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上午,中国传媒大学第2021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学生活动中心隆重举行。市委书记、院长廖祥忠出席仪式并讲话。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大平;党委副书记李忠;刘守勋、李新军、张淑婷、段鹏、王晖为副总裁;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许红梅;党委校长助理、宣传部部长杨毅;校长助理知望;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与4000多名毕业生欢聚一堂,共同出席并见证这一高光时刻。
毕业典礼以“主会场直播间”双直播形式举行。主会场特别设计成“同心圆”形式,演讲席首次设置在讲台下方,更贴近毕业生;以主讲席为中心,毕业生席呈扇形向外扩展,形成“圆中有圆,心中有心”的同心圆,意味着毕业生将永远关爱母校,母校将永远是他们的精神港湾。主席台对面,矗立着一个巨大的屏幕。中国传媒大学2021届毕业典礼和学位授予仪式的口号与直播交替呈现,为毕业典礼营造了浓厚的氛围。毕业典礼上穿插了家长故事、校友祝福、文艺演出和现场互动,营造了浓厚的氛围。来自马元和、贾晓峰、程腾、石璐、adelamonteh-Harris(塞拉里昂)等优秀校友的留言,以及电影明星西蒙与青年声优师的现场连线互动,给毕业生带来了惊喜。师生合作表演歌曲,演唱校歌《校园里有一排年轻的白杨》等。这不断将现场温馨动人的气氛推向高潮。
2021年中国传媒大学的毕业典礼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据初步统计,截至6月27日上午11: 00,毕业典礼相关视频总数超过2800万,直播媒体平台总数超过600万,相关视频超过100万;Tik Tok在同城热搜榜排名第一,新浪微博在热搜榜排名第三和第七,相关话题总阅读量超过3亿。
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发表了题为《同学们:人类社会正进入巨变期,你准备好了吗?》的演讲,向4502名顺利完成学业并获得学位的毕业生表示热烈祝贺,向孜孜不倦的老师、辛勤付出的家长、热心关心学生成长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敬意和感谢,告诫毕业生要将“小我融入大我”,开启人生新征程。廖校长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抗击疫情的伟大胜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滋养等告诫同学们。我们必须相信我们正在走的道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我们必须相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这样才能成为更有信心、更有骨气、更有抱负的中国人。
廖校长指出,面对科技大变革,未来真的来了!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信息社会和未来世界,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类社会面临着另一个分水岭:人类知识体系正在发生变化;人类生存和交流的规律正在发生变化;人类的伦理原则正在改变;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式正在发生变化。人类社会正站在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伟大时期,媒体人作为社会进步的见证者、记录者和推动者,肩负着比任何时期都重要的责任。
廖校长强调,作为未来的媒体人,他的使命是利用媒体的力量保护人们的价值观,发现真理,弘扬善良,传递美好。用青春的力量拥抱时代,用年轻人的智慧和勇气冲破互联网的隐形网,让人类变成蝴蝶而不是b
廖校长告诫毕业生,不要让算法带走自己的灵魂,不要让芯片代替自己的心,不要让浮云遮住自己的眼睛。要培养知性,把握理性,珍惜感性,用媒体人的素养和智慧祛魅算法,用媒体人的责任和良知引领算法,用人文的光辉点亮算法;要保持灵魂的温度,提炼良知的纯净,增强情感的浓度,拒绝异化,拥抱理性,守护好人的价值;我们要以“云遮目”的高度和气度,以“乱飞从容”的从容和自信,做未来的了望者、时代的感知者、现实的引领者。
廖校长强调,你能看到你有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站在过去和未来的交汇点,组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同甘共苦,是世界人民的唯一选择。作为媒体人,通过国际交流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让世界各国人民对人类社会当前面临的巨大变化达成共识;利用媒体的力量,推动世界人民心连心,携手应对危机,构建后人类时代的生活秩序,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
廖校长向毕业生寄语。他们要时刻牢记媒体人的使命,给别人以光明,给社会带来理想,给自己留下艰辛,找到存在的价值,保持内心的秩序,做一个光明、温暖、美好的媒体人。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刘婧
编辑/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