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描绘了中国“十四五”的宏伟蓝图。五中全会精神是指导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方向,也是做好高校创新创业“十四五”规划的根本遵循。日前,在中国高等教育协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举办的“十四五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分会会长、上海财经大学常务副校长徐飞教授表示,谋划国家“十四五”创新创业教育要处理好五个关系。
处理好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高校要深入学习创新创业教育理论,通过理论有效指导和规范创新创业实践。要以创新创业实践为标准检验理论,坚持不懈努力,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发展完善理论。要不断总结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中国范式和本土问题,推动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处理好专业教育、通识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关系。高校要把学科优势转化为创新创业教育优势,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把高水平科研优势和产学研资源转化为教育优势,构建“面向整体、专业结合、分步推进”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处理好科教融合与产教融合的关系。高校要把优质科研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和优势,把学生参与科研作为有效的教学形式,以高水平科研支撑高素质人才培养。注重集聚各类社会资源,拓展育人空间,实现多主体与政府、行业、用户的跨界融合与协同创新,打造校企联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大平台。要形成政产学研共同体,采取政府支持、高校支持、企业参与的模式,促进不同主体、不同区域协同创新,构建产教融合的新型教育体系,打造产业人才高地,推动协同创新向纵深发展。
处理好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关系。劳动过程中有丰富的创新创业要素,创新创业也是新时代科学劳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建立以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为基础,以创新创业素质的形成为推进,以创造性劳动知识和能力的学习为中心,以工匠精神和创业精神为融合的目标体系。要积极引入政府和各种群众组织,共同搭建各种资源平台,为劳动教育与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创造条件。
处理好“四新”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关系。当前要重点抓好创新创业教育与新工程、新医药、新农业、新文科建设的融合。要充分发挥不同类型高校的优势,积极培养学科交叉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处理好线上线下创新创业教育的关系。大力发展一体化在线教育。构建线上线下创新创业的常态化融合发展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