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绿色邯郸
张亚博,来自我市馆陶县,是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机械工程系大二学生。他也是一个有前途的年轻人,他回国创业,帮助消除贫困。从2019年初开始,他发现当地蛋鸡资源丰富,但仍有很多农民无法摆脱贫困。于是,他利用假期和业余时间深入走访农户,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并决定改变现状,用自己的力量带动家乡蛋鸡产业的发展。让我们一起见见他。
记者看到,张亚博在他的鸡舍里,但他手里拿着鸡饲料,在自己的鸡舍里喂鸡,照顾鸡舍。在交谈中,我感觉他在大二的时候已经不那么孩子气了,作为一个成年人更稳重了,举手投足间都表现出一种朴素的气息。
回国创业是因为梦想和怀旧。21岁的张亚博是方寨镇南村人。他在这里的祖先祖祖辈辈都是养鸡的,所以他从小就对养鸡有着深厚的感情。上大学时,他想选择农业专业,但父亲告诉他没有前途,所以他选择了机械工程专业,但张亚博一直关注家乡农业的发展。2019年初,他发现馆陶县蛋鸡资源丰富,但仍有很多农民无法摆脱贫困。于是,他利用假期和业余时间深入走访农民,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查找问题,决心改变现状,用自己的力量带动家乡的产业发展。
理想是充实的,现实是残酷的。张亚博告诉记者,在项目开始时,他到处碰壁。2019年,他开始用自己的想法寻找企业,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但总是被拒之门外。作为一个民营企业,不经过任何社会实践,就不能轻易相信一个大学生。面对企业的不解和质疑,张亚博从未放弃。最后,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和专业知识的讲解,说服企业在鸡群中开发使用小分子活性肽,并与张亚博签订了长期合作关系。
在企业的帮助下,张亚博的信心倍增。然而,它在与农民沟通方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截至2019年底,张亚博在自愿帮助部分农民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年以来,我们先后与周边乡镇农民签订合作协议,也得到了乡镇政府的大力支持。
住在罗外头村的村民罗燕是当地的养鸡大户,以前是村里的贫困户。虽然他通过养鸡摆脱了贫困,但由于技术落后,思想封闭,自己养的鸡产蛋量不高。他三个月前开始使用来自张亚博的饲料添加剂,现在他的生活越来越富裕。
据了解,小蛋白分子无菌无抗鸡蛋的蛋黄比例高于普通鸡蛋,也解决了砂壳、白壳等异常鸡蛋的问题。蛋壳厚度的增加也给包装和运输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送检产品sgs检验报告显示,与普通鸡蛋相比,胆固醇降低三分之二,蛋白质、软磷脂等微量元素增加。价格翻了一番,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今年,在当地政府、企业和学校老师的帮助下,张亚博启动了重新定义鸡蛋时代的《一粒粟》 ——创业项目,并组建了自己的团队。怀揣助农、支农、发展农业新经济的梦想,通过团队努力,成功帮助36人返乡就业,辐射23户贫困户参与蛋鸡合作饲养。人均增收4万元,项目组收入200多万元。
张亚博告诉记者,今年是国家取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决定性胜利的一年。作为年轻一代,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