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南川区创业,南川创业孵化基地

薄雾笼罩着苍翠的群山,错落有致的房屋被红枫和樟脑遮蔽。初冬,重庆南川区犹大镇石梁村像一幅画。

石梁村风景优美,有峡谷、奇石、茶马古道等自然和人文景观。但由于位置偏远,曾经是一个弱小落后的“空壳村”。这一变化源于“新农民”李周和周玲在2015年回国创业的事实。姐妹俩成立的生态农业发展公司和两个专业合作社与石梁村171户村民签订了1605亩耕地、1707亩林地景观的股份经营协议,打造了集生态农业、乡村旅游、康养产业、户外运动于一体的美丽乡村。春天赏花赏夏,秋天看红叶,冬天玩雪,集露营、探洞等文化旅游品牌于一体,石梁村逐渐成为具有生态增值和产业效益的线上名人村。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民平均年收入在3-5万元之间,最多可从公司、合作社获得土地流转费、效益分红、社会集体每年5%股权分红、民宿每年20%股份分红、职工工资等8项收入。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重庆南川区围绕“人”字做了一篇关于乡村振兴的大文章,当地培养的“新农民”和筑巢引凤的都成了振兴乡村的“农民”。

29岁的张笑君曾经是一名“代码农民”,在一个大城市做计算机程序员。他喜欢多肉植物。他在南川出台吸引人才到农村创业的扶持政策后,辞职成为了犹大镇牧之村一名肉质鲜美的“花农”。张笑君的多肉基地现在有5个大棚,年净利润5-6万元,目前计划再增加5个大棚。“环境越好,我们创业的勇气就越大。”张笑君说。大观镇金龙村滕春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姜国强就是典型的“理工科人”。在南川区被“筑巢引凤”吸引后,姜国强第一年种植10多亩苦瓜损失10多万元,第二年种植西红柿损失上万元。南川区农委提供的科学种植帮扶和产业项目资金,支持姜果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他的合作社现在年销售额超过130万元,净利润超过28万元。在合作社工作的22名村民平均年收入超过2万元。

南川区巧打“乡愁牌”“乡愁牌”“名片”,精准发力,营造“近欢喜远”的环境。近年来,吸引和支持各类人才创建农业产业龙头企业129家、农民合作社1430家。南川《乡村技能培训计划》聚焦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普通农户需求,新建专业农民创业孵化基地4个、培训基地10个,培养农村实用人才9214人。“有没有技术完全不一样。”南川区南坪镇天马村11组村民杨红杰说。在该区接受免费技术培训后,杨红杰成为村民公认的“土壤专家”。他饲养的猪成活率提高到98%,养殖规模扩大到2000头以上。他还成立了以中药材、茶叶、生猪等特色为主导的农业公司。

高质量建设“四好农村路”,打通农村便民利民“最后一公里”,建设农村文化公共服务设施、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和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倡导淳朴乡风,这些夯实乡村振兴根基的举措,不仅增强了农村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成为精准引进和培育“新农民”的“文化牌”和“文明牌”。一位从大城市来到金龙村的“新农民”说,金龙村文化服务中心已经解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