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3月13日电,
证券时报记者张国凤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古娃娃机悄然走红,吸引了100多位创业者进入这一领域。
进入2018年后,娃娃机的受欢迎程度并没有下降,各个家庭也逐渐表现出差异。
线下流量入口让娃娃机重生
事实上,线下流量入口的概念打响后,传统的抓娃娃机在早春迅速被推到风口。
在很多人眼里,娃娃机已经存在很久了,但它一直是一个被忽视、容易被忽视的项目。因为游戏性已经很久没有更新了,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生意”,所以娃娃机诞生后多年被冷落。然而,2017年,无人自助设备的兴起,让同样无人值守的婴儿机再次重见天日。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娃娃机在日本正式诞生。因为它的娱乐性好,操作简单,消费门槛低,所以在今天仍然很受欢迎。有调查显示,娃娃机是娱乐圈寿命最长的设备,吸金能力强,商业红利期远未结束。
在业内人士看来,娃娃机投资小、占地小、模式轻、风险小、回报周期短,可以说是开箱即用的好生意。
早在去年年初,微信官方账号(乐耀耀科技)推广公司就将目光投向了娃娃机。据其创始人陈介绍,中国有200万台娃娃机,包括娃娃机在内的所有投币设备的存量约为2000万台。同时,娃娃机多用于商场、KTV等场所,用户群体为16-35岁女性,广告投放更精准。
前几天我聚焦科技,用几千万元完成了Pre-A轮融资,投资方是宋庆基金。与以往网上抓娃娃的做法不同,据其CEO余志勇介绍,我是通过抓技术把娃娃机放进连锁影院的。用户可以通过抓娃娃获得电影的IP娃娃,也可以通过“加价”获得手机壳、手工制作等衍生品。这是我专注科技,依托自助泛娱乐衍生品销售终端的商业模式。
在余志勇看来,电影院是电影衍生消费的最佳场景,而娃娃机具有互动性好、消费决策成本低的优势。据统计,我在全国200多家影院铺设了1000多台机器,最大的礼物类别是电影IP娃娃。
余志勇表示,2017年是线下价值被重新发现的一年,各种无人自主设备运营商获得了大量融资。娃娃机作为库存最大的无人设备,理应受到市场的追捧。“其实,娃娃机在2017年砸了两个小网点。首先,无人设备正在蓬勃发展。由于移动支付的普及,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以及对线下流量的重视,万能互动的娃娃机是一笔不错的生意。二是线上娃娃机热潮。一个月内有30-40个类似的应用出现。只要创业者随便把线上娃娃机的概念写给BP,他们马上就会迎来一波投资者、传统企业主和大公司。产品团队前来参观。”
结合娱乐体验和IP成竞争关键
有投资者直言,虽然有不少娃娃机初创项目,但同质化竞争非常严重,未来如何做出差异化将是关键。
优酷首席执行官蔡镇表示,玩偶机器有很大的市场,但没有头部。做好品牌,做好差异化的方法,就是把娃娃机的娱乐体验和IP结合起来。
事实上,电影是知识产权的重要来源。据统计,美国电影70%的收入来自衍生品,是票房的两倍多;中国电影约70%-80%的收入仍来自票房,衍生品占比很小。去年底,阿里巴巴影业指出,中国电影市场增量的动力来自内容、宣传、影院升级,影院升级是场景消费。
项目本身的问题也让一些投资者对其前景并不乐观。在一些投资者看来,这种项目本质上类似于赌博,有着良好的现金流和利润,但随着att的增加
瑞鼎资本董事长李欣表示,从娃娃机的财务模式来看,非常不错。然而,具有赌博性质的无人项目,如玩偶机,利用了人性,
的特点来获利,在短期内能够获得较大的收益,但是随着未来竞争与模仿者的增多,必将迎来白热化的竞争,同时也可能面临潜在的政策监管风险,模式预期难以为继。李鑫指出,对于中国的创投市场来说,往往一个商业模式获得了资本注入或是大众认可,就会有层出不穷的竞争对手出现。“对于相关领域的创业者来说,资本对于某一个行业的投入是有限的,在经历了几年移动互联网的热潮过后,资本已经默认地会将大部分的资金投入到头部的1-2家企业中,失去了先发优势的企业往往会在1-2轮融资断裂后悄然逝去,因此希望创业者们不要盲目地去追逐风口,还是要回归到自己的团队以及自己的差异化优势中,去创造具有强盈利能力且有深壁垒的企业。”
不过,虞智勇看好这个行业能够长久。他认为,娃娃机是一个古董行业,几乎和街机游艺厅同时代,在国内历经多年形成了以个体运营商、散户为主的极分散的市场形态。现在进入行业的创新者在做不同的尝试,有人采用集合店的形式把娱乐场景规模化,有人做产业链上游的优化,都有利于提高运营效率。而我们认为娃娃机及相关联的游艺、新零售形态业务高度依赖场景,因此我们探索的路径是,在高效运维平台和技术手段的基础上,实现垂直场景的连锁、一体化运营。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本文源自证券时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