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鼓励搬迁群众返乡创业就近就业,帮助贫困农民工顺利脱贫增收,近日,浦城县在伟达杰食品有限公司举行搬迁现场招聘会暨搬迁扶贫搬迁互助企业揭牌仪式.招聘会上,来自魏紫大姐食品有限公司周边银河、程相彬等安置社区的150余名拆迁户与企业走访洽谈,近百人现场与企业达成用工意向。
在解决拆迁户“就业难、就业难”问题上,蒲城县始终以群众为核心,以企业为支撑,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坚持把就近就业作为推动群众脱贫增收的有效突破口。
政企联合,打造半小时就业圈。'不能在家乡容纳灵魂,也不能在家乡安置肉体。相对较高的生活成本,无法照顾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铺天盖地的乡愁,成为阻碍农民工外出的绊脚石。家庭特别复杂的流离失所者更难实现轻松就业。面对这样的困境,浦城县市政府以安置社区为重点,以半小时为出行半径,积极协调社区周边就业企业,着力打造“半小时就业圈”,建立就业驱动的扶贫搬迁互助企业模式。一方面给予企业政策性财政补贴,帮助和支持企业建设标准化工厂,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就业需求;另一方面,要求企业在人才引进、人员招聘等方面主动向异地需要扶贫的搬迁人员倾斜,采取订单式培训机制,为搬迁人员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帮助他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上门招聘,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在摆脱贫困之前就下定决心,人们可以勤奋地工作”。为了激发人们的内生动力,充分调动人们艰苦创业致富的积极性,蒲城县各街道、社区组织互助企业到工厂、社区举办招聘会。通过上门招聘,人们可以在参观企业的同时,身临其境、口口相传地聆听被录用者的收获和喜悦,体会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的深刻内涵,从而产生积极就业、努力脱贫的动能。
随着近期持续发力,逐步实现脱贫清零。,拆迁户就业意愿不断提升,浦城县将对大红门肉类加工厂、大唐秦东物流园等8家搬迁互助企业,兴镇金艺毛绒玩具厂、景尧镇玉女土织布厂等5家搬迁扶贫社区工厂进行授牌。同时,结合‘三单卡’,再次逐户排查核实,对仍未就业且就业意向发生变化的人员举办现场招聘会,逐户明确销售人数,确保所有有就业意向搬迁的人员都能实现稳定就业。(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