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业小项目,关于家乡的创业方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米娜摄影王涵

“我回老家创业开公司,就是为了让村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据枣庄市市中区西王庄镇杰西村的强仁介绍,这不仅让村民更加富裕,大大改善了家乡的生活环境,还让更多的人在家工作,让全家人住在一起。

15家至500家,年产值1亿元

强仁是杰西村的“80后”。杰西村位于枣庄市市中区西王庄镇,是一个400多户2000多人的村庄,人均只有2分。如果只靠种地,吃不饱饭。杰西村没有本地企业,很多村民外出打工。但是,一个四五口之家只在壮年时外出打工,家庭收入还是很少的。

长大后的强仁在外打拼了一段时间,决定在家乡创业。2006年,强仁看好服装制造,决定开一家服装厂。从头开始,很难。强仁才20出头。用他的话说,他没有设备,没有资金,没有客户。然而,强仁的决心是无法克服的。为了筹集创业启动资金,来自普通家庭的强仁在父母和亲戚的帮助下,从银行贷款中筹集了40万元。

“当时多亏了亲戚的帮助,大家都向当时的农村信用社借钱,所以村里的人都知道我想创业,想开工厂。”强仁回忆,开业第一天,他还在思考人事问题。会做这个的技术工人必须有固定的工作,在其他工厂工作。“我还是想想明天能来多少人。当时我们只有15台缝纫机,加上其他的,需要20个人。没想到那天来了60多人,大部分来自我们村和附近的乡镇。当时过来我很感激。

就这样,强仁的《超然衣》一步步发展,并在杰西村扎下了根。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山东超越服装有限公司现拥有设备500多台套,年产值1亿元,产品远销日本、以色列、新加坡等国家。不仅如此,村里和周边地区有500多人在衣外就业,村民收入大幅提高。

0到12万,一个企业带动一个经济

有500多人,后面是500多个家庭。

杰西村第一书记孟宪成告诉齐鲁晚报记者,超过服装的员工平均工资在4500左右,6700多,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在很多村庄,有的夫妻双双外出打工,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即使男人出去工作,女人留在家里照顾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孩子,家庭也会聚少离多,收入很少。

强仁说,这也是他想回国创业的原因之一,让村里更多的年轻人可以留在家里工作。

孟宪成的秘书告诉齐鲁晚报记者,杰西村的集体收入为零。自杰西村在制衣之外建厂以来,村容村貌、集体收入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村集体收入已经达到12万,大部分都是衣服以外的贡献。”孟宪成说,“也有村道、美化、亮化,‘超越’投入了很多。”

强仁连续十年在春节期间走访村里的老党员和低保户。说到强仁,父亲和村民都竖起了大拇指。“这个年轻人真好。现在他是中央区人大代表。我们都非常自豪。”

自办“四点半学校”和小餐桌供员工免费使用

除了制衣,大多数员工都是女工。“自从杰西村在服装之外建厂以来,村里很多家庭主妇都来这里打工,光这一项就能给家里带来四五千的收入。”孟宪成说,“Beyond服装不仅为员工提供免费员工餐,还解决了员工子女的问题。"

原来,考虑到父母上班,没有

一定有时间接送孩子,从2013年开始,任强就在工厂旁边开办了“四点半学堂”,解决家长们的后顾之忧。“我们考虑一些比较小的孩子,下午会饿得比较早,还会加牛奶、饼干之类的。”任强说,还有孩子们中午的小餐桌,也不需要员工掏钱,都是公司来出,“我们每年投入20万,就是希望提升员工的幸福感。”


这一点,在超越制衣工作11年的龙子莹深有感触。“孩子中午可以去吃小餐桌,不花钱,下午放学去‘四点半学堂’,做做功课,还有老师进行辅导,真是太好了。”龙子莹说,她家老大就是这么过来的,目前已在读初二,老二现在也要开始上学了。“我们特别感激,这已经不是钱的问题了,帮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


龙子莹


龙子莹告诉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厂子里以女工为主,年龄多在30-45岁之间,“我们很多原来是家庭妇女,现在能在家门口工作,太好了!”龙子莹笑道。


无论是为村修路、改善居住环境,还是办“四点半学堂”,任强认为这都是他为家乡应该做的,“作为这里土生土长的年轻人,我很荣幸能为村民们、员工们作出一些贡献,我想让我们村的人在福利上、待遇上,每年都能有提升,让大家获得更强的幸福感。”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