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一年前,“孵化器”应该是用来孵化小鸡的。现在,咖啡馆、写字楼甚至一些大楼都成了——孵化器,为初创企业提供服务。创业孵化园——成为当前创业形势下最新最热的新名词。随着政府政策的不断引导,多项优惠措施和资金的直接帮扶,企业孵化器成为创业者的首选,大家纷纷涌入企业孵化器。
“双创”浪潮下的表象是:一夜之间,创业者遍地都是,创业孵化器遍地都是。创业创新虽然到现在已经走过了一大半,但热度不减,各地仍然不能停止建设孵化场。诚然,就社会而言,它不仅可以缓解日益沉重的就业压力,还可以带动一些私人投资。对于大多数创业者来说,成本压力大大降低,让自己的资金可以更多地用在项目上。毕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并不是带着金钥匙的富二代。创业的本金是父母和自己借的钱,既在流自己的血,也在流父母的血。
1.孵化园的难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超过16000个创意空间开花结果。这些孵化器作为创业团队的办公室,帮助他们连接资本和举办交流活动。随着数量的激增,许多企业孵化器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
由于国内没有成熟的运营企业孵化器的经验,大家还处于探索阶段。在这个没有特色和品牌支撑的阶段,很多创业孵化基地纯粹是在复制北上广的那些,同类型增长的不平衡使得这些创业基地至今没有竞争力。
现在市面上主要的这些地方孵化园大多有3个相同的功能:
1.免费场地、桌椅等硬件设施
2.方便办理工商税务法律手续
3.获得一些支持资金和资源
就这些而言,大多数都没有得到执行。
目前很多孵化器运营商能力不一,园区运营严重依赖补贴。同时,如果想拿到孵化场用地,一般是在远离市区的地方审批,而且位置远离市区,交通不方便。这些问题给这些同质的孵化场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它们越来越难以维持。
孵化器多,企业家显然不够。如今,孵化器“吃不饱”。为了吸引更多的创业者到自己的孵化器,孵化器想尽办法为创业者及其项目炒作包装概念,想尽办法与众不同,装点所谓的逼宫。但对于创业者本身的项目有多少含金量则显得不那么重要,先来凑个人头,成功放一边再说。
对于孵化场的经营者来说,他们心中有很多想法:发掘并打造成功一批优质项目,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完善创业生态,让更多的创业者在市场竞争中得到平等的机会.然而,这些想法在残酷的市场优胜劣汰中早已被遗忘。
2.孵化园的恶
如今,孵化场的数量被视为结果,有的急着报名,停留在形式上;一些公园的建设似乎繁忙而繁荣,有几千平方米的场地,醒目的牌匾和整洁的电脑.外观很亮,但是公园里没有门。开业的企业数量可以单手统计,领导可以检查甚至雇人冒充企业家。捅破这张纸够尴尬吗?
即使有些孵化场抱着成为企业家的心态。但是,创业是一件根本没
规律可循的东西,想把创业工厂化、流水线化本身就是一个笑话。更有甚者,有些孵化器做成像集团公司一样,早签到晚汇报,简直是在闹笑话,这是在创业还是正常上班呢?如果创业者们发现自己所在的孵化器不幸中枪,那么果断走吧,那里不是你成长的天地,除非你也把创业当成闹着玩的儿戏了。
我也到这种创业孵化园中办过公,隔三差五被叫回来签到,接受领导讲话,接受领导的检阅。结果正事一件没干,每天应付乱七八糟的各种任务,说实话,内心里对这些无用的社交异常抵触。
一场不理智的大跃进,批量产生的后果就是批量死亡。
3.孵化园的无知
现在,一杯咖啡得到高额投资、一个工位诞生数亿独角兽的奇迹,再也不会上演。
目前互联网创业中具有创意的项目实在太少。创业者几乎都是在重复前人走过的路,没有原创性、创新性可言。如今的现实就是,当一个互联网细分领域兴起时,创业者一拥而上,很快将蓝海变成红海,最后成为一片死海。共享单车是,共享充电宝也是(毕竟国民老公王思聪已经立贴为证了)。
孵化园作为这个时代的产物,存在即合理,它确实帮助很多初创企业度过了开头的难关。但这个时代不缺空间,不缺资金,也不缺想法,缺的是一颗改变的心。一成不变裹足不前的孵化园注定被淘汰。也许我们无法改变世界,但是至少,我们需要这份勇气,去改变这些一成不变的孵化园。
如今我们大部分的创业孵化园虽然进一步增加了就业岗位,降低了创业门槛,但是大多还是打着孵化器的招牌,干着二房东的活,都或多或少有以上一些问题,毫不夸张的说,大部分在垂死挣扎。每个孵化园各自为战,闭门造车,按着自己的想法去做违背市场需求的事。每天藏着掖着早被前人验证市场抛弃,自己还以为会是爆款的东西,这是可笑的无知。
对创业者来说:创业团队不止需要一个办公场地,他们更需要一个创业氛围,大家希望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而不只是一个办公场地。按孵化园的属性来说不具备投资功能,没有引导资金,就意味着盈利模式只能靠简单的收租金,单一的商业地产模式注定走不了多远。
创业维艰,这句话道尽了创业的艰难。这句话对创业者和孵化园都适用。孵化器众多,大家能够争取到优质的创业公司并不是那么容易,只有专业更集中的孵化园竞争力才会更强。与此同时,随着现在创业泡沫的破灭,在急功近利状态下成长起来的孵化器也是时候回归理性了。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但绝不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个时代终将淘尽那些井底之蛙或夜郎自大的创业者和创业园区,总的来说,孵化器是好事,但太多,就成了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