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新创业驱动力理论 创新创业要素理论

4月22 -24日,由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主办的“2018中国绿色公司年会”在天津举行。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研究院院长高出席并致辞。

高认为,零售业改革有两大背景。一是中国从制造业大国、人口大国、出口大国,转变为数字经济大国、消费大国、创新大国;二是全球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的转变。新零售创新的三大驱动力是技术创新、消费升级和创业。未来新零售发展的三大趋势是门店升级、供应链重构和服务商的出现。

以下是高讲话记录汇编:

大家下午好!

我很荣幸被邀请参加绿色公司年会,讨论新零售的话题。2016年10月,马总(马云)提出“五新”,把新零售放在“五新”之前。如今,消费者、零售商、各类线上线下商家,甚至资本市场的投资布局都在涌动,呈现出非常迅猛的变化趋势。

新零售到底是什么?新零售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其可持续发展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

技术革命给零售业带来了变化。我们谈到的互联网技术,包括数据技术和物联网,也包括应用于线下零售店的各种技术,推动了零售业的变革。这不是某一项技术,而是一系列技术。最重要的是,技术变成了基础设施和一些数据,这反过来又改变了零售风格。

消费者,或者说消费革命,是零售业改革的动力。一批新零售领域的创新者和企业家不断探索和打破原有传统稳定的商业模式,带来零售业的变革。

新零售变革时代背景:

中国面貌转变与全球数字经济来临

中国的3张旧面孔与3张新面孔

让我们看看新零售的背景。中国已经从一个制造业大国、人口大国、出口大国转变为数字经济大国、消费大国、创新大国。今天,当中国人去世界各地时,他们会买买买。中国现在已经成为应用创新或技术创新的大国,秩序非常重要。中国不是从技术创新走向应用创新,而是从应用和内容创新,反过来推动技术创新。这三个“大国”正在成为中国的现实,背后是新零售崛起的基本途径,这个基础极其重要。

全球: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转移

另一个趋势是全球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转移,这是一个重要标志。2007年,全球市值最高的十家公司中,只有一家是互联网科技公司。10年后,互联网科技公司有7家,主要以互联网平台公司呈现。

真正的转折是在2016年8月,从过去的一两个突然变成了7个。过去,那时候突然变了。这个变化本身就代表了今天的科技网络公司,不仅仅是用技术,更重要的是。它有用户、有消费者、有数据,有大用户数据的运营和洞察,让他们可以判断市场和消费领域,以及制造和金融领域的下一个转型趋势。大语境可以通过庞大的用户操作获得判断和洞察。

这意味着全球经济发展趋势已经从工业经济转向数字经济,一个大的转折点已经出现。2017年12月31日,这十家互联网科技公司的总市值达到4.5万亿美元,而传统工业经济十强公司的总市值仅为2.9万亿美元。

投资市场的数据表明整个产业链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这就是拐点,2016年以前讨论这件事情可能还存在争论,今天不需要争论了,看谁最快地跑到变革的终局。不管网络公司还是传统经济公司,今天对这样的变化不可能再去回避。


中国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已超过美法德


BCG、麦肯锡等国际知名咨询公司的研究表明,中国经济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麦肯锡认为,中国数字经济的增长速度超过了美国、德国和法国;BCG的研究同样证明,中国的数字经济超过发达国家,主要是以互联网应用的角度进行测度。


新零售创新的三大驱动力:


技术创新、消费升级、企业家创新精神


技术的使用和应用带来了经济的转型和经济总量的变化,在数字化进程中,中国的经济总量在全球取得领先地位,有三个重要要素:技术创新,消费升级和企业家创新精神,包括传统零售业的升级和转型,这三个因素带来了今天的变化。


而这个变化的底层基础很重要,今天的技术不光是简单的使用,每个人手中用的手机、软件、云计算、IoT,不是简单的消费品,我们在购买智能终端时,实际上在建设全球或者整个社会的商业基础设施,这些商业基础设施变成百货店的前台,整个零售业的基础设施发生重大的变化。


云计算、大数据、IoT大数据把商业数据集合体变成了底座,而这个底座进一步沉淀各种各样数据的洞察和信用体系,推动整个零售业发生变革, 今天的数字经济都构造在新的商业基础之上 。


2013年,网络零售在中国已经达到了1.85万亿,超过美国,成为第一。2014年的快递单量第一次超过美国。2015年双11的交易峰值达到8.59万笔/秒。我们看到不断被刷新的节点和里程碑。


2016年整个阿里平台的交易额超过3万亿,超过沃尔玛,沃尔玛是全球零售业领域的巨头,也是在过去54年里不断创新零售业的领头羊,但是在2016年的3月份发生巨大的逆转。2017年中国式的创新不断涌现,像摩拜、ofo共享单车,以及之前的滴滴等,短短几年时间把用户做到上亿量级。这些大数量级的市场平台的出现,带来了整个零售体系翻天覆地的变革。


这些是我们观察到的一些现象。还有一个样本是天猫双11完成的巨额交易量,其背后是更重要的数据。在交易端90%的人在用手机购物,这其中包括核心商圈的参与和品牌的参与,基本变成了全社会大规模的、广域的线上和线下的超级大市场的一种协作和共振。


因为有多对多的协作带来了创新,就不是一个命令型的单线程的创新, 所以整体的网状复合创新,驱动了整个零售商业业态,形成一个共生、共创、共造的商业体系。 背后极其重要的是不断涌现各种新物种,传统零售业者加入新零售业态的创新,不断把自己过去的IT系统跟整个商业零售的互联网连接起来,互联网平台进一步探索和摸索线下的合作,催生出各种各样创新的新物种公司,这些公司在细分市场上,在一些独特的商业垂直领域里崛起,带来了整个业态的创新变革,创新者变成了一个重要的驱动力。


新零售未来三大方向:


门店升级、供应链重构、服务商涌现


怎么看待新零售未来的趋势?


实体门店的升级、供应链的重构、服务商的涌现 ,是来推动新零售发展的三个主要方向。


新零售有一个基本的知识框架,最基础的后台是云计算、大数据、IoT或者互联网平台的基础设施。营销市场、沟通、供应链、制造端等构成了中台,今天互联网公司把中台进一步打穿,用API接口连接起来,共享数据,进一步形成标准化的平台,商业场景、消费者、商品管理都发生变革,不管是前台、中台、后台,都在发生完整意义的全生态重构。


从前台来看货场,首先是人会发生变化,已经不是单纯意义的人,而是数字的消费者,在不同的场景下把生产、销售和消费打通了,过去在商业零售体系里,生产商把商品卖给经销商,这是一个市场,经销商把商品卖给消费者又是另外一个市场,今天全部贯通,直接C2B,形成一个新的业态。


手机端变成场,实体店变成场,各种可能接触消费者的地方都变成场,从零售业的角度讲是全渠道,从消费者来看,可以在任何一个能够跟商品和商家接触的场景发生零售革命。


这种变化的背后,实际上带来了业态巨大的重构,各种各样的角色,不管制造商、服务商还是消费者,他们的关系发生新的组合、连接,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创新,数据在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制造商、零售商、消费者都在利用数据实现更好的服务和市场的洞察。


第一个趋势,新零售推动实体店门店体验再升级 ,升级的主要趋势不是简单的线上与线下的组合,而是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无缝融合,这两个世界在过去实体门店里,是门店的IT系统服务于消费者, IT系统与物理系统整合在一起服务消费者,今天是把大的互联网平台体系跟实体门店IT体系打穿,变成同样的世界,这个时候集合变成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高度融合。


盒马鲜生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打造人、场、货、仓的体系,实现了仓前台的配置,把门店跟大平台的帐户供应链、商品管理系统,以及服务体系、数据的共享全部打通。


第二个趋势,数字化程度向产业上游渗透、推动新制造 ,阿里巴巴提出新零售,不是单纯的新零售,不是智慧零售,也不是无界零售,新零售跟制造端、供应链紧密相关, 离开制造业变革,只是零售店自己的变革,不可能构成生态系统的变革 。零售业的变化一定跟上游供应链紧密相关,生产制造不再是浙江制造、中国制造,而是互联网制造,基于互联网数据动态变化机制,把消费者诉求快速跟制造端的生产制造端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新的体系。


像淘工厂,工厂已经变成可以在网上售买它的生产能力,实际上今天的淘工厂在服务类包括在IT和数码这个行业已经高度在使用,这时形成了工厂跟消费者的互动,网红也好,内容也好,IP也好,变成连接生产和消费的连接器,最后形成一个新的供应链生产制造模式。


第三个趋势,新零售服务商将大量涌现 ,不要以为只有零售商推动变革,大量服务于商家的服务商,也是推动这个业态发展的巨大动力,涌现出来的供应链、内容的服务、门店的服务、生产的服务、金融服务的服务商进一步杀入市场,帮市场进一步升级,形成了新的零售业变革动力。


20年前互联网刚刚进入中国,大家没想到互联网会普及到这么快的程度,假设我们再看未来二十年,互联网在中国会发展到什么程度?这是难以想象的。可以肯定的是,一个依托在数据的基础上形成的新的数字经济正在成长、发展。


同时我们也看到,技术在飞速发展,技术设备的成本在大幅下降,过去20年前存储1个G的成本比如说要一万美元,但今天我们存储1个G的成本不超过三美分。经济学上由于成本的降低,使得数字技术、存储技术、计算技术的普及,一定会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和变革。


回顾过去20年的发展看未来,很多人会问未来的速度会不会减慢?我的结论是:不会,反而会加速,因为存在着网络效应。接下来5年的变革会远远超过过去20年的变革,大家可能需要更加去关注数字经济对我们今天社会变革的力量,我们应该积极地去拥抱这场变革。


本文来自亿邦动力研究院,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 下载创业家APP,读懂中国最赚钱的7000种生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