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光明,大有可为。正确把握成就学生的关键点,因地制宜探索适合高职院校发展特点的新路子,培养一批适应我国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强技术的技能型工匠,是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得到改善,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培育了有利土壤。
建设高质量职业教育的关键在于把握成人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在年轻人的转变、培训和成就的基础上。这一过程不仅涵盖了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学生工作,还包括了青少年“萌芽、孕穗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培养大国工匠“培养文化底蕴、技能出类拔萃”的专业教育。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改造物质世界的技术,还要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中国制造”“中国制造”“中国制造”是中国工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现在在各行各业工作的“铁人”王进喜,还是“大国工匠”,都激励着高职生立志高远,肩负起民族复兴的伟大责任。
如今,需要创新来引领职业教育的新格局。高质量的职业教育要坚持正确的育人方向,大国工匠与本土文化相结合。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天下为玉,扬州工人”的地方传统工匠精神理念,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融为一体,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让他们真正明白只要努力,每个人都能拥有灿烂的人生。近年来,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形成了学生进步、教材与时俱进、积极践行“三教改革”、坚持引进高层次人才、强化师资力量、稳步实现学校良性“内循环”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良好的校园“内循环”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和成功。通过优质对口就业,让优秀学生离校,带动学生更好地服务当地社会发展的“外循环”。发展高质量职业教育将持续为地方发展输出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励创业等方式推动相关产业技术创新。校园“内循环”与社会“外循环”的本质是企业促学、学校育人、企业与学校互帮互助、社会和谐的良性“大循环”。
高等职业教育潜力巨大。新时代,要以坚持诚信创新的态度,以高质量学生就业创业为导向,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对于更多有志青年来说,在职业教育中改善生活、改变生活、改造世界,是一条艰巨、长期、光荣的道路。(石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