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开一家华莱士要多少钱 福州创业加盟

生活中总是有很多有趣的巧合。

今天中午,贤姐一边漫无目的地拖着外卖软件,一边思考着人生的终极问题之一“今天吃什么”。最后,她随机挑选了一个华莱士以“挑兵挑将”的形式解决午餐。

没想到午餐体验出奇的好。华莱士也有肯德基和麦当劳的一些经典菜肴。他们很快被送达和分发。乍一看是专业的快餐店,味道出乎意料的好(其实本来也没想到会这样,还真是惊喜)。辣味鸡腿甚至吃起来鲜嫩多汁。

有意思的是,冼洁在吃汉堡的时候,偶然刷了一个关于华莱士的短视频,说华莱士就是“中国西式快餐的隐形巨头”“门店数量冠军”“业绩规模25个亿”.

贤姐之前就知道华莱士肯定会赚钱,但是她没想到华莱士会赚这么多钱。一份主食和零食饮料的外卖不到20元,年营收可达25亿元,真是薄利多销的典范。

除此之外,华莱士在定位、价格、门店位置上都处于西方快餐的“第三世界”。它是如何从一个创业资金8万元的校园小吃店,大踏步成为西式快餐巨头的?

看似廉价贫穷,实则富得流油

大多数人对华莱士有两种印象:价格便宜,无处不在。

廉价是华莱士最强的标签。如果你在社交网络上随便搜索一下,就能看到很多人用华莱士的羊毛和快乐来吃货。

即使没有特价,华莱士的定价和全额降价策略也是相当实惠的。如果你在肯德基买不到汉堡,你可以在华莱士买全包,包括包装和送货费。

如果你有活动,你会更开心。22元可以买两只整鸡和一杯果汁,不到5元可以买两个汉堡,甚至可以得到0元的霸王餐。

在这个用蛋糕填鸡蛋的基本钱是5元的时代,华莱士需要一辆这个价格的自行车!




因此,在很多吃播博主的视频里,华莱士都是一个令人心动的选题,高热量食品本身看起来就有食欲,适合成为拍摄题材,再加上哪怕把店里产品全部点一遍也花不了几个钱的快乐现实,成本低廉但效果拔群。




虽然便宜,但看这一桌子满满当当的,看着厉害呀!




其次,就是你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被华莱士“包围”了




鲜姐在公司附近搜索华莱士,4公里内可配送的有6家,且评分都在4.6分以上,除了一家新店,其它四家店月销量分别为436单、715单、876单、907单和2915单,生意好得有点吓人。






鲜姐在的城市好歹号称“新一线”,肯德基麦当劳门店也不少,华莱士开得多还算无可厚非,但事实是华莱士的渗透远比这两家巨头来得深入,即使是在两大巨头甚至德克士都还没有来得及踏入的“十八线”小县城,都有华莱士的身影出现在街头,抢占这块还没来得及被大佬顾及到的蛋糕。




有没有排面都是你们说的,我华莱士有钱赚就好。




截至去年底,肯德基在中国大陆的门店数量为6534家,麦当劳3383家,华莱士的门店数量则已经超过了12000家,比两个龙头品牌门店数量之和还要多,简直碾压。




而根据去年美团发布的报告,华莱士全平台总订单量排名第一,也超过了肯德基和麦当劳。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便宜又怎样,照样赚大钱,薄利多销从来都不是空话假话,下沉市场也早就不再被低估了。




据华莱士的业绩报告,去年华莱士的营业收入为25亿元人民币,已经保持了三年的连续增长。






在华莱士自己的分析中,其在一二三线城市(分别以广州、武汉、潮州为例)的百平米加盟店已经能实现净利润百万左右,实乃创业好项目,年薪百万不是梦。




山寨之,食安之困




一般来讲,华莱士的“华”有两个意思,一是中华——没错,即使名字洋气也要保持“血统”,二就是创始人的姓氏。




华怀余、华怀庆出生在温州,华莱士却诞生于福建,2001年,兄弟俩用凑起的8万元在福州师范大学门口开了一间专卖洋快餐的餐厅,这就是华莱士的第一家店。




一开始,华莱士走的就是一条“山寨”的路子,肯德基、麦当劳的菜单被他们直接拿来复刻了一份,产品相似,定价相似,店面装潢也差不多,都是两三百平的大店,甚至看到人家店里有儿童乐园吸引小朋友,华莱士也在自己店里摆了一个。




自媒体餐饮品牌观察在文章里说,华莱士几个合伙人连开玩笑都在对标肯德基,“华莱士以后要是能像肯德基那样在中国开上20家店,那日子就太美啦!到时一人买一辆捷达!”




图片来源:华莱士官网




那时候看到洋快餐商机的本土店面大多是这样的,大家都在模仿,都想复刻大佬的高级和成功,华莱士厉害就厉害在,他既有给自己起个洋名字的意识,也有把定价降下来的勇气。




大多数走山寨路线的洋快餐店在肯德基、麦当劳和德克士的打击之下选择关店了事,华莱士则选择了另辟蹊径,重新做了一个平价定位,推出了一个“特价123”套餐:可乐1元,鸡腿2元和汉堡3元。




虽然这个特价套餐没能真正赚到钱,属于赔本赚吆喝,但却印证了这条路的可行性:炸鸡汉堡在我国是具有相当广阔的发展前景的,洋快餐店可以继续开下去;想要在巨头之前抢占五环外市场是可行的,但要认清并接受受众的消费能力,2001年,10块的汉堡很多人确实吃不起;在欧美国家,汉堡本就是平价食物,那在中国也可以继续走这条路。




总结起来,就是华莱士确定了平价策略的可行性。而想要在便宜定价下获得利润,就需要通过规模优势来降低边际成本,买一个烤箱只烤50个汉堡,确实太贵,但如果它能每天烤5000个,就不是事儿了。






结局大家都知道了,华莱士确实走出了一条本土平价汉堡的高速路,哪怕在将近20年后,人人都在说“下沉”的今天也依然吃香。虽然还一直有复刻菜品的“嫌疑”,但开店速度依然势不可挡。




这也有赖于华莱士特殊的加盟政策,华莱士在走过一段传统外部加盟的弯路,意识到这种模式的通病后,华莱士搞出了一种合作联营模式




这种模式依然脱胎于加盟和直营,但关键词是内部、合作,大概操作就是华莱士通过门店众筹的方式把股份分发给想要开店的员工或者其他利益相关者,门店和公司共担风险和利润,利益捆绑之下,比一般的特许经营更稳妥。




华莱士官网展现的企业文化,“分享”“利他”“草根翻身”“股东实现自我价值”等。




特殊的扩张方式是支撑华莱士在全国开出一万多家门店的基础,就像上面讲的,规模一旦上去,华莱士的发展就进入了良性循环,不仅成本可控,扩张迅速,也方便了公司寻找可靠的供应链伙伴




发展至今,华莱士已经是个“庞然大物”了。




不过,虽然是本土品牌,洋快餐品牌都经历过的食品安全问题华莱士也没能逃过,甚至“青出于蓝”。




以“华莱士”为关键词搜索,跳转出的结果里有一多半都是在“曝光后厨”“脏乱差”之类的报道。




搜狗微信搜索“华莱士”的结果




有记者卧底华莱士后厨,看到有掉在地上的炸鸡被捡起来重新售卖、临期甚至过期的食材正常卖、隔夜产品翻新卖、炸油多日不换,后厨卫生堪忧蟑螂横行等。






可怕的是,就这些报道来看,华莱士的食品安全问题并不只是集中在某一段时期、某几家店面里,而是普遍存在中。




价格便宜不会让人觉得这个品牌low,但不负责任的管理和脏乱差的后厨一定会。消费者并不会愿意用食安换平价,食品安全能决定一家餐饮企业的生死,这把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旦落下,就是彻底凉凉。




是谁在吃华莱士?




这个小标题有点傲慢,先说句抱歉。




事实上,谁都可以吃华莱士,华莱士的受众不只在五环外的下沉市场,也不只是小孩子才做选择里的那个答案,甚至远比我们想象得多。






肯德基、麦当劳甚至德克士,在很多90后的记忆里都是奢侈品,哪怕是现在生活条件优渥的小朋友,也大多会严格被父母控制着吃油炸食品的频率。




想要偷吃炸鸡汉堡,价格便宜、无处不在的华莱士是最好的选择,在很多人的回忆里,华莱士总是和友谊、早恋等要素关联着,和朋友一起要上一份套餐,趴在店里的桌上一起写作业度过周末,是很多人珍藏的快乐时光。




而就算华莱士的营销一直都跟不太上,也挡不住网友们自发把它玩成梗——当然,不见得是好梗就是了。




有一个历史悠久的话题就是,华莱士有泻药属性。有人真的吃了就会拉肚子,也有人故意调侃。






黑着黑着,感情也就出来了。当有人问起时,也能理不直气也壮地叉腰。






诚然,如果西式快餐有鄙视链,华莱士大概率会和阿杜老师一起在车底,甚至街边装修精美、价格不菲的韩式炸鸡店也能压在他头上,但在校门口屹立多年的华莱士,确实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一个“国民品牌”。






从网吧通宵时,课外补习后到现在的晚上下班后,周末加班时,华莱士依然在很多人的生活里刷着存在感。




品类上也一直在坚持“创新”,肯德基搞饥饿营销的嫩牛五方,在这里不用抢,虽然只是个牛肉饼一样的东西;肯德基在特定城市上架的串串桶,华莱士也有,虽然味道不太一样;麦当劳有的各种派,这里更便宜,口味甚至也更多。




华莱士似乎是个有点矛盾的餐厅,一边是逃不脱的山寨作风和食安问题,一边又是让人无法拒绝的价格和逐渐形成的知名连锁品牌的气派,华莱士聪明在没有强行高端也没有大卖情怀,但却也一直没有摆脱大众对食品安全的质疑,也不知道是不是根本不在意。




炸鸡汉堡能给吃货们带来无与伦比的高热量快乐,作为消费者,我们真心地希望华莱士能更加长久地守住这份快乐。




不如先从把过度使用的炸油全部换掉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