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王传福的原配老婆简历 王传福创业公司创业史

比亚迪不断陷入复杂的“广告门”事件,其中除了比亚迪之外,主角还包括一位名叫“李娟”的“神秘”女子、宇宏文化以及30多家广告供应商。

事件涉及11亿元,比亚迪、宇宏文化、30多家广告主都自称“受害者”。

事件的引爆始于7月12日,比亚迪发布“声明”,称一名叫李娟的人以上海宇宏通信公司王晓婷的名义为比亚迪开展活动;他自称是比亚迪的代理商,伪造了上海比亚迪电动车有限公司(又名“郭进比亚迪”)市场部总经理的身份,伪造了比亚迪的印章,并与多家广告商签订了促销合同。比亚迪不知道,与比亚迪无关。

13日,广告人上海京之发表文章《人BY脸,天下无D》,称比亚迪广告合同造假持续三年,引用多重证据反驳比亚迪的“无知”。

李娟伪造印章,给比亚迪11亿免费宣传,比亚迪说不知道?没人获利的骗局?是比亚迪老赖还是李娟“造假”?

许多广告商告诉成都商报,李娟曾多次表示,一个名叫“陈震宇”的人是他的老板。因为高层权力斗争,“陈震宇”指示李隽在上海“灰色地带”设立办事处,等待上位。

 比亚迪

不再提“毫不知情” 愿和相关公司积极沟通

6月13日,比亚迪针对伪造公司印章、冒用公司名义开展业务的违法单位或个人发布声明。提示相关公司及时报警。7月4日的说法也差不多。

7月12日,比亚迪在声明中强调,李隽等人与任何单位或组织签订的合同都是用比亚迪的假印章,这些合同是比亚迪不知道的,与比亚迪无关。

7月16日,比亚迪首次以上市公司公告的形式发布澄清公告。与此前三次“不知情”相比,公告表示愿意与相关公司保持积极沟通,探讨合理解决方案。

据该报报道,近三年来,李娟利用华东“上海比亚迪”总经理的身份,向30多家广告公司发起招标业务,涉案金额11亿元,但无法支付,并以与此事无关的理由(一笔1200万的不明财产)向警方自首。

在此前的声明中,比亚迪否认了李娟的员工身份,对“11亿元”品牌推广项目“不知情”。但今年5月,比亚迪赞助了英超足球俱乐部阿森纳的活动,这是供应商认为应该关注的焦点活动之一。

比亚迪在7月12日的公告中宣布,4月,李娟利用上海宇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名义,通过赠送资源、提供优惠价格的方式,宣传比亚迪与阿森纳足球俱乐部之间的广告。随后,英超阿森纳足球俱乐部发表声明称,根据比亚迪告诉阿森纳的信息,比亚迪也是广告欺诈的受害者。

但当时比亚迪对与英超巨头阿森纳的合作做了大量宣传。此外,比亚迪集团公关总监李伟也出席了签约仪式并担任活动平台。

7月16日,成都商报记者致电比亚迪采购部,采购部将记者推至品牌部,但品牌部没有回应。7月17日,记者再次致电时,比亚迪的采购部、品牌部、公关都没有接听。

 广告商

免费做11亿宣传 比亚迪不可能不知情

上海景芝的《人BY脸,天下无D》是一个“爆点”,让比亚迪的“广告门”事件从“行业关注”变成了“全国关注”。

针对比亚迪12日的公告,上海精智“贴心”地布局了“要点”:要点一:活动和品牌推广给了我11亿元!焦点二:我做了11亿免费宣传,却不知道!

上海精智也列出了“证据”:2017-2018年比亚迪各地试驾照片、各地经销商联系方式、比亚迪品牌公关部部长李伟与兵工厂

签署了战略协议照片等。据称,很多合作项目都由比亚迪官方人员直接参与。


有市场人士向成都商报记者分析道:“这件事情最不合逻辑的是这两点:一是如果李娟是假冒的,总部不可能发现不了;第二,如果是假冒的,不可能有人去站台活动。”


7月16日,广告商上海竞智、速肯、威瑞及雨鸿召开媒体发布会,对比亚迪与广告商合作纠纷事件情况进行说明。同日,上海竞智在微信平台上连发五篇文章,摆出多项“实锤”,认为比亚迪不可能不知情。


速肯称,今年6月初,速肯项目经理、李娟、雨鸿汪晓婷一同到了深圳,比亚迪深圳总部采购科相关负责人签字确认了2018年上半年部分的项目。汪晓婷则告诉成都商报记者,7月9日再次去深圳总部时,对接的人不一样了,否认了相关项目,并称系李娟私刻印章。


上海霜阳也公布了“证据”,比亚迪的“陈工”在2018年6月1日,就“2018年比亚迪杭州东站展位租赁及运营项目”与李娟的沟通邮件。而“陈工”的邮箱后缀即比亚迪的官方邮箱。邮件还抄送给了“Li.jianxun”。


此前,汪晓婷告诉记者,7月9日在深圳与比亚迪采购李建勋见了面,对方否认了李娟所联系的项目。


对于16日比亚迪声称的“积极沟通”,相关乙方公司唐浆广告是“失望”和“疑惑”的,唐浆广告称,比亚迪对其的态度依旧是“我们也是受害者”、“真正的骗子是李娟”。


 对话旋涡中心的上海雨鸿文化负责人


汪晓婷:我也是普通的乙方


上海雨鸿在比亚迪“广告罗生门”事件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7月16日以前,在多家媒体的口中,上海雨鸿是李娟的“利益共同体”,是比亚迪的供应商,与比亚迪深圳总部接触,并帮助比亚迪接洽与广告商的具体业务。


但7月16日早,上海雨鸿微博声明,从未授权李娟以该公司名义承揽任何广告业务,李娟也不是雨鸿公司的员工。16日下午,雨鸿与竞智、速肯等公司一起召开了媒体说明会,再次强调了自己的“乙方”身份。


李娟已自首,汪晓婷成为了风口浪尖的人物。为此,成都商报采访了上海雨鸿文化负责人汪晓婷。


 一 谈李娟:主动来联系合作,她不像骗子


成都商报:跟“国金比亚迪”是从何时开始合作的?是对方主动联系雨鸿的,或有中间人介绍?


汪晓婷:2017年4月开始,是李娟(主动)联系合作。


成都商报:有报道称,“国金比亚迪”对广告公司欠款达11亿,对雨鸿有无欠款?


汪晓婷:欠高达1.7亿项目款。


成都商报:这1.7亿的项目款,李娟是以什么说法来回应你们的?


汪晓婷:我们从2017年4月开始合作,很多(账)都是刚刚到期的。她就是没有具体回复,我们催款一直无效。


成都商报:有的说法是李娟曾就职于贵公司的关联公司“搜易广告”?


汪晓婷:李娟2015年就离职了,之后的事情我们不知情。后续作为乙方来说,是李娟主动找我们合作。


成都商报:也就是说你跟李娟是前同事?


汪晓婷:之前是同事,李娟2015年就离职了,后面1年都没有联系。


成都商报:在你看来,李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汪晓婷:我感觉李娟工作能力还是不错,不像骗子。但是这么大的事情,玩这么大的局,一个人应该不行。


 二 谈“深圳项目确认”事件:两赴深圳比亚迪先确认后否认 自称对李娟冒用自己身份不知情


7月9日的“深圳项目确认”事件堪称李娟“假面”的转折点。速肯称,两个汪晓婷出现在深圳,比亚迪不可能不知情。而汪晓婷则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也正是这次深圳之行,让她产生了对李娟的怀疑。


根据证券日报对比亚迪相关人士的采访,其认为汪晓婷对李娟冒用身份是知情的,“见面时,比亚迪市场营销部人员叫李娟为汪总(此前李娟一直以上海雨鸿文化汪晓婷身份联络比亚迪人士),汪晓婷就在旁边一声没吭。”该人士说,这都有监控视频为证。


成都商报:除了李娟,具体的合作有无跟其他比亚迪的公司人员联系过?


汪晓婷:在6月之前雨鸿公司没有和深圳比亚迪任何人对接过。


成都商报:对接的都是李娟?


汪晓婷:是的。6月我去过一次深圳确认项目。后面我司就是7月9日直接与比亚迪采购李建勋、审查处的朱敏、法务王经理见面。


成都商报:他们(比亚迪)都确认了此前的业务?


汪晓婷:没有确认。


成都商报:对方怎么说呢?


汪晓婷:就是不承认,说李娟私刻印章。


成都商报:6月第一次见面就否认了相关项目吗?


汪晓婷:6月时比亚迪方确认了,都签字了。


成都商报:有报道称,6月在深圳确认项目时,有比亚迪的人对李娟称“汪总”。


汪晓婷:胡说八道!旁边都有人证的,我从未听谁叫过李娟汪总,我自己也是有录音的。


 三 谈阿森纳项目:李娟用雨鸿名义推进广告宣传


今年6月前完全不知情?


成都商报:比亚迪公告称,李娟使用上海雨鸿的名义,以资源赠送及优惠价格的方式,推进比亚迪与阿森纳俱乐部之间的广告宣传。这件事之前雨鸿完全不知情吗?


汪晓婷:完全不知情,我们和阿森纳有权益合同,怎么可能免费资源赠送给比亚迪。


成都商报:雨鸿何时知道李娟以雨鸿的名义和深圳比亚迪对接?


汪晓婷:6月才知道李娟冒用我公司名义和深圳比亚迪对接及沟通。


四 谈陈振宇:他是李娟的老板,我们从来没有联系过


比亚迪声明、网传李娟《上海比亚迪情况说明》、甚至在多个乙方广告商口中,“陈振宇”以李娟“上级”的身份频频出现。有分析人士告诉记者,从现有资料来看,陈振宇甚至是比李娟更关键的人物。在《说明》中,李娟称,“双面李娟”的身份也是陈振宇建议的:因为在换血、捧人上位期间,让我(李娟)用供应商的名义和总部接触。


成都商报:有说法称你跟李娟是一起的。


汪晓婷:我们公司和李娟完全没有关系。


成都商报:贵司公告里写:“并非雨鸿高管失联,而是李娟幕后老板失联”。这个幕后老板就是指网传的陈振宇吗?


汪晓婷:我公司从来没有失联。陈振宇和我公司也没有关系,陈振宇是李娟的老板。


成都商报:陈振宇是李娟的老板,这是李娟的说法吗?


汪晓婷:是的。


成都商报:从来没有(跟他)联系过?


汪晓婷:没有。约了无数次要见面,都被放鸽子。


五 谈“分包商”身份:否认总包关系,坚称也是一个普通的乙方


据《汽车商业评论》对速肯传媒负责人的采访,速肯称,曾和广东卫视一起做了一个“零点食神”的美食综艺节目(比亚迪赞助),项目回款了大概60%。而60%是通过雨鸿付的,跟雨鸿签的。“其他项目都是我跟上海比亚迪直签的,直签的都还没拿到钱。”不难看出,雨鸿这个“乙方”并不“普通”。


成都商报:1.7亿的欠款,对贵公司影响如何?


汪晓婷:我们公司章是真的,签署了这么多的合同出去了,要负责任的。


成都商报:你是指以分包商的名义跟其他广告公司签署的合同?


汪晓婷:我们不是总包呀,我们雨鸿公司和所有的上海供应商一样的都是平行的。都是和那个上海电动车签的,没有总包这一说。而且我们在比亚迪的供应商库里面只是个供应商,也没有拿过集团的什么媒介采购的“总包”之类的。你这个说法是不对的。


我们只是说承接了这些项目,然后找了些下面的供应商来执行,比如说搭建的供应商,比如礼仪模特的供应商。我们和所有的上海的“受害方”是一样的,都是和上海电动车签的,不是说所有人都欠在我上面的。


 “双面娇娃”李娟


如何获利 为何没跑路


李娟何人?是此次亿级广告“诈骗”中旋涡中心的人。


“我本人感觉李娟工作能力还是不错,不像骗子,但是这么大的事情,不可能玩这么大的局。”谈起对李娟的“感性认识”,汪晓婷这样对成都商报记者描述。


在此前的报道中,有很多媒体与网友对李娟冠以“双面娇娃”的称号。在比亚迪面前,她是“雨鸿汪晓婷”,在雨鸿以及其他乙方公司面前,她是上海比亚迪电动车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经理。而比亚迪与上海雨鸿都否认了其身份。“李娟不是我们公司的人。”两方均称。


据称,李娟在比亚迪深圳总部的门禁卡都是由汪晓婷的身份信息注册的。汪晓婷回应了此说法,并称自己在7月9日第二次去深圳总部时,才被比亚迪相关人员告知。


据《棱镜》报道及网传的一份李娟“自述”,李娟称自己的行为受陈振宇指示,陈振宇自称为比亚迪集团隐形股东,并向集团副总裁李柯汇报。而李柯是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的妻子。


7月16日,李柯回应,称自己“遭骗子陷害”,并希望警方将李娟、陈振宇及部分背后有猫腻的广告公司抓起来。


在被捕的李娟身上,还有很多的谜团未解开。如果李娟是一个“双面娇娃”的“诈骗犯”,她如何从中获利?在比亚迪正式发声明之前她为什么不跑路?


7月16日,据在场媒体报道,上海竞智等供应商在召开的媒体说明会上表示,几个供应商都没有给过李娟一分钱回扣,合同都是招标竞标得来的,李娟所谓诈骗是不存在的。竞智广告相关负责人确定,李娟是自首的,并非比亚迪所说的报警并采取强制措施带走。


在事件的持续发酵后,各“受害方”给出的“实锤”越来越多,巨款不知所踪,但关键人物陈振宇却毫无音讯。一时间,各种“阴谋”猜测四起,比亚迪、雨鸿文化、上海竞智等多方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迷雾重重。


我们期待官方公布调查结果,以还原真相全貌。


成都商报实习记者 俞瑶 红星新闻记者 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