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国家政务服务平台 国家创业网

来源:长城网

长城新媒体评论员 芦静

国家综合政务服务平台基本建成,省级行政许可事项网上受理,“最多跑一次”比例达到82.13%,电子政务发展指数国际排名从2018年的第65位上升到2020年的第45位.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近日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0年)》显示,近年来,我国数字政府服务效率显著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增强,成为推动型国家

锋利的工具很管用。近年来,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地方政府大力推动政务服务向移动终端延伸,目的只有一个:让信息多跑路,让老百姓少跑腿。

在国家层面,随着国家综合政务服务平台的基本建成,全国政务服务“一网”的整体服务、协同服务、精准服务、创新服务等方面得到明显提升。在地方层面,50%以上的省(区、市)已发布省级数字政府建设规划或指导意见。

数据图。来源:视觉中国

"所有的手续都已经在家里用手指完成了."除了移动支付、移动办公,政务服务app、小程序、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等“指尖”正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对企业和群众办理的高频事项推出专项服务,打通了服务事项建立的依据和政策文书数据库。政府网站提供智能问答.随着电子政务服务机制的不断创新,政府部门的审批服务效率也在提高。

“异地可办”“跨省可办”“通一网”正在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但是发现实际结果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政府网站信息不更新、内容严重错误、咨询函长期不回复、服务不切实际等问题,让一些“指尖”比窗口办理更费时、更麻烦。原本计划几分钟就能完成的事,却“让人崩溃”,这显然是优化营商环境的“中间障碍”,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初衷和实施背道而驰。

为什么“高级”手段不能产生化学反应?原因是形式主义,使得“指尖政务”只停留在口号上。在一些政务系统中,新政务媒体存在低效重复建设问题,部分App供给端与需求端不匹配,“数据烟囱”在不同单位、不同业务之间明显存在,部分基层账户审计监督机制存在漏洞,部分政府工作人员身兼多职,疲于应付,被动应对.什么都不做,生意做得不好等等。所以有不少“指尖经验”打着便民的旗号折腾群众。

方便群众,不是在言语上,而是在行动上。最大限度地为“指尖政务”提供便民服务,既要突破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推进跨域数据共享应用、业务标准互认、流程优化再造,不断提升基础设施网络安全保障水平,又要落实简政放权、简政放权相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等工作,让基层工作更高效、干部作风更务实。

需要注意的是,从“人来来回回跑”到“部门配合”,提高了基层服务窗口的办理效率,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认可。面对群众吃、穿、住、用等每一件棘手的“小事”,一次接受、一次认可、一次完成,很容易看到实际结果,赢得信任;相反,从一个部门跑到另一个部门,从一个表格填到另一个表格,不会逃避“不可靠”和增加拥堵。

实现更加精细化的电子政务服务,让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