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塑料编织袋生产线 小型编织袋厂投资有多大

鑫豪塑料编织袋厂位于培英乡大坑营村,总投资2500万元,年产编织袋5000万个。公司总经理潘自建厂以来,在扶贫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社会各界获得了良好的口碑。

自2013年建厂以来,潘不断为该村贫困人口提供就业岗位。特别是精准扶贫工作以来,他吸纳各地不同年龄的贫困户到工厂打工,带领贫困村民脱贫致富。

村民潘海金80岁的母亲因病常年卧床,妻子不能自理。得知此事后,潘主动联系他到工厂工作。为了方便他照顾家人,他特别照顾他,没有提出硬性要求。有空就来工厂装卸货,每月补贴他1500元。

村民耿庆友生活不能自理,家境贫寒。潘得知后,让爱人来工厂给几个中午在工厂吃饭的工人做饭,每个月给她800块钱。

“我们村的王文清,丈夫中风,常年卧床,需要她24小时照顾。潘让她每天只来工厂一个小时帮忙清理整理编织袋,每月给她1500元的补贴。每逢节假日,潘先生都会亲自带着礼物回家看望慰问。”村干部王伟告诉记者。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50多岁的村民赵华因丈夫去世,儿子残疾,儿媳不能自理。因为有太多的家庭需要照顾,赵华不能来工厂工作。根据她的情况,潘投资5万元在编织袋厂旁边建了一个文化茶馆,为村民提供休闲场所,并让她收取一点服务费补贴家用。村民们都被潘的善行所感动。凡是来喝茶下棋的,都想自己倒茶,多付钱。每天可以收100多元,这样既能获得一定的收入,又能照顾儿子和儿媳。对大家说:“潘真是我们家的救星!”

目前,潘的编织袋厂拥有两条自动化生产线,为60多人提供了就业机会。“本着‘以贫为主’的原则,村里绝大多数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进厂就能工作,月收入基本在3000元到5000元之间。”潘说,两年来,在他的帮助下,每年都有贫困户脱贫,有两三户建起了新房,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大坑营村贫困户李荣喜激动地说:“潘的创业精神让我感动,我敬佩他的善良。回来五六年后,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公司一步步扩大,同时给周边群众和贫困户带来了就业机会。我之所以能够摆脱贫困,离不开潘将军的鼓励和关怀。”

村民李德学刚从广东打工回来,想成立专门的养殖合作社,但资金不足。得知此事后,潘主动找到李德学,分析特种养殖的良好前景,鼓励他大胆创业,并给予资金支持。现在,李德学的10多亩黑斑蛙养殖场养殖的青蛙基本销售一空,不仅收回了资金,还获得了10多万的利润。同时,青蛙农场还吸纳了3户贫困户务工。

“在付伟的带动下,我们村近年来有一大批村民成为致富带头人。许多失业青年、闲散劳工和贫困户通过在他的编织袋厂工作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截至目前,为村民提供了100多个就业岗位,月收入四五千元,其中20多人收入过万元。”大坑营村党支部书记耿玉南说,潘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到村里的学校来一次,他会向有需要的学生伸出援助之手。在e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