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在哈尔滨成立以来,制度创新一直是核心任务。3月11日,自贸试验区哈尔滨片区推出2020年度十大创新实践案例,均为我省首批创新案例,涵盖贸易投资便利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政府职能转变等领域。十大案例体系创新性强,市场主体反映良好,系统集成特色突出,具有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示范意义。
国家级专家参与评选
十佳案例可复制易推广
经过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政策研究室和地方专家组成的专家组严格评选,最终评选出10个最佳案例。
据介绍,根据案例的前瞻价值、复制推广价值、创新价值、效益价值、书面表达和可控风险,评审专家一致认为前十名案例适合FTZ哈尔滨地区的经济发展,并总结了哈尔滨地区和哈尔滨新区的发展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总结。十大案例可以在哈尔滨地区的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自贸区战略研究首席专家、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院长李光辉认为,从哈尔滨片区建设的角度来看,最重要的是创新案例的研究和介入,这关系到能否实现先行先试,能否构建哈尔滨片区新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和产业体系,体制机制能否形成新的动力,关系到哈尔滨片区未来的发展。
李光辉相信,自贸试验区哈尔滨片区将成为黑龙江开放型经济的引领者和中俄合作的新高地。在哈尔滨地区的建设中,必然要有大的融合创新和联动创新,这关系到黑龙江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哈尔滨要以大规模集成创新为目标,打造哈尔滨模式,深化中俄合作,推动黑龙江省开放发展。
制度创新激发市场活力
一年新增企业4241家
自贸试验区哈尔滨片区获批以来,中央全面落实推进东北地区全面振兴、打造向北开放重要窗口的要求,着力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打造与俄罗斯、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中心枢纽,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复制推广为基本要求,充分释放改革开放、发展创新的重叠优势。截至目前,已探索推出50个创新实践案例。
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哈尔滨片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任海龙表示:“制度创新是自贸试验区哈尔滨片区建设的核心任务,哈尔滨片区将持续引进差异化、一体化、主动性的创新案例成果,为龙江改革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强化片区作为源头和示范区引领龙江改革的作用。在创新案例梳理中,自贸区哈尔滨片区既注重小切口高效率的政策创新,也注重整体性、全局性的制度优化,同时更注重创新案例带来的实际效果,即带来经济发展。拉动和促进。”
制度创新使哈尔滨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市场主体迅速增加。目前,哈尔滨的营商环境在全球190个经济体中排名第29位。2020年新增市场主体4241家,同比增长27%。同时,进出口贸易总额同比增长近50%。
据介绍,下一步,哈尔滨地区将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和最佳水平,大胆、大胆尝试、自主变革,进一步发挥对外开放的“试验田”和“风向标”作用,进行更多“开拓性”尝试和探索。梳理和总结更多“测试好、观察准”的制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