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从“小树叶”到“大产业” 福建武夷岩茶200亿大市场“呼之欲出”
本报福州11月12日电(记者龙敏)位于福建武夷山的一片片小叶子,已逐渐成长为惠农惠民的大产业。福建官方近日报道,福建武夷岩茶产业集群被列入中国首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力争到2022年实现5个实施县茶叶总产量4万吨,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00亿元(人民币,下同)。
福建省农业厅副厅长陈介绍,项目实施区域包括武夷山、建瓯、建阳、沙县、泰宁等5个市(县、区)。武夷山为龙头,建瓯、建阳为重点。辐射将带动沙县与泰宁共同发展,进一步提升武夷岩茶品牌知名度,将武夷岩茶产业集群打造成为中国乌龙茶产业最具知名度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但在接受众多行业专家采访时,他们认为,虽然自然景观为武夷岩茶产业持续提升提供了强大动力,但武夷岩茶产业集群如果超过200亿元,仍需翻越山脊。
在福建农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福建省现代茶产业技术体系经济学与信息专家关看来,目前武夷岩茶产业大而不强、大而不精等等。品牌顶层规划缺乏系统性视角,市场标准竞争有待加强,茶叶出口国际份额较低,茶产业质量、效益、竞争力差距明显。
武夷山市是打造武夷岩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的主阵地。去年全市茶山面积14.8万亩,涉茶人员12万余人,干毛茶产量1.98万吨。武夷山市委书记姜建华也认为,如今,茶叶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日益得到认可和重视,茶产业迫切需要高质量发展。
武夷岩茶产业如何向高品质发展?关伟指出,要实施茶叶生产全过程追溯,运用现代技术保障茶叶质量,巩固武夷岩茶资源优势;要推动茶叶加工区域集聚,通过规模化标准化加工实现集约化生产,打造武夷岩茶的效率优势。
同时,武夷山、建瓯、建阳、沙县、泰宁都是福建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关建议,构建茶叶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模式,充分挖掘武夷山旅游潜力资源,拓展武夷岩茶文化优势。
拓展海外市场也是武夷岩茶崛起的决定性因素。武夷山是中国乌龙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明代,小红茶从福建崇安(今武夷山)桐木关走出国门,开启了中国红茶的新时代;到18世纪,中国红茶已经在欧洲流行起来。
关表示,拓展海外市场,推进“走出去”,将为武夷岩茶产业转型升级带来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为武夷岩茶发展茶叶贸易、弘扬茶文化提供难得机遇。
去年在武夷山举办的第十三届海峡两岸茶叶博览会期间,武夷山与法国波尔多签署合作备忘录,推动武夷岩茶国际化。武夷山茶业协会会长、武夷岩茶(大红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国英指出,武夷山致力于唤醒过去万里茶道的辉煌,推动武夷岩茶拓展全球市场。(结束)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