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南京环南艺文化产业街区刘翔,南艺创业园

11月3日,南京文化产业最高奖“金吴彤文化创意设计奖”在国家级领军人才创业园举行专家评审暨评审会。参赛选手不必等到本月中旬的南京创意设计周才与评委面对面交流。这是自上届金吴彤文化创意设计奖举办以来,参赛选手和评委第一次有机会“红火炉里的雪”,畅所欲言。

354组作品入选最佳

“金吴彤文化创意设计奖”是由南京市委宣传部、南京文光新局指导,南京创意设计中心主办的文化产业设计奖。今年,第三次举办了金吴彤文化创意设计奖。自9月1日公开征集活动开启至今,今年的金吴彤文化创意设计奖共收到354组注册产品和作品,近百组作品通过初选进入终评阶段。经过专业初选、公众投票和专家终评,奖项评选现已进入最后阶段。获奖作品将于本月中旬亮相南京创意设计周系列活动。

今年的金吴彤文化创意设计奖在以往奖项的基础上,增设了“学院组”奖项,同步表彰优秀导师,意在肯定和奖励那些在优秀作品背后默默付出的老师。

获奖作品提前出现

与往年不同的是,本届“金吴彤文化创意设计奖”除了此前专业初选、公众投票、专家终评等固定环节外,新增了“第三届金吴彤文化创意设计奖专家评审评委会”。不仅进入决赛阶段的设计作品会提前与大众见面,参赛选手还可以在颁奖前与评委进行深入的面对面交流,探讨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和发展。

3日上午,本届“金吴彤文化创意设计奖”评委对入围终评阶段的近百件作品进行了终评打分。评委的评判将结合公开评审的分数,决定最终获奖的优秀设计作品。

这些优秀的设计作品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也是现代技术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创意设计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杰出代表。其中,有着施宇华形状的呼吸之光,让南京的特产炸出了独特的科幻风格;还有“中国豆腐”造型的陶瓷茶具,将“东方传统美食”融入日常生活……这些作品也在下午的会上提前亮相,吸引了嘉宾的目光。

参赛者的评委被雪照亮了

会上,参与本届“金吴彤文化创意设计奖”的百余家设计企业、专业院校代表、新闻媒体代表与行业专家、大咖齐聚一堂。会上,大家围绕“文化创意”这一核心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

作为多次文化创意旅游商品大赛的专家评委,中国旅游协会商品与装备分会秘书长陈斌总结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经常出现的几个误区。贴纸式创作未能深刻理解创作主题,对产品功能理解不够,需要观察真实需求是什么;不够大胆,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一方面是绝对的传承,深刻理解技能背后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鼓励我们大胆创新,脱离常规思维。为美好生活而创造,颠覆常规的创作思维,先找到生活的需求,再进入设计状态寻找文化主题。

台湾省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副会长曾国源现场列举了“成功将军”的案例,讲述了他创作时的思考和设计。他指出,产品设计师不应该局限于自己的空间,而是要学会观察和沟通。一方面,了解主题背后的文化内容,对

创意产品设计需要跨界思维。江苏艾涛文化产业有限公司CEO陈先生用“加减乘除”四个字总结了他的演讲。添加,产品功能增加;降低、控制产品成本;倍增和整合创新理念,尤其是对创意主题的理解深度和水平;此外,要去除对材料的过度依赖,要完善设计内容,要去除传统美学的局限,实现审美进化。

南京大学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周凯提出了三个“创新”,即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和创新营销。他建议每个产品设计师了解不同的领域,澄清自己的不足,建立产业化思路,从设计、生产、价格、

市场定位、营销等不同纬度做好文创产品构想。除此之外,不同的青年设计师团体之间应当更有效的利用创意设计中心这一强大的平台,由独自创意设计逐步转变成不同团体之间的共同协作,让每一件文创产品都蕴含更多的“创意内涵”。


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李亦文院长认为,文化并不存在先进与落后之分。他鼓励更多的青年设计师从当下文化中进行挖掘,将日常之物融入不同的文化主题。


参赛选手更是与评审嘉宾们“红炉点雪”、交流观点,结合他们的实战经验,与嘉宾探讨如何进一步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市场化,如何引导文化创意设计更紧贴大众生活等话题。


“2017金梧桐文化创意设计奖”将在南京创意设计周期间正式揭晓最终的获奖结果。“金梧桐文化创意设计奖”作为南京设计周的活动之一,对南京优秀的设计力量进行嘉奖,对南京未来的文化创意行业提出新的期待与展望。(曹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