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厦门日报报道,转瞬间,就到了龙炫的时候了。作为同安的龙眼种植大户,洪秋龙最近很忙。目前,他只希望努力工作最终能带来相应的回报:“目前不知道今年水果销售会受到多大影响,水果生长周期长,需要持续投入资金和人力。”
对于洪秋龙这样的农村企业家来说,厦门近期出台的新政策可谓“及时雨”。3月20日,厦门市发布的《关于支持“三农”工作补齐发展短板的若干措施》中明确表示,将大力支持农民创新创业,包括支持农村群众经商、务工、回乡创业。符合条件的创业项目可申请最高3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开办小微企业且符合相关规定的可申请最高30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自主创业扶持对象为在农村租用场地新设立的经营主体,符合规定条件的,提供创业场地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和创业就业奖励。
“这个消息让我们这样的企业家非常兴奋。”洪秋龙告诉记者,他2012年回家创业,成立了厦门黄兰王果蔬专业合作社,从龙眼生意做起,逐步扩大规模和品种。现在水果已经销往全国各地,水果的质量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但由于果业种植周期长,初期资金投入大,一直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莫兰迪在台风期间损失超过100万元,很难挽回。现在遇到了疫情。压力真的很大。这次发布的新政策有明确的目标群体和所有真正的支持者。能有效减轻我们的负担。”洪秋龙说。
市人社局就业促进处处长欧阳畅表示,市人社局积极响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的部署和要求。这次出台的新政策,顺应了农民创新创业的新形势,力度更大,服务更好,扶持力度更大。“除了这项新政策将给予农村企业家的真正支持,我们还有一个乡村振兴创业大本营项目。只要年纳税额达到5万元以上,每招一名员工,缴纳6个月社保。如果在(含)以上,我们还会给予1000元/人的一次性就业奖励。”欧阳昌说。
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市人社局全体干部将认真按照“用心用情、关注人、努力工作”的要求,继续做好惠农支农政策宣传工作,加强转产转业、培训新型农民职业技能等相关政策落实, 提高村民综合素质,征地、退海农民和农村居民参保,同时持续加强对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持。 支持农村基层机构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岗位工作,促进教师和卫生人才资源均衡配置,继续发挥科技特派员制度作用,创新农村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方式,畅通农村人才发展渠道,重点支持农村企业发展。市人社局将继续坚持需求导向,全力解决农村企业发展中的人力资源短缺问题,落实支持创业带动就业政策,鼓励各类人才到农村创业。(记者何武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