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文 | 新金融独角兽其实收藏行业并不是一个新兴的行业。自古以来,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如果不还,讨债肯定会发生。这绝不像趣店创始人罗敏说的那么洒脱,“我们不会收,不还就给他们福利。”事实上,趣店不仅有自己数百人的收藏团队,还与其他专业收藏公司合作。
现金贷催收:突然起来的风口 有公司净利润率能达到30%
罗敏只是加速现金贷款行业曝光的催化剂。即使没有它,今年现金贷款公司的密集上市也足以让大众开始关注这个低调的江湖。与现金贷款一道,是现金贷款催收市场。
根据第三方的统计,目前的现金贷款市场处于万亿级别,逾期率在15%到30%之间,这意味着现金贷款催收市场是一个千亿级的大市场。
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淘金者。
许多投资者准备投资现金贷款收款公司。“最近,他们准备投资几家现金贷款催收公司,估计很快就会成为爆炸性行业……”一位老大哥在朋友圈发表了这个发展。
事实上,第一批受益者是在这个收藏行业浸淫多年的老人。他们很早就感受到了这个市场的突然繁荣,已经赚了很多钱。
北京有一家公司,主营业务是现金贷款处置不良资产。员工人数从50年增加到一年1000人。
一位行业公司CEO告诉独角兽,他们公司的净利润率可以达到30%。“目前最赚钱的就是网贷催收。网贷平台的爆发式增长催生了一大批网贷催收公司,大蛋糕还没分。有必要早点做,这个生意很好。”
为什么网贷容易收?因为从现金贷款平台借钱的大多是年轻人,而且大多是缺乏法律知识,经不起恐吓的人,这是网贷催收最大的优势。与那些在银行贷款和小额贷款的人相比,这些人更诚实,也更容易拿回他们的钱。尤其是借现金贷的客户,大学生或刚离校的年轻人居多,“经不起催收的考验”。
盈利方法也很简单。据介绍,根据逾期时间的不同,催收业务分为M0、M1、M2、M3(即月)等。在佣金制下,业务达标时M1的价格是贷款本金的3%-4%,还有8%。后者(M2、M3)分别占15%、20%等。如果资产打包转让,催收公司将测试资产打包质量并重新定价,M3之后分别为4%、6%、8%和10%。
现金贷催收江湖:离暴利很近,离暴L很远

随着越来越多的媒体报道暴力L的收藏,国家对收藏的监管也越来越严格。
今年4月,北京多家网贷平台收到一份名为《点对点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事实认定及整改要求》的文件,共8项148条。很多行为被明令禁止,网贷催收也被纳入监管。
5月4日,深圳市金木协会发布了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征收监管规定,进一步将监管范围从短信扩大到电话。上午8: 00至晚上9: 00非正常时段严禁采集;不能超过当天
3次用电话、短信或者匿名电话重复催收;借款人之外的相关人员明确拒绝提供协助后,严禁骚扰并追问借款人下落等。监管的严格,让从业人员也有些不太适应。不能骂人如今是催收公司的铁律,甲方给催收公司的考核里,投诉率就紧挨着催回率,一句话骂出去,借款人挂了电话就投诉,整个公司的业务稳定都要受到影响。
催收行业也随着监管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比如智能催款,自动短信提醒,语音电话等。
“我们催收从来不打人,就是正规干催收。”一位专门负责现金贷催收的人表示。
通常来说,催收步骤就是三板斧:
第一轮是电话和短信轰炸;第二轮就是发假律师函和假法院传票,上面内容大多直指借款人行为已经触犯等夸张内容,恐吓债务人。此外,一些催收公司或者网贷平台大多能获取到借款人的亲朋好友的联系方式,对他们再进行一轮“轰炸”。“这一轮过后,通常借款人就乖乖还款了。”
如果前面两种手段都不起效果,或者客户失联和跑路,最后一轮就是催收公司去身份证地址或者常驻地址上门催收, 手段五花八门,“例如,在家周围贴满欠款传单、骚扰家人、在家周围砌墙、不让睡觉也就是天天晚上3点钟敲门等等,反正就是不打人,等到你精神崩溃。”一位有多年催收经验负责人直言。
对于个人而言,每个催收员的催收方式也不尽相同。
有人上来便大呵一句“知道你儿子欠了多少钱吗”,不等对方反应,再把对方家庭住址一念,简单、粗暴、高效。也有人习惯循循善诱,小到街坊邻居风言风语,大到读书求职购房置业,种种危害细缕一遍,只等对方幡然悔悟。
一般人通常都扛不过前面的三板斧,比较难缠的是借新还旧、多头借贷的,这样的人一天少数接到十几个催收电话,催收员打过去要先挨一顿骂,“没有我们欠账的老哥们哪有你们这帮催收狗,真是,也不把我们这帮老哥当大爷敬,欠你们钱是给你们脸。”就有人这样说。
在长久的拉锯战中,借款人群体间流传着各种各样的反催收手段。有的人眼看借款逾期通讯录马上被爆,便先下手群发短信告知家人手机被盗,来电话都是骗子。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催收员挂着三方通话先让父母听孩子痛骂自己一番,震惊之余,也得帮孩子还账。
催收员的工作其实还是很辛苦的,每天要听各种骂声,要打上百个电话,这都不说,关键是,出去别人问起来工作只敢说是做金融的,生怕被别人误解成混社会的。催收员站稳了整个金融业鄙视链的底端,地位甚至略低于操着方言的理财师和贷款中介。
不过,有付出就有回报,某之前在平安旗下催收中心工作的员工曾经一年收入达到65万,有时候一个月催收回来一笔大单,提成都能上十万。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催收行业各类公司上万家,越来越多的资金还在不断涌入这个千亿行业甚至万亿行业,试图分得一杯羹。
催收行业未来将走向何方?
催收态度恶劣,短信威胁、侮辱亲人朋友,等等,甚至不排除仍然还有暴L催收等行为,都是目前行业存在的顽疾。
在催收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美国,类似Encore Capital Group和Pra Group这样的不良资产处置公司已经做到了上市,新的创业公司也开始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改造催收行业。在中国,类似的公司也开始出现。
不过,某行业资深人士对独角兽表示:“短时间内不太可能,我都干了十多年了,催收方法都没变过。技术能做的只是流程的优化,比如自动拨号、发短信,按风险等级自动分类,这些我们现在都已经用上了。
现金贷带火了催收行业,水涨船高。不过,日前央行有关负责人已经明确表示,包括现金贷在内的所有金融业务都要纳入监管。
据悉,为防范化解相关风险,央行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开展了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下一步,专项整治工作将按照报告经济工作的有关要求,完善法律法规框架,创新监管方法,实施穿透式监管,建立互联网金融的行为监管体系、审慎监管体系和市场准入体系。
这势必也会影响到催收行业。
但无论怎样监管,催收这个行业,的确是在短期无法被取代的行业,只不过,未来的发展会更加阳光化,这对从业人员来说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