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人民日报
核心阅读
建筑在建造和运营过程中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和能源,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随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越来越多的国家制定了政策和计划,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促进建筑领域的节能减排。
绿色建筑能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是最大限度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品质建筑。从写字楼到小区,从学校等公共机构到购物中心等商业建筑,绿色建筑不仅是健康生活方式的体现,也是新技术的载体。一些国家充分利用前沿技术,加快绿色建筑发展步伐,帮助本国实现低碳发展。
引领城市建筑零排放
采用绿色技术,一栋27层的建筑一年能减少多少碳排放?位于迪拜码头的阿联酋地标集团总部大楼给出了答案:1332吨。
采用带太阳光采集功能的自动照明控制系统,根据自然光照度自动调节室内照明;使用带温度传感器的水循环装置,年用水量比国际水管理联盟标准低40%;能量再生电机安装在智能电梯中,可以储存电梯运行产生的能量,供二次使用.在约45万平方米的办公空间内,地标集团总部大楼采用了一系列绿色技术,提高能效,最大限度减少碳足迹,成为阿联酋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阿联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引领城市向建筑零碳排放转型。2007年,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颁布了一项法律,要求所有新建筑达到环境保护和绿色建筑的标准。阿布扎比、迪拜、哈伊马角等多个城市出台绿色建筑政策法规,推动绿色建筑发展。比如阿布扎比推出了“珍珠”评级体系,新建建筑必须获得至少一级认证,这是中东第一个可持续建筑的强制性评级体系。迪拜实行绿色建筑评级制度,新建建筑必须满足最低要求。迪拜政府还开发了一个绿色建筑网站,提供评级信息和绿色材料供应商名单。
阿联酋承诺,到2050年,所有建筑将实现零净碳排放。除了加强新建建筑的能效管理,阿联酋还积极推动既有建筑的绿色改造。自去年以来,阿布扎比对150栋政府建筑进行了绿色改造,提供智能设计和节能节水技术,如太阳能屋顶光伏装置、智能电表和恒温器、高效冷水机组等。计划未来10年建筑能耗降低22%,用水量降低32%。哈伊马尔市计划到2040年底完成3000栋建筑的绿色改造,推广屋顶太阳能装置的应用。
根据阿联酋绿色建筑委员会2020年发布的绿色建筑市场简报,阿联酋绿色建筑总面积约为6400万平方米。阿联酋绿色建筑委员会主席阿里贾西姆说:“目前,符合绿色建筑法规的建筑越来越多,阿联酋正在稳步向2050年实现净零碳建筑的目标迈进。”
绿色认证促进建筑可持续发展
在新加坡建筑学院,有一个零能耗的翻新建筑。远远望去,屋顶和外墙都覆盖着层层绿植,绿意盎然。走进大楼,你会在这里找到它
节能设计各有巧思。门窗安装了低辐射玻璃,可以减少通过玻璃传递的太阳辐射;照明系统充分运用节能灯、光电传感器自动开关和日光照明,减少能源消耗;空调系统采用先进的冷却器、变速驱动器和个性化通风设备,能耗减少约40%;通过综合管理系统对设备进行控制,可以自动优化能源使用……作为新加坡绿色建筑总蓝图的旗舰项目,这座建筑每年可节省约8.4万新元(1新元约合4.8元人民币)的能源成本。
新加坡土地和自然资源有限,城市人口密集,绿色建筑对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是城市减少长期碳排放的主要手段之一。新加坡政府承诺,到2030年,其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36%。鼓励开发环保建筑是一项重要举措。
2005年,新加坡建设局就推出了绿色建筑标志认证计划,评估建筑物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对建筑物提出节能、节水、环保、室内环境质量等考核标准,并对具有可持续发展性能的建筑进行奖励。截至2020年底,新加坡43%的建筑获得了绿色标志认证。新加坡政府设定目标,到2030年将绿色建筑的比例提高到80%。
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激励措施的出台,促使新加坡向更可持续、低碳的环境过渡。2006年,新加坡建设局推出绿色建筑总蓝图,以法律法规和激励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建筑行业向绿色建筑新标准靠拢。从鼓励对新建建筑进行绿化,到将既有建筑纳入绿色环保范围,绿色建筑总蓝图不断更新。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新加坡提出超低能耗计划,鼓励使用最先进的节能建筑解决方案,如物联网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大数据分析和先进传感器等。
校舍节能将成环保教育“活教材”
从2019年9月到2020年8月,日本岐阜县瑞浪市的瑞浪北中学进行了一项备受瞩目的测试,最终发现,该校面积8090平方米的校舍达到零排放标准,成为日本第一所零排放的中小学校园。
采用自然通风,建筑物具有高隔热、高气密性,保持室内适宜温度;利用自然采光和地热,并配备高效照明和空调系统;利用太阳能、风力等进行发电,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利用环保监测仪进行能源管理……该校舍使用一系列清洁技术和数字技术,成为日本零排放建筑的重要尝试。
2016年,日本政府提出,到2030年实现半数新建建筑达到零排放建筑的目标。数据显示,2019年,日本住宅、办公大楼等建筑的碳排放量为3.52亿吨,占日本国内碳排放的34.4%,仅次于工业部门。日本舆论认为,为实现2050年碳中和目标,日本需要采取措施减少建筑物的碳排放。在日本2020年底宣布的绿色增长战略中,住宅建筑位列14个推进温室气体减排的重点领域。
6月3日,日本提出“为实现脱碳社会的住宅和建筑物对策方案”,规定日本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建造学校、文化设施、政府大楼等公共建筑时,应安装太阳能发电设备,日本政府还将统一规定太阳能发电设备的标准。6月9日,日本政府宣布到2030年,全国100个以上的“先行地区”将实现碳中和,全国公共设施等建筑物将安装太阳能电池板等。
目前,日本政府已着手研究公立中小学校舍的脱碳问题,措施包括校舍必须在屋顶和外墙上使用高性能的隔热材料、使用双层玻璃窗户、尽可能采用自然光、配备带有人体感应传感器的LED灯、有效利用太阳能等。日本《读卖新闻》称,对于全国约2.85万所公立中小学,校舍节能将成为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活教材”。如果节能型校舍在各地得到推广,日本居民的环保意识也将得到提高。
(本报开罗、曼谷、东京7月12日电)
《 人民日报 》( 2021年07月13日 1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