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知识的迭代是什么意思,迭代创业是什么意思

来源:环球网

当今世界,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为了顺应数字时代和数字化转型的趋势,基于需求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数字化“双创”人才势在必行。近年来,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作为自治区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示范高校之一,在精益创业中遵循“以用户为中心、行动为先、突破聚焦、科学试错、快速迭代”的原则,以数字化“双创”人才培养为目标,以专业与创新融合为基础,以师生共创为切入点,深度开发了一批优秀创新创业项目。造就了众多由师生打造的精英团队,推动了高职院校科研成果转化,形成了“神奇科技”等一批创新创业模式,成为激励更多师生投身创新洪流的模范力量。

一、需求导向,聚产学研创开新局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工程建设行业和电力行业的发展正全面进入数字化时代。基于数字化交付的工程设计项目二维、三维设计数据实现了结构数据集成和多学科协同,数字化交付给工程建设和电力行业信息化带来了新的运行机制。拥有数字化的交接平台,是相关行业企业商业模式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标志。数字孪生作为数字交接的关键技术,起源于美国密歇根大学。与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数字孪生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起步较晚,国内企业使用该技术的成本和技术门槛较高,标准不统一。基于企业对数字孪生技术使用的迫切需求,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李杰、于菊辉为核心的“莫利科技”创新创业项目团队依托国家级孵化器南宁高新区大学生科技创业基地等产学研平台。我们将与广西东电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南宁喜格汇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广西龙坤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建设人工智能SLAM技术应用研究中心,致力于数字孪生技术的研发,通过输配电工程在行业、楼宇、园区的试点应用,推动行业的智能化进程,提升工程建设供应商的技术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师生共创,跨学科专创融合

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采取产学研合作、横向项目立项等形式。按照“产品架构、软件开发、模型设计、硬件开发”的技术路线,组建了由人工智能与信息工程学院应用电子技术、建筑与工程学院智能建筑工程技术、智能制造工程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师生组成的跨学科师生共创团队。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师生承担软件开发,建筑智能工程技术专业师生承担模型设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师生承担硬件开发,形成了一支贴近市场、优势互补、协同创新的跨学科创新型R&D技术团队。

在产品研发方面,“莫利科技”师生打造团队,应用精益画布、MVP(最小化功能产品)、快速迭代等精益创业知识,并与人工智能、arch等专业知识相融合

“莫利科技”团队本着追求卓越的创新创造精神,深耕工匠文化,苦心钻研,精益求精,开发出一套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智慧应用解决方案,通过数据可视化、AIOT、人工智能等核心专利技术,为智慧城市、智慧工厂、智慧园区提供数字孪生服务。“莫利科技”团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获得核心技术专利13项。工业和信息化部团队学生

32996328708" mention-index="0">创客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全国优秀产教融合解决方案奖1个,在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西赛区选拔赛中摘获银奖1个,在第九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西赛区暨2020年广西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优胜奖1个(全区排名第九),成就了一批数字化能工巧匠。


四、商业运营,促成果高效转化


师生团队于2019年5月成立广西南宁魔丽科技有限公司,从事数字孪生技术服务,业务范围覆盖电力、医疗、工业生产、教育等多个行业,获得种子轮风险投资200万元,自2019年创办以来,公司营收从90万元增长到260万元,年均增长近3倍,经济效益持续向好。


依托技术应用研究中心和自治区级大学生数字孪生技术应用就业见习基地,“魔丽科技”培育孵化了6项创新创业项目,获得13项自主知识产权,完成了10余项科研成果转化,带动就业200余人次,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成果在中国东盟职教展中展出,获得自治区教育厅等领导的一致好评,受到多家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和宣传报道。


师生共创,精益培养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数字化“双创”人才是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实践育人的新路径,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方式,是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师生共创共谋发展,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数字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