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家庭”故事展播
家
是爱与希望的摇篮
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
每一户家庭的和睦
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坚强基石
为发挥“最美家庭”的引领作用,带动全市家庭共建美好家庭,培育良好家风,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善友爱、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近日,“临城女孩”妇联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开设“最美家庭事迹展”栏目,2021年陆续播出5个呼伦贝尔市级“最美家庭”今天,让我们走进最美家庭————李赵默良一家,一起看看他们家的故事吧!
"勤俭持家"
有人问:“家是什么?”我觉得家是一种责任,是真诚相待,更是一个温暖的港湾,因为有了家,生活中的每一天都更加美好。我叫李。我今年51岁。我是牙克石市乌尔旗汉第一中小学的一名小学老师。我家是一个五口之家,祖辈有三代。有95岁的高龄婆婆,65岁的残疾大姑,我和老公,还有一个热情开朗大方的儿子。
和老公一起生活了27年,一直和婆婆还有残疾姐姐住在一起。我和老公一直在照顾婆婆和妹妹。我们家虽然不富裕,但是还可以,这和我们一家五口的勤俭持家是分不开的。我经常用家里过时的衣服做一些物品,用这些物品做鞋垫、椅垫、鞋撑、围裙、汽车座套等物品。这样,我们不仅可以利用废物,还可以省钱,如果我们不能利用它,就把它给亲戚、朋友和邻居。有时候学校会议室的会议持续很久,大家都觉得很冷,尤其是我们的女同志。于是我用家里的废旧衣物做了一些椅垫,放在学校的会议室里,让大家受益匪浅,也获得了大家的认可。
勤俭节约是我们家的传统美德。每年春天,我和丈夫一起种菜,地里种着各种各样的蔬菜。结果我家攒钱买菜,吃青菜,吃不完可以送给亲戚朋友邻居。
一个家庭的幸福不仅来自家人的关心和爱护,还来自处理好邻里关系。邻居有事时,我和丈夫总是伸出援助之手。记得有一次邻居生病需要外出就医,刚好是几天冷,家里的炉子没人烧取暖器就会结冰。老公听说后,主动帮邻居烧了炉子。烧了一个多月,他还是每天上班。多年来,我们全家与邻居和睦相处,互相尊重,形成了良好的关系,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像这样的事情太多了。
我老公还是个能工巧匠,家里有些物品坏了,基本能修好。所以,家里每一件可以修复利用的物品,从来都不会轻易丢弃,所以要努力让它发挥作用。婆婆的生活是辛苦的生活。现在她已经95岁了。她仍然坚持自己的一个好习惯,从不乱扔垃圾。她把家里所有的废品都分类,既增加了收入,又保护了环境。在婆婆的影响下,我们也养成了这样的好习惯。我们全家都很注重环保,平时也很节能减排。除此之外,房前屋后都种上了花草树木,为一家人营造了舒适美好的生活环境。
父母的职业是教育孩子。父母的言行和一举一动对孩子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在教育孩子方面,我和老公也以身作则,让孩子从小养成勤俭持家、孝顺老人的好习惯。我记得有一次我父母来我家吃饭。我父亲吃完后,他的饭碗上有米粒。孩子对我说:“妈妈,我爷爷碗里有米粒。”听了这话,我们都笑了。这几年,婆婆经历了三次骨折,一次白内障手术。婆婆生病期间,我和老公、孩子给老人洗脸洗脚,她在床前床后在床尾小便。在我们全家的照顾下,她恢复得很快。小姑有脑残,日常生活需要别人监督,可以照顾她。
了我们一家三口的任务,虽然也累些,但一家人在一起就是幸福。
在教学中,我还经常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废旧物品制作教具,例如用买衣服带来的卡纸制作光的直线传播教具,用废旧的铜钥匙作为观察岩石的教具,饭店里用过的纸杯我也会收集起来,清洗干净,作为制作土电话的实验材料。家里不用的毛线也用来代替电话的电话线。除此之外,我还经常利用自家种的蔬菜来代替实验用品。例如:紫甘蓝、马铃薯、胡萝卜、大葱等都是很好的实验材料。
几十年来,我在教学中取得了一些成绩,撰写的自然论文和语文论文先后都获得了自治区一等奖,指导的学生作文也获得了自治区一等奖,自己也评为优秀指导教师奖。制作的课程《折形状》获自治区二等奖,实验说课活动中被评为牙克石二等奖,还曾被评为牙克石市优秀教师。
一直以来,我坚持做到孝敬老人、关心学生、热心助人、合理消费、勤俭节约,虽然现在条件越来越好了,但是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家里的每一名成员都没有丢。
编辑:海孟琪
审核:王 楠

微信号|林城女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