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创板开放、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再融资放开,截至11月20日,近两年a股总融资规模从2018年的1.2万亿元攀升至1.4万亿元,其中IPO规模从2018年的1378亿元增至4177亿元。同时,a股解禁净减持规模从2018年的2.8万亿元和773亿元,上升至2020年的4.0万亿元和5448亿元。
据兴业证券消息,今年7月,科创板将迎来首批25家公司解禁,这可能成为市场和成长股的重要节拍器。投资者应关注相关解禁对节奏和结构的影响。
7月大规模解禁或成下一节奏点
下半年,科创板将迎来首批25家公司解禁。7月将解禁约3000亿元,11月解禁约1300亿元。兴业证券认为,参考创业板的经验,解禁前后市场呈V型;科创板解禁规模过大,更加动荡和下行。作为成长股板块的明星,科创板的弱势表现可能会抑制成长股的风险偏好。7月中旬以后,大盘和成长股进入调整区间。
从规模来看,总体解禁规模继续增加,从今年的4.0万亿增至4.6万亿。假设减持规模/解禁规模之比在14%左右,2021年减持规模可能从5448亿元增加到6437亿元。
从节奏来看,2021年二三季度的高峰期,解禁规模分别为1.5万亿和1.2万亿。其中,对应今年IPO高峰,6月解禁9517亿元,7-10月平均每月解禁4112亿元。
从结构上看,解禁集中在新兴增长行业和产业。科创板和创业板分别解禁10898亿元和7222亿元,占比24%和16%;电子、医药生物、非银金融、计算机解禁规模排名前4,分别达到8034,663,6155,4246亿元。
兴业证券认为,虽然资金需求可能增加,但a股资金供给也在增加的同时,全球利率下降,股权配置价值凸显,居民、机构和外资形成三大活水。股市中资本供需的良性平衡格局将极大地帮助a股走出长期牛市,因此在权益时代不必过度悲观。多关注解禁对节奏和结构的影响。
节奏推演
截至11月20日,2021年解禁总规模为45978亿元,每季度分别解禁1018.1、15079、12393、8325亿元。6月解禁规模达9517亿元,为全年最高。
预计兴业证券将减持/解禁约14.0%。2021年预计减持6437亿元,每季度分别减持1425、2111、1735、1165亿元。
细分板块方面,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分别解禁2011、5846、10898、7222亿元,占比分别为48%、13%、24%、16%。各季度主板解禁比例分别为61%、55%、55%和61%;创业板解禁比例先升后降,Q2占比27%;中小板解禁比例先降后升,Q1占比26%;科创板Q3解禁,占比19%。
从行业来看,电子、医药生物、非银金融、计算机位列解禁前四,分别达到8034、6663、61554246亿元,其中解禁市值与解禁市值之比分别为68%、25%、86%和39%。每个季度电子行业解禁比例分别为9%、21%、30%和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