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报道称,“交审”临近,公司上市时间成本大幅降低
我们的记者沈有容
IPO常态化越来越明显。
昨日,长江商报记者根据Wind数据初步统计发现,今年以来,经证监会审核的公司有139家,获批的有121家,通过率为87.05%,较上年和去年呈下降趋势。
值得关注的是,创业板IPO正在试水的路上。常州永安自行车公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常州永安银行”)等多家拟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上市时间成本大幅降低,从申报到审核只需一周左右。
不过,虽然审核速度提高了,但上市门槛并没有降低。今年IPO拒绝率为10.79%,高于去年的6.64%。
139家公司中有121家获得批准
Wind数据显示,截至昨日,证监会共审核首发公司139家,获批121家。预计发行59.54亿股,募集771.15亿股,远超去年上半年水平。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3月份以来,审核速度明显加快。截至目前一个半月,已审核74宗IPO(主板32宗、创业板26宗、中小板16宗),获批67宗IPO。失败公司7家(含取消审核),分别为苏州金枪新材料、四川吴礼铜业、山东远力科技、南京和盛制药、北京新水源观、浙江科威节能、深圳财富趋势(取消审核)。
证监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6日,证监会共受理首发企业633家,其中,已通过会议的有36家,未通过会议的有597家,正常待办企业547家,暂停审核的有50家。同时,今年至今已有175家公司完成IPO预披露,4月10日仅有7家公司进行了预披露,包括李雷股份、振安科技、中孚信息等公司。
IPO常态化下,IPO通过率持续下降。
今年以来,IPO通过率已达87.05%。去年审核270件,通过247件,通过率91.48%。2015年审核272项,通过251项,合格率92.28%。数据显示,IPO通过率已降至80%。
在IPO的严格管控下,否决率有所上升
加快审核并不意味着降低门槛。
从IEC否决的数据来看,随着IPO常态化,监管要求也在上升。今年以来,共驳回15件,驳回率为10.79%,远高于2015年和2016年的5.51%和6.67%。此外,有3例,占2.16%,高于去年的1.85%。
值得注意的是,自3月份以来,失败、暂停投票、取消审核的公司已达10家,占今年以来总数的一半。与此同时,3月份终止IPO的公司数量也在上升。
数据显示,今年1月有3家公司终止IPO申请,2月无公司终止,3月有14家公司终止IPO申请。
据了解,今年3月10日,证监会表示将继续对IPO企业进行现场检查,包括通过抽签方式选择的IPO企业、贫困县IPO企业以及日常审核中需要进行现场检查的企业。3月份终止IPO的公司,大多是在证监会进行检查安排后。
今年4月6日,迈奇化学宣布撤回IPO申请材料,终止IPO。今年3月,迈奇化学在证监会组织的最新一次首发企业信息披露质量抽查中中标。
创业板IPO迎来“准注册制”
a股IPO常态化,创业板IPO迎来“准注册制”。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今年3月以来,监管部门明显加快了对申请创业板上市公司的IPO审核。
根据中国证监会官网信息披露栏披露的信息,4月11日,创业板发审委第三十次会议审议了三家公司的申报,三家首发均获通过。
接受(accept的缩写)
类似的10天内IPO时间成本包括杭州花园、常州永安兴等多家公司。目前时间最短的是苏州景瑞化工有限公司,4月5日申报,当日预披露,11日获批。IPO时间成本不到5天。
与审计提速同步,监管部门发布的IPO披露也在加速。
公开信息显示,在证监会4月7日发布的一批IPO批文中,有5家公司为创业板公司,其中深圳超频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郑源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万通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在3月28日的会议上首次获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