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主任朱在立信“三创(创新、创业、创造)促进企业发展”论坛上表示,在科创板申报的企业中,上海企业的平均质量水平确实优于其他地区,因为上海培育科技型创业企业的体系比较完善。
截至8月8日,科创板上市公司有27家,其中在沪注册的有7家,占科创板上市公司总数的25.93%。
朱在致辞中表示,上海市对科技型企业的整个扶持政策是围绕科技型创业企业的成长动力而构建的。从创业项目开始,如果你想创业但还没有创业,上海有专门的创业项目支持;第二个层次是创新基金。创新资金支持的范围是,体量在3000万以下、平均成立年限在5年以下的初创企业可以获得创新资金支持。第三个层次是小巨人的培养。如果一个企业上市,走向资本市场,就会有一个优秀的创新水平。
上海科技创业中心是科技部批准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成立于1988年4月,主要为中小科技企业提供孵化服务和管理。
作为市科委直属机构,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还承担着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认定、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政策服务等多项管理职能。
从创业公司快速成长的因素来看,朱认为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内部因素,包括企业的核心团队、核心技术和创新理念。第二,环境因素,包括资源、政策、服务和文化。
朱详细阐述了政策在创业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好的政策应该是系统的。政策的碎片化会在某一阶段造成企业的急剧增加,但不会成为一个连贯的过程,特别是对于创业型企业的持续培育,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中断。第二,政策要引导,不能给钱;第三,政策要有煽动整个社会资源的能力。
据朱介绍,截至2018年底,上海共有创业苗圃110家,科技企业孵化器191家,孵化面积350万平方米,孵化企业1.85万家。
此外,针对不同的企业形态和不同的成长阶段,上海还提供信贷支持,其中有“3 X”金融服务品种。“3 X”指小额贷款投资、绩效贷款、小巨人贷款和“X”。所谓“x”,就是根据企业所处的不同阶段,从需求和产业集群出发,设计一些产品,主要解决无担保和无担保企业的问题。
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底,“3 X”科技信贷产品累计为3520家科技企业解决银行贷款220.63亿元,其中科技绩效贷款100.95亿元,贷款2499笔。
事实上,上海正在不断优化政策,促进风险投资。7月30日,上海发布《关于促进上海创业投资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加强风险投资与科创板等市场板块的联动,建立联通科技创新项目、各类基金与科创板等市场板块的链接;加强风险投资与各类金融机构的联动,积极推进投贷保联动。
此外,丰富风险投资企业的融资渠道,鼓励各类具有风险承受能力的主体开展天使投资;鼓励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的并购;加强风险投资行业的联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