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获悉,专注于服务家居经销商的“货蜂”已完成2500万美元的A轮融资,由经纬中国和凯辉创新基金领投,云久资本和先锋长青紧随其后。据悉,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加强供应链能力和发展分销商。
“货蜂”是互联网家居电商公司“沃佳”于2020年初孵化的新品牌,为家居行业的经销商提供供应链和系统服务。“我在家”已完成多轮融资,投资方还包括何裕资本、今日资本、金沙江创投等。
此前“货蜂”独立运营,但本轮融资后,将正式与“我在家”合并,成立“我在家”新零售集团,由赵担任董事长,张宇担任CEO,担任。
“我在家”创始人兼董事长赵向36Kr介绍,“货蜂”成立的原因是看到了传统家居分销商的痛点:他们缺乏线上运营能力,尤其是疫情爆发时,暴露出抗风险能力弱的问题。“我在家”在供应链、线上渠道、全链路零售体系方面积累了四年,业务稳步发展。所以我希望向他们开放这样的资源和能力,授权“我在家”这个品牌到线下门店。
“货蜂”采用市内独家代理模式,门店面积约1000-3000平方米,SKU超过1万个,涉及60多个系列。目前已有100多家门店签约,开设60多家门店,2020年年销售额超过4亿。
“我在家”线下店
“货蜂”对经销商有一定的要求。首先必须是经验丰富的经销商,需要具备本地客户获取能力;其次,要有转型能力。“我在家”店风格多样,品类繁多,对设计搭配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还必须具备分销、安装和售后能力,注重服务和客户体验。
首席运营官卢伟表示,与传统特许经营模式相比,“货蜂”的差异化价值体现在几个方面:
行业内传统单品牌门店的投资成本约为3000元/平方米,而“客蜂”的投资成本仅为1500-2000元/平方米,成本较低,风险较小。而且店铺只展示部分SKU,整合线上线下开发,帮助店铺打开天花板;“货蜂”提供的产品风格完美,对C端用户更有吸引力。而且,未来“货蜂”将加大全渠道获客力度,利用“我在家”品牌引流门店,提升经销商获客能力;单一经销商对工厂没有议价能力。“货蜂”深度整合供应链,集中下单,可大幅降低门店采购成本;传统加盟商没有为门店提供好的系统,很多大品牌还在用传真和邮件给工厂下订单,更不用说用系统来提高人员管理和运营效率。“货蜂”为全产业链提供家居零售系统,包括线上商场、客户管理、商品管理、门店管理、物流管理、门店互动屏;“货蜂”也将从多方面解决传统家居零售行业的痛点。比如为了解决门店过于依赖好销售的问题,“货蜂”通过系统实现了自动客户跟踪,并为销售提供了沟通技巧,降低了对销售体验的要求。经过一年的测试和运行,“货蜂”已经通过了模型。门店一般6-12个月收回成本,最好的业绩只需要3个月。单店月销售额可达200万。
“我在家”现在是两条腿走路,2B和2C业务同时发展。预计2021年实现GMV 10亿元。其中,“货蜂”的盈利模式包括加盟费、系统服务费、供应链差价等。因为处于快速增长期,未来营收比会高于个体户。
“我在家”团队目前有90多人,总部设在杭州。
投资逻辑
经纬中国合伙人肖敏表示,家具市场巨大,强调体验和服务,80%的销售还是来自线下,所以市场比较分散,新兴渠道品牌有机会。基于家具供应链、在线系统、客户运营系统等综合能力。这是过去几十年沉淀下来的,货蜂团队以供应链赋能的方式切入,以风格更全、价格更低、品质更优的商品体系为抓手,为加盟商创造真正的价值,有望形成全国性的家具渠道品牌。凯辉基金合伙人马军表示,家居行业数字化赋能是必然趋势,每个环节都将如此
数据沉淀并应用,进而实现资源优化和效率持续升级是行业未来向好发展的基础。货客蜂抓住了市场痛点,通过独特的模式为经销商和消费者创造价值。凯辉一直持续关注家居行业,早在十多年前就开始布局赛道,投资了包括索菲亚、Sogal、志邦家居等创业公司。希望通过凯辉全球生态圈帮助货客蜂更好发展,同时助推家居产业实现数字化升级。云九资本合伙人郝玮表示,货客蜂团队通过在家居行业积累的逾十年的供应链能力和线上线下运营能力,结合创新的互联网思维,帮助传统的家具销售减少流程冗余,提升商业效率,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商业创举。云九团队与货客蜂创始团队亦有着多年的相识与合作,几位创始人都是行业里经验丰富的创业者,身上有着一股始终如一的热情和韧劲,相信团队将为行业带来颠覆性的改变。
险峰长青投资团队李哲表示,中国有着数万亿的家居市场,随着消费群体和渠道的切换,已经衍生出了新的销售业态需求;Harry(赵启明)带领团队在市场打拼多年,敏锐捕捉到了这一变化,并在2020年实现了模式的验证和快速增长,期待货客蜂在2021年带来更多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