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成立五年的公司能去吗,去创业型公司好,还是稳定公司好

在过去的五年里,选择在初创公司工作已经成为人们的热门选择——无论他们是应届毕业生还是有经验的专业人士。

大多数求职者告诉我们,他们想加入初创公司的主要原因有三个:

我刚从学校毕业,我觉得创业公司的工作环境能让我学到更多。我正在经历中年危机,激烈的竞争让我喘不过气来。我认为在创业公司工作可以帮助我找到人生目标。纵观我现在的生活,发现大公司的工作让我觉得没有发展潜力和希望,所以想尝试创业。事实上,很多时候,求职者对自己的成功能力过于自信,同时又低估了其中的风险。

《不在乎的精妙艺术(The Subtle Art of Not Giving a F*ck)》的作者马克曼森送给世界一只“失望的熊猫”

这只失望的熊猫是“一个我们都不想要,但我们都需要的超级英雄。他不遗余力地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舒适区之外存在的每个人都想逃离的东西。因为每个人都需要看到现实。”

所以,我猜“失望熊猫”大概会提醒大家…

“我刚从学校毕业,我觉得创业公司的工作环境能让我学到更多东西。”

理论上,是的。对于毕业生来说,创业公司真的可以给你很多在大公司学不到的经验。

但实际上,创业公司里没有人会给你明确的指导,教你如果工作了如何处理与客户的关系。因为每个人都很忙,每个人都渴望做好前一天积累的事情。所以,从入职第一天起,就要“全副武装”。

你可能没有得到明确的指示,所以你需要自己解决大部分问题。所以你必须有勇气去尝试,失败,跌倒,重新开始。除非你有非常特殊的技能,否则如果你跟不上团队的步伐,如果你发现没有明确的指示很难处理和沟通工作,或者如果你需要动手“教学”,那么你可能很快就会被淘汰。

“我正在经历中年危机,激烈的竞争让我喘不过气来。我认为在创业公司工作可以帮助我找到人生目标。”

是的,刚开始的时候,你会感叹不参与激烈的竞争就好,直到你发现在创业公司工作并不能刷新你的精神,也很难帮你找到人生的意义。

我们看到的是,大部分人习惯了大公司的架构,良好的物流支持,非常宽容的人力资源政策(不要生气,不要管人)。虽然从事这份工作可能会从灵魂深处感到索然无味,但对于这些大公司的员工来说,这是一个普遍的规律,也是一个舒适的区域。当出现戏剧性的转折时,也许他们唯一一次会辞职,比如公司破产,他们意识到自己特别讨厌现在的工作,或者他们空降了一个魔鬼老板。

因为中年危机而跳槽到创业公司的员工,通常不会待太久。从我们的经验来看,许多有经验的高管实际上无法适应初创企业的步伐。

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又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两点往往让这些人分不清什么是天堂什么是地狱。

哦对了,更别说“工作生活平衡”在创业公司几乎是不可能存在的。

“纵观我现在的生活,发现大公司的工作让我觉得没有发展的潜力和希望,所以想来一家创业公司试试。”

这就是我们经常听说找工作的原因。他们认为创业是他们逃离日常生活的跳板。而且他们愿意通过从事新鲜刺激的工作赚钱,有机会和公司一起成长发展。

这句话没毛病,但前提是你已经征服了工作中的 “珠穆朗玛峰”,所以才对现在的工作感到无聊。


如果导致现在这种状态(无聊,而且停滞不前)的原因是你自己本身,而你只是在给自己找一个让自己过得去的借口的话,实际上没有任何工作(无论是在初创还是大公司)能够帮你改变现状。


我们看到许多想要去初创公司工作的中层管理人员都患有这种“疾病”,但却无法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所以呢,到底要不要加入初创公司?


我上周见了一位好朋友。


他在大企业和政府领域工作了30多年,现在正处于职场的十字路口,当下面临着两个选择:加入大公司担任高级总监,或者成立一个新的公司然后开启冒险之旅。


除了作为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他还背负着很多其他方面的财务开销。所以这个选择对于他来说其实很艰难。因为无论选择哪一个,他都即将失去很多东西。


对此他形容说 “这是一个精神和肉体之间的斗争”。


最后他还是选择了后者。


他给出的原因是很合乎逻辑的。在老牌公司,他很容易就会被更年轻,更聪明,人力成本更便宜的员工所取代。虽然加入一个没有风险保障的创业公司是很冒险的,但接下来的经历会让他变得越来越出色,也会让他掌握更多的经验和技能。


“我还是选择了遵循自己的内心,而且迎接新的挑战让我会觉得自己斗志满满。”


来自失望的熊猫的最后忠告


对于到底要不要加入初创公司? 这个问题是没有直接答案的。你需要自己去评估一下所谓的风险和收益。墨腾曾经在我们的英文博客中讨论过,创业公司是否只是关于如何规避风险。


但显而易见的是,自我满足是很危险的。


无论是在大公司还是初创公司,你可能很快就被更聪明、更年轻、人力成本更低的员工所取代,如果你:


  1. 总觉得自命不凡;
  2. 总是觉得自己值得更高的薪水,但又害打破现状,并且一直强调 “工作生活的平衡”;
  3. 在没有了解清楚即将面临的诱惑和挑战之前就跳进初创公司的环境;

不小心达到以上三点,基本上都会以失败告终。


不幸的是,我们在面试求职者的时候遇到了很多这类人,特别是那些在大企业工作了几十年的人更是如此。


新加坡政府已经意识到了,人才作为指导国家进入下个快速发展阶段的创新驱动力是多么的重要。


关注人才发展是一个很及时的举措,这样未来才会有更多适应创业创新企业的人才输入到社会上,同时也让人们更加适应初创企业的工作环境和发展速度。


相比起待在温室里写商业计划书,在现实世界里的历练和成长才更重要。


作者:Yorlin 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