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中国证监会近日就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征求意见,其中解除创业板借壳禁令成为本次征求意见的一大亮点。
意见中提到,为推动创业板公司持续转型升级,拟支持符合国家创业板战略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资产重组上市。
据分析,目前创业板不允许借壳上市,导致创业板公司质量下降。一般来说,借壳交易会使上市公司的业务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上市公司的质量会大大提高,股价也会相应上涨,原有的中小股东也能从中受益。放开并购后,创业板公司就能“重生”。
创业板有条件借壳上市咨询公告发布后,迪维讯、路飞股份、华凯创意等多只创业板重组概念股经历了跌停。
哪些上市公司最有动机重组?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开放创业板借壳重组有这么多优势,那么政策开放后哪些公司最有动力开始重组呢?一般来说,影响上市公司重组成功的因素有很多,最关键的因素是股权结构、负债率、上一年度的损益、总市值等。
首先,大股东持股比例通常在30%以上,最好是50%。股权集中有助于减少重组阻力。
其次,近年来出现亏损,主营业务经营不好,扭亏无望,且有转型意愿。
第三,债务轻,外壳“干净”,最好没有历史遗留问题。
最后,总市值低,交易成本相对可承受。
这里我们设定几个条件:一是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大于30%;二是2018年上市公司亏损;三是资产负债率低于70%;四是总市值不足30亿元。
这些都是符合四个条件的创业板上市公司,最有可能在借壳政策放开后推动重组。
此外,创业板退市制度规定,创业板公司连续两年亏损的,暂停上市,连续三年亏损的,直接退市。这意味着,2017年和2018年连续两年亏损的上市公司,如果在2019年再次亏损,必然面临退市。当然,如果允许创业板借壳上市,这些公司也将最有动力通过注入优质资产完成重组、实现扭亏。
那我们来看看。连续两年亏损,濒临退市的创业板上市公司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