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业开头难打一数字 创业二十载打一0至9数字

工人日报-中国工业网记者庞慧敏通讯员蒋实习生何

阅读技巧

进军网络平台,走电商之路,带动村民脱贫.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返乡,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他们认为,虽然返乡创业看起来没有那么光鲜亮丽,但确实能让村民受益。“乡村振兴是大势所趋,希望我们的坚持能让更多的年轻人看到希望。”

在广西南宁市马山县,苏坡村的魏小丽在政府政策的帮助下,招募了当地几十名村民做车间工人,在家乡创办皮具厂,打造推广自己注册的品牌,进入网络平台,走上电商之路,在家乡创业,一步步扶贫。一位女车工前几天告诉记者,她老公在广州工作,现在准备回来一起在这里工作。“家庭是最幸福的。”。

马山县劳动就业服务管理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想做的是“创业带动就业,就业带动脱贫”。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开始返乡创业,带来了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辞职回家创业

在天峨县,直播销售为农产品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李湘生,作为当地著名的网络名人之一,成为了许多老乡的笑料。当他决定回国创业时,几乎没有人持乐观态度。

2015年,出于在家乡销售更好农产品的初心,李湘生决定辞去医生一职,回国创业。

家庭的强烈反对随之而来。“为什么要放弃这么安逸的工作,那你还不如以前不读书,就在家种地。”但倔强的李湘生认为农村还有很多事要做,毅然返乡,成为全县第一批返乡创业的大学生。

创业之初,由于资源、人脉、名气、实力的匮乏,他吃了不少苦头。“很多老乡不相信我们,因为他们没听过什么是互联网销售。过去两年我们卖得不多,处境相当尴尬。我们在最困难的时候买不起方便面。”李湘生感慨地说:“但我相信它会慢慢变大,至少每天都会变大。”

广西柳州市融安县将军镇富乐村涞源花园返乡创业,只专注于销售金桔。对她来说,试图改变融安金桔的命运,是她从小就根植于内心的梦想。

她的家乡将军镇有200多年种植金桔的历史。金桔是家家户户赖以为生的“黄金果”。在赖媛媛的记忆中,每年金桔销售旺季,村里的人包括父母都会早早起床,开着小货车去县城市场卖两个小时的金桔。从小她就在心里嘀咕:为什么金桔这么难卖?

2012年春节,金桔滞销,果农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却没有得到回报。有些人决定切金桔饭。看到这一幕,赖媛媛彻夜未眠,思索着家乡金桔的出路。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突飞猛进。在泰国留学后,在物流公司来源工作了两年,敏锐地意识到拥抱电商可能是融安金桔的新机遇。25岁时,她决定回到家乡创业,利用电商帮老乡卖金桔。

在新天地传播智慧

2017年,天峨县开始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进农村。在县长的带领下,李湘生不断转变思想,积累互联网知识和经验,促进了乡亲们的收入。

意识到短视频直播销售蕴含的巨大能量,他开始接触直播销售,不断学习相关技术,总结经验。在200多万粉丝的“网络大名人”下,他第一次拥有了近300万的视频播放量,粉丝数量上升。“那时候,我真的很开心能睡一晚上。”

在描述第一次直播的心情时,李湘生用了这个词

如今,他带着手机和三脚架走遍了县城的各个乡镇,成为了当地有名的头部网络名人之一,他的Tik Tok账号也获得了约165万的点赞。在他的视频评论区,有在外打工的网友留言,“那厮棒极了”,“好,向你学习,考虑回国创业”,“在外找工作不容易,我得回去学直播。”.

在广西柳州市融安县,涞源花园一直在努力打造优质金桔。她认为,“只有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才能形成一个产业,才能更长远地发展。”为了提升金桔品牌影响力,

她结合“文化、环保、创新”等理念,2014 年注册了“桔韵”商标,2015年创立了电商品牌“桔乡里”。在父母的支持下,她从自家金桔入手,第一年卖掉了家里3000多斤金桔。村民看到其成果也转变了思路,纷纷申请加入合作社,求抱团发展。


为了提升金桔品质,赖园园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金桔,倒逼果农提高种植技术,减少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她的团队不定期检查合作社金桔种植情况,定期采摘金桔进行农残检测,确保网络销售和市场流通的金桔达到绿色食品标准。2018年,桔乡里“滑皮金桔”被评定为广西名牌产品。


乡村振兴大有可为


去年3月,天峨县的砂糖橘、血橙等农产品受疫情影响严重滞销。在县长的带领下,李祥胜和小伙伴们一起通过直播、同城配送、对接客商等方式,一个星期卖了46万公斤。他说,“这是我创业以来最自豪的事。”


他认为,回乡创业虽然看起来可能没那么光鲜,但却可以让很多老乡受益,“现在乡村振兴是大趋势,希望我们的坚持能够让更多年轻人看到返乡创业的希望。”


通过品质把控、品牌创建和电商销售,赖园园创造了4元一公斤的金桔卖到40元一公斤的神话。如今,融安县大将镇富乐村村民的生活得到很大的改善,大部分人都盖起了新房、买了汽车。富乐村作为融安县最小的行政村,人均车辆却占比最多。


作为当地的电商排头兵,赖园园先后与当地政府一起制定了“融安金桔地方标准”和“融安金桔电商销售标准”,并致力于带领果农向标准化种植、数字农场方向努力。


回想刚回乡创业时,赖园园可谓“孤军奋战”。开店、拍照、客服、打包、发货……几乎都要靠她一个人完成,“当时村里好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村里除了我连个会开电脑的人都没有。”


而今,赖园园所创立的公司,已经形成了一支从种植、采收到采后商品化处理、产品销售等全方位覆盖的专业运营团队,能够吸纳近200名当地务农或在外务工的乡亲在家门口务工。


今年2月,赖园园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之后,她在朋友圈里感慨:感恩!感谢!感动!乡村振兴新农村,我们来了!


来源: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