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了大事!
小李没拍好电影,去卖糖葫芦了!
邦德在卖大葱。军情六处无力支付吗?(不说了,价格还挺实惠的)
洛基正在摆摊算命。你能做到吗?我不确定.我不敢给钱。
雀斑女,你为什么出来修鞋?你的魔法生物呢!
这.灭霸兄弟不必这样。如果你有经济困难,让我们一起想办法。这是与生俱来的同根。为什么互相炒太急了.
赵主任,这也是生活所迫吗?不管芒果甜不甜,试试两斤左右。
随着“地摊经济”的复苏,全国上下,从值班白领到无家可归的失业人员,都在整装待发,等待夜幕降临,摆摊,每天赚更多的钱。
地摊,快速致富。
一时间,这种认知成了当代年轻人心目中财富的钥匙。
然而,一切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街边小摊远不是年轻人想象中的二奶,隐藏的神秘感足够不懂市场的年轻人掏钱。
渴望搬迁的“企业家”一听,又退缩了:
真的能够通过摆摊走上人生巅峰吗?
你真的可以。
不信?
让我们来看看这位泰国“海藻大亨”是如何从地摊上一步步发家致富的。
2012年,泰国电影《亿万少年的最高机密》在王健林说出“一亿元”的“小目标”前悄然上映。
电影开头,一个长着孩子气脸的泰国男孩走进一家贷款机构,要求贷款1000万泰铢。
即便到了现在,1000万铢折合人民币算下来,也要超过200
万元。
19岁少年,要这么多钱干嘛?
虚荣炫富?游戏充值?家庭变故?替父还债?
还真猜对了一部分,小塔的老爸欠下了千万巨债无力偿还,举家逃离泰国,只有年纪轻轻的小塔留在家园,想要为父亲还清债务。
怎么还?
创业。
在老爸负债逃逸之前,小塔也算是个"地主家的傻儿子":小游戏打着,小女友泡着,在游戏里玩票性质地卖卖装备就发了一笔横财,以为钱财唾手可得。
于是又"随随便便"进了一批DVD打算赚个差价,结果——

咳,做生意嘛,谁没被假冒伪劣产品坑过,不打紧。
没有被劣质DVD打倒,小塔把目光投向了另一种机器:自动炒栗子机器。
即便是在泰国街头,炒栗子也是广受追捧的平民小吃。
但是要知道,在此之前小塔也是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大少爷,他又怎么懂得炒栗子的门道呢?
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吧。
于是小塔潜伏在街头巷尾的炒栗子摊旁,近距离观察其中的奥妙。

围观别的摊主泡栗子,他才知道只有这样才能挑出栗子的好坏。
看到某大姐家的栗子混在黑乎乎的颗粒中炒的格外香,赶忙不耻下问:这是用什么咖啡豆炒的呀?
结果捻来一尝,呸!鹅卵石。

再去偷师别人家的炒栗子糖浆,摊主回身找钱,飞快抹一把调料瓶子,吮一口咂摸咂摸,回家复刻出来。
万事俱备,小塔"伙同"舅舅唐叔盘下了一个摊位,把栗子机一摆,结果开业扑街。

为什么?
地理位置不佳,营销手段滞后。
虚心的小塔又加急从集市上的畅销摊位学习营销手段,在这整理出来,以供广大"摊友"学习模仿:
1. 免费赠品
2. 折扣下杀
3. 慈善公益
学到了吗?今晚摆摊时试试。

有了干货加持,又换了风水宝地,小塔的生意立刻火爆!
可是因为机器污染,刚刚好转的生意立刻被叫停。

而这时,欠债的父亲已经离开祖国,家里的豪宅也被查封,小塔自告奋勇留下来想要替父还债的壮志,也随着被cut的栗子生意而备受打击。
只是他没有意识到,这次失败的摆摊经历,恰恰是为他后来生出无限财富的坚实基础。
试验配方,包装营销,售卖渠道。
这些,是千金不换的宝贵经验。
也正是有了这样的经验打底,在他看到女友的即食海苔时,灵光乍现。

最终走上了研制海苔零食、加盟7-11的炼金之路。
于是,才有了现在你们追剧时吃的津津有味的"小老板海苔"。

是的,这部电影真实取材于伊提帕·柯彭温奇。
这个1984年出生,泰国最知名的海苔品牌"小老板海苔"创办人兼执行长,20岁就拥有了亿万身家。

谁又能想到,这份成就,也是从不起眼的小摊中诞生的呢?
纵观商界奇迹,白手起家从摊贩做起的成功商贾巨富,又何止"小塔"一个?
1984年,年逾不惑的柳传志和同事成为了中关村有名的"倒爷",每天拉着平板车卖运动服、电冰箱。

1991年,成立海博翻译社的马云入不敷出,于是背起麻袋前往义乌,摆摊从小礼品卖到鲜花衣服手电筒,凭一己之力,养活了整个翻译社。

1998年,还是在中关村,刘强东淹没在众多摊贩中,守着自己小小一块"京东多媒体"的招牌卖刻录机。

看到这些例子,你是否会肃然起敬?
是不是感觉晚上逛个夜市,都会和未来的亿万富豪擦肩而过。

在全国都兴起"摆地摊"的浪潮之时,或许你也是下一个"亿万少年"。
当然,勿忘:天道酬勤。
文/红猪看电影编辑部:弗若斯贡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