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卡卡贷靠谱吗有人用过吗 爱卡卡创业版靠谱吗

“被保险人”、强制购买保险、隐性扣除保险费导致贷款金额与收到金额不一致,此类“投诉”频繁出现在借贷平台借款人中间。借贷平台是否捆绑搭售保险产品,销售流程是否合规,真相如何?

最近蓝鲸保险调查发现,目前很多借贷平台确实存在违约查险产品,强行购买保险产品的情况,否则无法获得贷款。从保险产品提供商的角度来看,包括中汇互助、中安在线、易安保险、迪达保险在内的多家保险公司均与借贷平台存在合作关系。

商业不规范,消费者没有自主知情权和选择权。对此,业内人士逐一指出了借贷平台对蓝鲸保险的“疏漏”。

冲突四起:借贷平台、保险公司频频被投诉

蓝鲸保险是指在几个贷款平台上的贷款流程。

第一家是微信卡卡贷,属于上海微信汇智金融科技有限公司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主要为信用卡持卡人提供日常消费的信用卡余额补偿服务。用户在线提交申请、核实个人资料、完成授信审批后,即可获得平台提供的授信额度,完成信用卡还款服务。

选择卡对卡贷款方式借款2000元,还款期限3个月。完成初步流程后,贷款协议待确认页面出现两份保险协议。一个出现在顶部,并被包括在贷款协议中。借款人向阳光信用保证保险公司投保了“个人贷款保证保险”,每月缴纳保费3.37元;另一种是“借款人意外伤害保险”从中汇投保,默认自动勾选,保证期3个月,保费299元。

蓝鲸保险试图取消勾选,但发现无法进入下一个流程。是否意味着强制购买?带着疑问,蓝鲸保险联系了卡卡贷款工作人员。

“不买保险,就拿不到卡卡贷的贷款”,卡卡贷工作人员告诉蓝鲸保险,并声称公司与多家保险公司有合作关系。“目前我们平台的保险费用从299元到1999元不等,主要根据个人的贷款额度和贷款期限来确定。保费直接支付给保险公司,平台不从中提取任何费用”。

无独有偶,一家名为小营卡贷的平台在贷款过程中配备了众安在线的“个人贷款保证保险”。虽然没有默认勾选,但小影卡贷的工作人员也告诉蓝鲸保险“不买保险是拿不到贷款的,保险费会在第一笔还款金额中支付,费用会根据贷款金额和期限进行调整”。

此外,贷款平台还配备了保险产品,是易安保险承保的“借款人意外险”,贷款1万元,还款期限12个月,需要缴纳保费470元/年,贷款到账时自动扣除。

不同的是,虽然在贷款平台上默认勾选了保险产品,但借款人可以选择取消。注销后,页面出现“借款人保护计划有助于提高贷款通过率,一旦取消贷款审批可能会失败”字样。

在一些投诉平台上,很多保险公司,包括前海P&C保险、永安P&C保险、迪达保险,都有涉及借贷平台的投诉记录。

比如,有借款人投诉,在向汇华华和秒表借款时,实际收到的金额与借款金额不符,事后发现扣除了迪达保险的保费。根据投诉人提供的保单信息,蓝鲸保险联系了迪达保险的工作人员,对方表示保单是“公交意外险”的团体保险,“应该是从汇华华或者秒购平台投保,之前有过一些合作”。对此,蓝鲸保险试图通过汇华华和秒杀借钱,但两个平台的官方网站无法正常开通。

t-size:15px;">高溢价、捆绑销售,借款人无意间“被保险”


此外,蓝鲸保险逐一联系众惠相互、众安在线以及易安保险,上述三家险企均表示“确实与借贷平台存在合作关系”。


“我们主要负责设计产品,并不涉及到运营销售,卡卡贷只是渠道之一”,众惠相互回应蓝鲸保险称。


“众安在线主要为小赢卡贷平台的借款资产提供信用保证保险,具体模式是对平台撮合的每个借贷合同进行逐单承保”,众安在线表示,“小赢卡贷会在用户充分授权的前提下,将承保所需的数据同步给众安在线”。


当保险销售的主动权转移到借贷平台方,整个借贷流程是否存在不妥之处?


根据投诉案例来看,不少借款人反映,是在贷款发放后,发现实际到账金额与借款金额不一致,甚至是在还清所有贷款之后,才发现自己“被保险”,并且对保险合同及保障范围一无所知。


举例来看,在卡卡贷平台上,展开“保单信息”后,下方确有显示《投保须知》及相应的条款文件,但蓝鲸保险多次尝试点击链接,随之而来是却是一堆乱码。对此,卡卡贷工作人员表示,“可能是APP软件系统不稳定”,当蓝鲸保险询问是否可通过邮件、短信等方式获取保险合同时,对方即含糊表示“可以多试几次,或者尝试通过微信平台了解”。


“可能还是在经营过程中有不规范的现象”,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粟芳表示。


“明显存在捆绑销售的情况,从经济学市场来说,交易双方意向需要达成一致”,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保险系主任郭振华对蓝鲸保险分析称。


“由于销售场景较多,互联网保险在某些销售流程中,确实存在不同程度的搭售或强制销售行为,但并非借款人意外险单独所有”,一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业务负责人对蓝鲸保险表示,“监管和行业非常重视这一问题,也在不断加强对保险中介机构销售流程合规性要求,包括保险公司内部,也一直在自查自纠”。


除此之外,保险产品的高额保费,也令借款人难以理解。据了解,众惠相互及易安保险官网,针对个人的基础款意外险分别为100元/年、80元/年,而借款平台上的价格,分别为299元/3个月、470元/年。


尽管不能将保险产品直接进行对比,但从定价来看,数位业内人士纷纷对蓝鲸保险表示,“就意外险产品而言,确实溢价较高”。


“借款人意外险与普通意外险相比,产品费率的厘定角度、风险等级不一样,不能简单用贵或便宜去评判”,上述互联网保险公司业务负责人对蓝鲸保险表示,“保险公司对某些借贷平台上的人群选择,判定的风险等级较高,导致定价比普通意外险看上去高。此外,从实际情况来看,该类产品出险概率也相对较高”。


过犹不及,借贷平台强化风控却踩监管“红线”


多位保险业内人士对蓝鲸保险指出,借贷资金配置保险产品,从平台方的角度而言,属于风控手段,例如在卡卡贷平台上,资金提供方徽商银行要求借款人购买信用保证保险,即是出于对风险的把控。


“如果借款人发生意外,首先支付平台的贷款本金和利息,这都是可以理解的,保险本身也是为了保护贷款资金的安全性,从这个角度来讲,无可厚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对蓝鲸保险分析称。


“但市场交易要遵循自愿原则,大家意向一致达成交易,如果信息披露很不充分,导致忽略或默认勾选,这样的话就有些不好的嫌疑”,朱俊生补充道,“如果强制购买,没有有效的信息披露与消费者告知,或者虽然可自主选择,但默认为购买且取消购买手续繁琐的话,这种现象确实是值得关注的”。


事实上,监管对于互联网保险业务早有规定。《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草稿)》消费者权益保护明确指出,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要切实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不得采取默认等方式剥夺消费者意思表示过程。此外,第三方网络平台在销售自身或第三方的产品或服务时,应当通过清晰显著、明白无误的形式,将保险产品设置为消费者自主选择项,不得以默认选项的方式“搭售”保险产品。


“理论上来讲,在进行贷款时,如果资金提供方对借款人的资信能力存有怀疑,有权力要求借款人购买保险,包括信用保证保险、借款人意外伤害保险等,这也是平台对自身利益的维护”,粟芳指出。“但从流程上来讲,应该是借款人提供了还款能力的证明后,假若还款能力还有所不足,平台再要求购买保险,而不能强行要求借款人买保险”。


此外,粟芳指出,在借贷关系中配置保险产品本身存在合理性,但需要做到合同、条款的完全公开透明,即完全的信息披露,此外,还需给予消费者充分的选择权,例如可通过其它途经,来代替保险产品购买,继而证明存在还款能力。


“互联网保险销售,包括传统的保险产品销售,确实跟消费者心理之间存在一些冲突”,上述互联网保险公司业务负责人对蓝鲸保险表示,从保险公司、平台角度来看,更多希望业务流程简化、简便,消费者则希望有更多自主选择权,“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理解,保险公司也不断在迭代,尝试达到平衡”。


本文源自蓝鲸财经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