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术界到工业界,伟伟和迈宝智能都迈出了稳健的一步。
对于很多人来说,“外骨骼”还是一个新词。但作为一种新兴的人机融合技术,外骨骼机器人正在迅速渗入到物流、医疗、应急和军用等多个场景可以在许多方面保护和帮助人类。
据悉,目前,与美国、日本等擅长工业技术的国家相比,外骨骼机器人的国内市场份额和软硬件技术都略显落后。但是,近年来国内不少企业正发力追赶,力图尽快弥补差距并实现超越。
镁客网注意到,成立于2018年的迈宝智能是这一赛道的明星企业。在天使轮获得数千万融资,在刚刚完成的Pre-A轮融资中,58产业基金作为唯一投资方,为迈宝智能投资了数千万元。
一家成立不到三年的科技企业,要获得资本的认可并不容易,这引起了镁客网的浓厚兴趣。出于好奇,在2021年南京举办的第七届国际服务机器人产业高峰论坛上,我们与魏巍教授、迈宝智能创始人兼CEO就迈宝智能的成立、产品方向和外骨骼机器人行业情况等问题,进行了一些交流。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穷到知道,但跪拜修行”。2016年,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引用朱的名言,提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技成果运用到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去。
毫无疑问,这是总书记和人民的期望。对于现阶段的中国来说,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显然比只在论文中实施更为重要。
在这样的背景下,东吴大学副教授魏巍意识到,是时候对自己一直在研究的外骨骼机器人做点什么了。
“科学研究既要追求知识和真理,也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魏伟这样告诉记者。
机器人专业的魏伟,之前在外骨骼机器人方向积累了不少技术,自然开启了麦宝的智能创业之路。
然而,通过对行业的长期观察,镁客网发现,部分创业者从学术圈跨越到行业时,从“纸本型”向“行业型”转变,这让很多创业者不容易适应,甚至造成了创业的失败。
面对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区分,魏巍有自己清晰的认识。
“首先,学术思维和产业思维完全不同。我认为,我们所有的科研最终能够体现出价值,还是在产业端。也只有到社会上、到真正的应用场景中去验证,有客户愿意为之买单,才能说明产品的价值包括技术、市场驱动力和公关能力,以及在产品从一个到几百、几千、几千的变化过程中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所以,企业家的综合素质一定要强,更要靠团队。”
对于魏巍的观点,记者深感信服的是,与科研相比,工业就是学术追求的是创新,而做产业则更偏重于综合性,它让创业者学会了从过去的“求深度”到“求宽度”的转变。此外,对市场和产品的正确理解和定位也是成功企业家必备的能力。
为与“不为”,源于清晰的认知和定位
镁乘客 网获悉,经过几年的发展,从需求端来看,外骨骼赛道已经日渐成熟。目前以国内来看,外骨骼机器人主要应用于两大方向:医疗和助力。医疗方向起步较早,而助力方向则略晚一些,直到2018年,才进入了“火热期”。助力方向的主要场景包括了工业物流、零售物流、应急救援和军用等。目前,迈宝智能的业务方向主要针对的是工业物流和应急救援两个场景。
魏巍认为,如果从市场规模的角度来看,目前外骨骼机器人应急场景的市场规模可以达到三、四百亿,工业物流方面大概能达到五、六百亿的规模。而如果最终外骨骼机器人可以广泛应用到养老助力和生活助力等场景时,可能将是一个千万亿的市场。
那么,为何迈宝智能目前的选择,还是市场规模相对较小的应急和工业物流场景?
魏巍对记者表示,这是缘于其在产品开发和市场运营方面都做了缜密的思考。
“首先,外骨骼机器人想要做到个人消费者广泛应用的话,如何降低成本到一个消费者能够普遍承担的范围内,还是一个难点;另外,从技术沉淀上来看,我们和个人消费者所需产品在技术方向上并不匹配,应急和工业物流场景更能凸显出我们的技术优势。”

并且,工业物流和应急的市场规模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技术革新,和客户在实际应用中不断挖掘出新的落地场景,市场规模也会不断增大。
除了大的方向非常坚定,在细分方向上迈宝智能也有自己的考虑。记者获悉,迈宝智能目前主打辅助人类下肢能力的技术方向,例如应用在移动型的工位、负重搬运和负重行走等场景下。除此之外,迈宝智能更侧重于强调产品的大负载能力,目前其产品可以支持30-60KG的重量。
所以,迈宝智能在较少竞争对手的细分赛道中,凭借几年来的技术积累,已经建立起了自己的“护城河”,这也是他们备受资本肯定的原因之一。
海外市场硝烟早起,中国优势助力迈宝起航
除了国内市场,迈宝智能近来也正将海外市场纳入到自己的视野中,并且,已经在海外市场拓展中获得一定进展,在物流和商超等场景中都获得了突破。不过,相比国内,海外外骨骼机器人市场的起步较早,因此国外品牌在客户认知和技术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优势。
魏巍对记者表示,由于国外市场起步先于国内5年以上,所以,部分国外品牌已经在客户认知方面打下了基础,有一定的品牌优势;另外,从技术上看,国外的工业链条比国内要更完善一些,但近两年来,我们在减速机等方面也正在不断缩小差距。

所以,这种优势并非牢不可破。随着国内产品开始向海外进军,价格便宜、性能相近的特点正帮助国内企业在海外闯出一片天地。
其中,价格优势是我们的重要法宝,但,为何中国产品可以做到比海外对手价格便宜呢?
魏巍认为,除了目前中国的“工程师红利”带来的人力成本优势外,还因为中国拥有一个强大的“世界工厂”基础。
“从性价比管控的角度看,这种“世界工厂”基础就造成了我们现在的加工实力远超于国外。所以,我们的加工质量上已经到达了可以和国外去“PK”,而我们的成本相对更低。包括材料、模具等方面,国内企业都是更有优势的。”
从技术角度说,外骨骼是机器人行业里面比较难以落地的一条赛道。而目前在海外市场的优势证明了中国企业在该赛道前途可期,也让资本们开始从“观察”转向了“追捧”。此次58产业基金对迈宝智能的投资,就证明了这条赛道正在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
而对于像迈宝智能的企业来说,融资的钱数多少反而成了次要的事情。更重要的是,资本还能提供哪些资源,可以使迈宝智能尝试让产品在更多的场景下去落地,这才是魏巍关心的事情,这也是中国企业未来能否在这条赛道上领跑全球,所面临的最急迫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