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大公报四不方针的现实意义,大学生创业的现实意义四点

贫困残疾人是脱贫攻坚的重点。11日,国务院办公室召开中外记者见面会,邀请残疾人、扶残济困工作者等4位代表,讲述残疾人脱贫的故事。

“长期照顾一个严重残疾的人会导致家庭贫困。只有解决重度残疾人的关爱和服务,解决他们家庭的后顾之忧,才能帮助更多的残疾人家庭摆脱贫困。”驻马店市残联主席张说,驻马店市现有残疾人60.5万人,其中已建卡贫困残疾人9.03万人。经过调研论证,他们探索出了依托农村卫生院、卫生院建立护理中心的路子,努力实现一人护理、脱贫、暖一方的目标。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扶贫带头人张亚平,两岁时就患上了小儿麻痹症。看到村里闲置的土地,张亚平萌生了成立养牛合作社的想法。在当地残联等部门的帮助下,合作社慢慢走上了正轨。尽管步履蹒跚,张亚平仍然自力更生,努力奋斗,不仅收入稳定,还带动其他几个村民脱贫。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残疾人不能少。“集中关爱扶贫,多项政策保障脱贫,精准政策促进就业,都是帮助残疾人脱贫的好经验、好做法。它们凝聚了中国人的智慧,展示了中国的实力。”中国残联扶贫办主任谢洪德说。

33岁的新鲍彤因重病瘫痪,在当地残联等部门的帮助下住进了护理中心。信鲍彤自学了电商运营和销售的知识,和身边的残疾朋友一起开了一家电商店,在宁夏销售土特产。“我创业后,收入稳定,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会上,辛鲍彤说:“我是东西部扶贫合作的受益者。福建省的干部在销售渠道、平台建设、资金筹集等方面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贫困残疾人是最有可能返贫的特殊群体之一。如何巩固残疾人扶贫成果?谢洪德在会上介绍,下一步,按照“四不挑”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残疾人政策和工作力量总体稳定,对有就业能力的残疾人优先安排产业带动和就业帮扶,对无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提供社会保障。同时,持续开展精准康复服务、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重度残疾人集中照护服务,帮助残疾人解决实际困难。

《人民日报》 (02版,2020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