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黄轩的《渣男语录:我爱上了你的身材和另一个人的声音》,还是baby职业女强人的“时尚”步伐,还是周一围在办公室里穿红色内衣的浮夸行为,《创业时代》一直都是话题,抛开里面尴尬的演技,创业的故事也吸引了不少网友的追捧。当这个故事大部分时间都在播出的时候,有网友提出原型人物其实存在于创业时代。原型人物是黄鹤,是MailTime Letter的创始人兼CEO,也是TalkBox创始团队的核心成员。
今年是连续创业黄鹤的第十年。今年,他的故事被拍成了电视剧《创业时代》。他是张扮演的“卢卡”的原型。剧中的手机APP“魔晶”是国内第一款推出黄鹤七年前开发的TalkBox——的即时通讯软件。
为了纪念七年前的时光,黄鹤的团队开发了一款与“魔晶”同名的移动应用。10月20日,在黄鹤30岁生日当天,真版魔晶在Apple Store正式上线。
创业灵感来源于父母
2010年,黄鹤去香港理工大学读研究生,恰逢移动互联网时代开始,智能手机进入大众视野。互联网巨头已经开始布局这个新领域。当时腾讯也发布了微信1.0版本,依旧以图片和文字交流为主,当时并没有引起多大的水花。
这时,怀着教家长使用智能手机的初衷,黄鹤想出了一个新点子:如果家长可以按住手机屏幕,直接录下自己的发言,会不会方便很多?
黄鹤和创业团队会逐步落实这个想法。2011年1月,国内首款即时通讯手机应用——Talkbox正式上线。它在一个月内通过自然增长获得了100万用户,在苹果AppStore的即时通讯类别中排名第一。用户的增长率、活跃度、留存率都远超微信。
一夜爆红后,仅四个月便遇强敌
TalkBox一夜之间变得非常受欢迎,不仅在中国,在东南亚的其他国家也是如此。国内很多科技巨头都来谈投资或收购,包括腾讯。然而,在TalkBox上线4个月后,微信2.0推出了同样的功能和设计,仅用半个月就占据了App Store即时通讯软件的榜首。凭借QQ十几年积累的国内市场,腾讯迅速将QQ用户分流到微信,产生病毒式传播效应。这些都是成立不到一年的TalkBox团队无法比拟的巨大资源和平台。
微信2.0的退出断送了投资和收购的机会,但黄鹤在Talkbox团队坚持了三年。虽然已经获得了1300多万用户,但仍然比不上微信迅速增长的市场份额。2013年底,Talkbox的用户逐渐耗尽,应用在mainland China被防火墙屏蔽,最终下线。“在当时的环境下,谁的产品更具创新性并不是取胜的关键。起决定性作用的是速度和资源。所以《创业时代》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结局,TalkBox最终被巨人终结。”
失败之后,“杀回去”
在Talkbox之后,黄鹤打造了两个项目,一个是可以获取大数据的“简信”,一个是邮件消费的区块链项目——可测数据令牌(以下简称“MDT Quantity”)。
2013年,在对大数据运营犹豫不决的背景下,黄鹤接触到了美国的区块链科技。“它可以改变生产关系,颠覆既得利益。”黄鹤说,这让他看到了有效解决数据欺诈、保护用户数据隐私的可能性。不久,黄鹤在硅谷启动了一个使用区块链技术的项目——MDT。这是一个基于匿名邮件数据的大数据分析平台,面向企业,提供不涉及用户隐私的消费等行为数据。
回顾几次创业经历,黄鹤总结了中美创业环境的异同。“相比之下,中国的创新速度比美国慢。在很大程度上,中国的创业环境并不重视“0比1”的技术或产品创新,而是更注重“1比100”商业模式的转变。执行力、资源和速度,这样的环境不利于小公司和小团队的发展,也阻碍了新兴技术和产品的不断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