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中小板 创业板转主板好处

中国资本市场再次迎来重大改革。

昨日,中国证监会宣布正式批准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深交所”)主板与中小板合并。中国证监会市场营销部副主任皮刘一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深交所主板和中小板作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扩大直接融资、服务实体经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板块同质化、主板结构长期固化等问题暴露

2004年5月,深交所在深交所主板设立中小板。作为分步推进创业板的重要一步,为创业板的顺利推出创造了条件,积累了经验,为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开辟了新的渠道。比如比亚迪、Hikvision、沐源等一些中小上市公司,已经成长为行业龙头企业。

截至2021年1月底,深交所主板和中小板上市公司1468家,占a股上市公司总数的35%,总市值23.39万亿元,占全市场的29%。

同时,深交所主板和中小板发展存在板块同质化、主板结构长期固化等问题。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学与会计学教授、彭锐金融学教授孟瑞表示,由于两个板块在市值、业绩、交易特征等方面几乎趋同,尤其是2000年深交所主板暂停新股发行时,两者已无分开存在的必要,合并将带来一定的协同效应。

皮刘一指出,深交所主板与中小板合并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改革,有利于优化深交所板块结构,形成主板与创业板各有侧重、相辅相成的发展格局,更好地满足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融资需求,增强深交所的服务功能。

目前深交所主板与中小板合并的总体安排是“两个统一,四个不变”。“两个统一”是指统一主板和中小板的业务规则,统一运营监管模式。“四不变”是指板块合并后,发行上市条件不变,投资者门槛不变,交易机制不变,股票代码和简称不变。证监会将指导深交所整合主板和中小板制度规则,做好监管衔接,对发行上市、市场产品、指数名称等进行适应性调整。并做好技术系统改造和测试,确保顺利落地。

“合并”或是全面注册制改革的前奏

深交所主板与中小板合并引发市场诸多猜想。合并后,深交所将形成以主板和创业板为主体的市场结构,结构更简单,特色更鲜明,定位更清晰。

深交所认为,主板与中小板合并是顺应市场发展规律的自然选择,也是构建简洁明了市场体系的内在要求。

“中小板与深交所主板合并,将为下一步推进全面注册制改革减少阻力。”如果是这样的话,首创股份董事总经理、风险投资专家张奥平认为,随着监管部门的大力推动,主板注册制改革有望在2021年实施,届时中国资本市场将与成熟市场全面接轨,企业上市标准将更加多元化,优质企业从海外上市流失的情况将进一步减少。

与此同时,孟瑞告诉南方记者,合并

后,市场波动并没有加剧;此外,退市机制逐步建立完善,机构投资者比例逐步增加以及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宏观杠杆率更为平稳、融资渠道多元化,均体现了注册制改革所带来的利好。


我国资本市场市场化改革进程更进一步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改革不断深化,形成良性循环。特别是去年以来,我国在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动上市公司质量提高、推动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推动资本市场相关立法、推动“险资”等中长期资金入市等方面取得巨大成效。


张奥平指出,合并深交所主板和中小板将会推动我国资本市场走向更加市场化、法制化的道路。对于监管层,随着注册制的推进,分层监管的思路将会更加明确,法制化建设会更进一步。对于资金端,投资机构会针对主板、创业板、科创板设置不同的投资策略,整个资金端会朝着更加理性化、专业化的方向迈进。


芮萌认为,市场化将是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逐步推出非市场化手段,不断完善金融工具,实现资本市场价值发现,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纠偏纠错的内生机制。比如,“T+0”制度落地,取消涨跌幅度限制,将更有利于定价效率;优化融券制度,实现多空制度平衡;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逐步完善衍生品市场,推出个股股权、个股期权以及股指期权等,用市场化手段推动市场降本提效。


合并后,基金产品将平稳运作


深交所表示,本次合并对固定收益类、期货期权类产品和深港通业务等基本没有影响,涉及中小板的相关指数须进行适应性调整,但指数调整安排不会对指数编制方法作实质性变更,不会导致跟踪相关指数的基金产品投资标的调整。


下一步,深交所将结合市场需求和实际情况,会同相关方研究优化指数编制方法,进一步打造更具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系列中小企业指数。


此外,合并不涉及交易机制和投资者门槛的改变,不会对投资者交易行为产生实质影响。


采写:南都记者 许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