服务

日常餐饮服务、日托服务、健身保健服务、健身医疗服务、日常检查与紧急救助、文体教育服务和娱乐活动,包括旅游、聚会、创收、教育学习等等。


而日间照料所的选址与运营,依靠现有资源,与包括社区医院、居委会在类各种保障机构合作,解决场地与人员问题,大大降低成本。通过我们提供的智慧电子设备在夜间保障,如果有突发情况,日间照料所可以第一时间知道并赶往救助,提供紧急医疗保障。针对部分出门困难的老人,可通过使用智慧电子设备直接向日间照料所提出服务需求,日间照料所就可起到中介作用,利用我们平台,打破信息壁垒,日照服务中心将根据老人的服务需求,派送上门服务和安排就医,对于家属短期无法照料的失能失智老人,可以来日间照料所短期居住,或是我们提供专业人员去家中照料,这让家属放心,也让老人得到更专业的照护。如老人另有需求,我们也可帮助老人与医院、福利院等机构之间取得直接的联系。运用互联网+为每位老人单独记录立档,通过日间照料所定期检查来保障老人健康。通过绑定老人个人信息的app,可以显示个人位置,能够看到同伴所在位置,活动场所有多少人,最近有什么活动、聚会、讲座的通知。可穿戴的血压、心率智能监控设备,与日间照料所绑定,我们作为“客服”来保障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有异常我们及时提供医疗保障,与三甲医院联系,将其传达给老人的子女家人。将活动信息同时传到老人子女手机上,子女可为其父母报名参与。


我们也可以提供饮食服务,通过每周制定菜单,现场制作适合老人软蛋鲜少油少淀粉的老年餐,可提供原地就餐服务与配送到家服务。休闲娱乐和额外创收可以在日间照料所完成,通过类似于老年俱乐部形式,与社区居委会合作组织开展一些活动,提供适合老人的岗位,为老人额外创收提供条件。


项目设计特色:

1、依靠现有资源,与各种民生保障机构合作,解决场地与人员问题,大大降低成本。


2、服务对象为全体老人,而不仅限于特定群体,受众面积大。


3、地理优势大,提供紧急医疗保障,既满足就近养老,也保障老人安全。


4、借托o2o模式,利用互联网+打破信息壁垒,充当信息中介。


项目设计可行性与前景:

1、5G的普及与推广,为智慧养老提供了物质载体,更好的发挥互联网信息平台的优势,让不同老人通过信息中介来满足他们需求。


2、国家的支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推动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3、养老产业的发展前景十分美好,根据前瞻经济学人数据预计到2030年我国养老产业规模将达22万亿。


4、老年人均消费水平已高于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同比增长9.11%,老年人愿意为自己健康买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