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业者的时间管理能力 创业者的组织协调能力包括哪两个

阅读前请点击右上角“关注”,每天免费获取职场文化及管理知识。职场千里马文化,只做职场干货,完全免费分享!

来源/Zhenghe岛(身份证号:政和岛)

作者/Ren郑飞

说白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管理竞争。

对于华为这种专注于人力资产的公司来说,规模经济要靠管理来实现。

华为留给公司的财富只有两种:

一是管理架构、流程与IT支撑的管理体系,二是对人的管理和激励机制。

华为认为,资本、技术和人才是生产要素,只有通过管理整合,才能发挥作用。

一、公司未来的生存发展靠的是管理进步

为什么世界上出现了IBM、微软和其实体现的不仅是技术,体现的是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些公司并不比华为差。为什么他们没有发展或融入管理?什么都可以买,但单靠管理层是买不到的。这是一个非常宏大的项目,不是一个哈佛学生能制定出来的,而是所有优秀的华为员工都要制定出来的。我们公司保持着这么一大批高学历、高水平的人才,他们的目的是了解、接受、消化先进管理。要把握好管理,首先要了解管理。(来源:任在管理工程司系统汇报会上的讲话,1997)

华为的转机取决于管理层。如果现在我们管理太低下,人员浪费太大,重复劳动太多。彻底解决了管理问题,我们的收益有望翻倍。(来源:任在管理工程司系统汇报会上的讲话,1997)

不可能自动大规模给模是优势,规模优势的基础是管理。带来低成本。低成本是由管理产生的。盲秤不正确。规模化之后,没有好的管理,也不可能产生低成本。(来源:《不做昙花一现的英雄》,1998)华为曾经是创造历史的“英雄”,正在逐步演变为拥有专业化管理和一定规模的公司。只有化英雄色彩,特别是淡化领导者、创业者们个人的色彩,是实现职业化管理的必然之路。的管理职业化、流程化,才能真正提高大公司的运营效率,减少管理的内耗。(资料来源:《职业管理者的使命与责任》,2000)

二、要扎扎实实建设好一个科学管理的大平台

我们与爱立信等大公司相比如何?比效率,比成本,看谁能多活一口气.(来源:任在英国电信系统部和英国代表处简报会上的讲话,2007)

互联网不断走向新的领域,带来了技术的透明和管理的进步,加速了公司之间差距的缩短。因此,未来的竞争是管理的竞争,我们要在管理上与竞争对手拉开差距.(来源:EMT纪要[2008]028号)

互联网时代,技术进步相对容易,管理进步相对困难。难点在于管理层的变动,这触及到了人们的利益。所以

>企业间的竞争,说穿了是管理竞争。
  • 如果对方是持续不断地管理进步,而我们不改进的话,就必定衰亡了。
  • 我们要想在竞争中保持活力,就要在管理上改进,首先要去除不必要的重复劳动;
  • 在监控有效的情况下,缩短流程,减少审批环节;
  • 要严格地确定流程责任制,充分调动中下层承担责任,在职权范围内正确及时决策;
  • 把不能承担责任、不敢承担责任的干部,调整到操作岗位上去;
  • 把明哲保身或技能不足的干部从管理岗位上换下来;
  • 要去除论资排辈,把责任心、能力、品德以及人际沟通能力、团队组织协调能力等作为选拔干部的导向。
  • (来源:《逐步加深理解“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的企业文化》,2008)


    1. 单靠技术壁垒取胜的时代很快就要转变成为靠管理取胜的时代。
    2. 如果在我们领先的几年中,有可能占据了非常大的市场,从而将成本摊薄,并持续把成本也能控制得住,这个市场就可能继续是我们的。
    3. 我说的这个成本并非单指产品技术成本。
    4. 如果我们控制不住市场规模,技术突破别人也是可以很快追上来的。

    (来源:EMT纪要[2008]028号)


    1. 公司要真真实实走向科学管理,需要很长时间,我们需要扎扎实实建设好一个大平台。
    2. 你们是否听过,2002年华为快崩溃的时候,我们的主题还是抓管理,外界都嘲笑我们
    3. 现在社会大辩论,也说华为在这个时代必死无疑,因为华为没有创新了,华为的危险就是抓管理。
    4. 但我认为,无论经济可以发展多么好,不管高铁可以多么快,如果没有管理,豆腐渣是要垮掉的,高铁是会翻到太平洋的。

    (来源:任正非在董事赋能研讨会上与候选专职董事交流讲话,2014)


    三、摆脱三个依赖,才能科学决策

    1. 未来华为战胜对手的关键因素不是技术、资金、人才,而是管理和服务
    2. 管理就是要把框架搭起来,从宏观管理走向微观管理。
    3. 服务就是加强整个队伍的服务意识建设。

    (来源:任正非在听取用服中心结构汇报会上的讲话,1997)


    1. 我们要逐步摆脱对资金的依赖、对技术的依赖、对人才的依赖,使企业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建立起比较合理的管理机制。
    2. 当我们还依赖于资金、技术和人才时,我们的思想是受束缚的,我们的价值评价与价值分配体系还存在某种程度的扭曲。
    3. 只有摆脱三个依赖,才能科学决策。
    4. 我们起草基本法,就是要建构一个平台,构筑一个框架,使资金、技术、人才发挥出最大的潜能。

    (来源:《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1998)


    1. 我们企业核心价值观所确定的我们企业内在的组织流,经过不断自我优化,一旦能够自圆其说之后,即使现在的领导人不在了,这个组织流也不会终结,仍将如长江长流不息。
    2. 新的企业继承人,势将顺应、继承和管理这个组织流,使之永远长流下去,我们的华为公司怎么会垮掉呢?
    3. 我坚信华为红旗永不倒!

    (来源:《把生命注入到产品中去》,1998)


    四、谨记,企业的生命不是企业家的生命

    1. 当一个公司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一个人的身上时,那是很危险的,很脆弱的。
    2. 我们不能把公司的希望寄托在一个人的生命和智慧之上。
    3. 华为公司通过贯彻集体委员会制度后,在管理上进一步完成了体系转变,走上了良好的自我运行、自我调整、自我优化的轨道。

    (来源:《静水潜流,围绕客户需求持续进行优化和改进》,2002)


    1. 企业的生命不是企业家的生命。
    2. 西方已实现了企业家的更替不影响企业的发展。
    3. 中国一旦企业家没有,随着他的生命结束,企业生命也结束了。
    4. 就是说中国企业的生命就是企业家的生命,企业家死亡以后,这个企业就不再存在,因为他是企业之魂。
    5. 一个企业的魂如果是企业家,这个企业就是最悲惨、最没有希望、最不可靠的企业。我是银行,绝不给他贷款。
    6. 为什么呢?说不定明天他坐飞机回来就掉下来了,你怎么知道不会掉下来?
    7. 因此我们一定要讲清楚企业的生命不是企业家的生命,为什么企业的生命不是企业家的生命?
    8. 就是我们要建立一系列以客户为中心、以生存为底线的管理体系,而不是依赖于企业家个人的决策制度。
    9. 这个管理体系在它进行规范运作的时候,企业之魂就不再是企业家,而变成了客户需求。
    10. 客户是永远存在的,这个魂是永远存在的。

    (来源:《在理性与平实中存活》,2003)


    五、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

    1. 管理学上有一个观点:管理控制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控制也能达到目标
    2. 这实际上就是老子所说的那句话:“无为而无不为。”
    3. 基本法就是为了使公司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4. 好像我们什么都没做,公司怎么就前进了?这就是我们管理者的最高境界。
    5. 谁也不会去管长江水,但它就是奔流到海不复还;
    6. 华为公司将来也要像长江水一样,不需要管理层成天疲于奔命,就自动地势不可当地向成功奔去。
    7. 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
    8. 为什么成功的外国公司的大老板成天打高尔夫球,而我们的高层领导疲惫不堪?
    9. 就是因为我们还未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10. “无为而无不为”不仅仅是无为而治,它体现的是好像不需要怎么管,但事物都在前进,为什么?
    11. 这是一种文化氛围在推动前进。

    (来源:任正非在基本法第四稿修改会议上的讲话,1997)


    1. 一个企业的内、外发展规律是否真正认识清楚,管理是否可以做到无为而治,这是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员工不断探索的问题。
    2. 只要我们努力,就一定可以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3. (来源:《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1998)
    4. 我在《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一文的最后讲到了“长江水”:
    5. 即使我们睡着了,长江水照样不断地流,不断地优化,再不断地流,再不断地优化,循环不止,不断升华。
    6. 这就是最好的无为而治。这种无为而治就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

    (来源:《静水潜流,围绕客户需求持续进行优化和改进》,2002)


    1. 我们不是靠人来领导这个公司,我们用规则的确定性来对付结果的不确定。
    2. 人家问我:“你怎么一天到晚游手好闲?”
    3. 我说,我是管长江的堤坝的,长江不发洪水就没有我的事,长江发洪水不太大也没有我的事啊。
    4. 我们都不愿意有大洪水,但即使发了大洪水,我们早就有预防大洪水的方案,也没有我的事。

    (来源:《与任正非的一次花园谈话》,2015)


    六、我们能够留给后人的财富就是管理体系

    1. 我们留给公司的财富只有两样:一是管理架构、流程与IT支撑的管理体系,二是对人的管理和激励机制。
    2. 人会走的,不走也会死的,而机制是没有生命的,这种无生命的管理体系,是未来百年千年的巨大财富。
    3. 这个管理体系经过管理者的不断优化,你们说值多少钱?
    4. 只要我们不崩溃,这个平台就会不断发挥作用。
    5. 我们公司上市后能值多少钱,其实就是这两项管理财富值多少钱。
    6. 所以我们会很重视流程。

    (来源:任正非在流程与it战略务虚会上的讲话及主要讨论发言,2012)


    1. 华为公司最宝贵的是无生命的管理体系,因为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
    2. 我们花了20多年时间,终于半明白了西方管理。
    3. 只要公司不垮,就能无敌天下;如果公司垮了,这个文化就报废了,管理体系也没用了。
    4. 我们要维持管理体系能有活力地持续运行,保持有动能,所以我们要保持盈利,逼大家不能搞低质量、低价格的经营。
    5. 当然,也不能强调大幅度的激进改进,提出些莫名其妙的口号来。

    (来源:任正非在公司质量工作汇报会上的讲话,2015)


    七、如果没有规范化,队伍则溃不成军

    1. 我们的员工文化层次很高,很聪明,但如果不规范管理,那么,主意越多,人心越乱,管理就越没有希望。
    2. 中研部有人给我写了个条:中研部必须要有很多活思想,规范化管理使我们效率降低,新突破降低。反对规范化管理。
    3. 我就给他批了条:如果中研部的工具库、数据库,甚至每个功能模块,每段程序都不规范,拿什么去拼出一个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产品呢?不规范管理将导致公司越大,效益越低,矛盾越多,越没有竞争潜力,最后就破产了

    (来源:《不要叶公好龙》,1996)


    1. 改革就是要产生效益,我们要向管理要效益。
    2. 如果我们这次的管理流程真真实实运行通了,我们管理的效益就大幅度提高了,投入产出的能力就增强了。
    3. 如果有这种规范化的作业,就能把我们前期的改革成果巩固下来,我们就形成了一支雄师劲旅。
    4. 如果没有规范化,队伍则溃不成军
    5. 改革的全面结果得不到巩固,效益就不可能提高。

    (来源:任正非8月26日在MRP II推行协调会上的讲话,1996)


    1. 必须提高单位时间的效益。
    2. 怎么提高效益?就是简化管理。
    3. 有管理进步的愿望,而没有良好的管理方法与手段,必定效率低下,难免死亡。
    4. 华为公司的人均效益和西方公司比较至少要低2/3以上,那么我们浪费的是什么呢?
    5. 是资源和时间,这是由管理无效造成的。
    6. 我们正在引进西方的各种先进管理,就是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

    (来源:《不做昙花一现的英雄》,1998)


    1. 管理能够大幅度提高潜在效率,华为公司的潜力也正是管理。
    2. 各级部门都要格外重视管理的进步,短期内效益有可能会降下来,但从长远看会提高。

    (来源:《培训,培训,再培训》,1998)


    八、提高人员效益应当是管理改进的一个重要目标

    1. 公司必须在工资增长的同时,效益更快增长,而不是工资增长速度超过了效益增长速度。
    2. 我们一定要保证个人收入增长率,不超过公司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这样才能持续发展。
    3. 公司必须在工资增长的同时,效益更快增长,而不是工资增长速度超过了效益增长速度。
    4. 我们一定要保证个人收入增长率,不超过公司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这样才能持续发展。

    (来源:任正非在HAY项目试点会议上的讲话,2000)


    声明:素材与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


    商业合作,请后台私信“合作”,获取联系方式!


    欢迎关注【职场千里马文化】头条号,每天学点职场文化,助力升职加薪!

    网友都在看:


    无能领导的10种表现,你的领导中5个以上,坚决不要追随,谨记!


    致管理者:宁可手下无人可用,也要辞退这类消极员工!


    执行力差,大多是管理无能:高层控方向、中层提效率、基层抓团队!


    不管是做人还是做生意,都要学会这些,财气才会源源不断!经典!


    金牌销售必懂39条“销售潜规则”,轻松拿下各种客户!(纯干货)


    董明珠谈管理:没有人才,一切归零;管理人,就要得罪人!


    大格局的人,必备5大思维、6大素养和10种能力!迟早能成大事!


    非常完整的公司管理手册模板,管理者日常工作必备!(非常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