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记者 卢欣 陈彦兵 报道
“青春盛时,国家强。”“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未来的;这是我们这一代,也是年轻一代。”……在实现十九大宏伟目标的过程中,青年群体恰好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青年企业家作为青年群体的开拓者,如何肩负起新时代的责任和使命,抓住机遇成就辉煌人生?11月8日,红网记者分别采访了三位青年企业家。
【创客名片】曹风调,90后,创办湖南红领会创业科技有限公司
曹凤雕。
许多传统产业洗牌,青年有诸多创业机会
2015年,曹凤雕从兰州理工大学毕业后来到长沙,在这里创办了湖南红菱汇创业科技有限公司,立志做湖南“互联网创业”的云服务平台。
曹凤雕认为,中国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年轻人正处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黄金时代。在互联网和消费升级的冲击下,传统企业面临着一场巨大的转型升级革命。许多传统行业正在洗牌。对于没有资源和人脉的草根青年来说,会有很多创业机会。
年轻人如何实现梦想?曹凤雕认为,在没有经济压力的情况下,选择一个好的职业方向,通过努力和研究成为某个行业领域的大师,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如果有经济压力,家庭环境不是很好,实现梦想最好的方法就是创业。你也应该选择一个好的行业去创业。把握产业趋势相对容易成功。目前主流的创业趋势是医疗健康、产业互联网、消费升级、娱乐文化创作等。我们可以选择这些行业来创业。
“满足政策导向,密切关注社会市场需求!中国的产业主要由政府引导,必须围绕政府需求,结合市场需求,来映衬时代赋予的责任和担当。”曹凤雕说,比如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是围绕“精准扶贫”创业,把优质的农村产品整合到自己的平台上,卖给中高端人群。这种创业项目不仅可以帮助政府做好扶贫工作,而且具有很大的社会和商业价值。
【创客名片】曾鑫,95后,创办长沙联铭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曾欣。
全力以赴发展公司,立志为95后创业者正名
今年,很多90后刚刚离开学校,走上了求职之路。同样是90后的曾欣,在创业的道路上已经孤独了两年。从一个普通程序员到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的CEO,他不仅要承担公司每月1-2万元的运营费用,还要考虑公司的产品和未来发展。
几经沉浮、成长、历练,曾欣在公司成立两周年之际,经历了许多变化。他向记者讲述了创业的曲折历程,并表示要为1995年后出生的企业家洗清罪名。
“政策越来越好,有配套资金。2015年最困难的时候,公司发展速度有点快,产品铺开,成本高,资金紧张。当时政府免费提供了一间办公室,还收到了长沙高新区提供的20万扶持资金,情况好多了。”
最初由曾昕创办的长沙联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专注于大学生分期电商购物和兼职业务,之后他又开发了大学生二手购物业务,打造了“零距离购物”网站。但是由于公司资金不足,项目进展不快,最后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项目别无选择只能结束。
这是曾欣最难过的时候。他走路时有一件产品坏了。他曾经偷偷藏在被子里哭过。“很多事情只能被压制,而你只能想着如何才能到达那里。其实我们的方向没有错。现在,58城等几家大公司都在抢着做二手淘生意。他们可以在一个晚上复制一个电商平台,在几天内为一个小公司做一个运营一年的项目。”曾昕深刻感受到,互联网市场正在更快地堆叠。“互联网公司是大鱼吃小鱼和快鱼吃的典型模式
“投资人和政府的支持,让我更有动力全力以赴发展公司,因为我不想辜负他们的信任。”创业两年,也让曾鑫经历了同龄上班族无法拥有的视野,他见过很多“大佬”,参加过大型创业比赛,拿到过政府创业扶持资金,这让他感觉自己的阅历增长很快。
【创客名片】成安敏,70后,长沙“鸡排侠”创始人

成安敏。
转行做实体,为青年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
今年39岁的成安敏,2015年跟两位朋友在长沙河西大学城创办了长沙“鸡排侠”,目前已发展到3家门店,年营业额近100万元。三人创业的初衷是为了给没有完成学业、没有工作的青年提供就业岗位,为他们的人生出彩搭建舞台。如今,“鸡排侠”三家店的店员大部分是来自周边高校的学生。
2014年以前,成安敏曾在再生资源、建筑劳务等领域打拼,但生意有一阵没一阵的。随着时代变化,转行做实体。“鸡排侠”以做青少年休闲食品为主,成安敏认为,中国是个人口大国,吃穿住是永远不会过时的产业。
成安敏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正如十九大报告中所说的,要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我希望给家庭有困难的学生或者肄业青年提供一个就业平台,虽然这个平台很小,但我们兄弟三人能帮几个是几个,他们可以利用业余时间赚点钱用来交学费,用来考研,用来买点参考资料,也可以在我们店里继续做,拥有自己的一份事业。我希望他们不要放弃自己的人生,不要荒废,这就是我们兄弟仨最大的愿望,至于发大财,我们从来没想过,都是小本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