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问:为什么很多老板不愿招40岁到55岁的健康、实干中年人做员工?
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老板,你看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招聘,年龄都卡在35岁。
记得我们公司去年招聘了一个服务司机,领导明确希望是40岁以下。结果一个69年出生的考生,在登记表上故意改成了79年。
结果面试表现还算不错,10岁的“伪装年龄”在面试时没有被看到。最后公司领导决定录用他,但在求职报名当天,要求上交身份证复印件,实在无法隐瞒。我们处理的HR发现了这个问题,最后公司以他故意隐瞒事实为由拒绝接受他。
这件事让我感触很深。虽然他已经快50岁了,以他的能力和经验做司机也没什么大问题,但就是找不到这样的工作机会。
下面,我就这个话题谈一些个人的想法,仅供大家参考。
一、考虑到40岁以上的职场中年人健康隐患
老板不愿意雇佣40岁以上中年人的第一个原因是中年人的健康风险更大。时间是一把杀猪刀。不管你保养得多好,到了一定年龄后,身体各方面的功能都会退化。
包括记忆力、疾病和意外的概率等。
我有一个朋友是一家保险公司的业务经理,他告诉我,去任何一个客户单位洽谈业务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它的平均年龄,因为平均年龄越大,发生意外的概率越大,保险公司的收入也就越低。
因此,对于这样的客户企业,保险公司要么提高报价,要么干脆放弃单笔业务。
朋友说在一家传统国企(平均年龄40多岁)工作,合作一年后发现利润还没实现,第二年直接涨价,对方拒绝接受,合作关系就此终止。
这种现象反映了职场的现实。也许一些健康的中年员工可以比年轻人做得更好,但老板们出于健康考虑仍然不敢招聘。
二、考虑到40岁以上的职场中年人思维定势
学校毕业的时候,我进入了一家创业公司,老板给了我一个主管人力资源的机会,成立了一个团队。起初,我很困惑。作为应届毕业生,为什么会给我这么重要的职位?
后来有一次机会,我问老板这个问题:你为什么选择我?
老板说:一方面我觉得你在这方面很有潜力;另一方面,如果你找到一个中年社工,你会害怕他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会有固定的思维。
我理解老板的考虑。毕竟年轻人工作经验少,尤其是刚出校园的毕业生。一张白纸更容易接受公司的文化理念和老板的工作理念。
后来我在其他单位负责招聘的时候,也发现很多企业的管理者更倾向于招聘年轻人,甚至是应届毕业生。他们宁愿用自己的团队培养年轻人,也不愿冒险在职场招聘一个中年人。
这种倾向往往体现在大型国企或上市公司。比如我们四大银行基本都是招聘应届毕业生,很少选择社会招聘。一些大的互联网公司也是如此。
三、考虑到40岁以上的职场中年人已不是企业的主要培养对象
很多公司都不愿意招40岁以上的中年人。另一个原因是来自 人才梯队建设的角度,更愿意去培养40岁以下的年轻人。40-50多岁这个年龄层的员工,基本上职业发展已经比较定型,而且到了这个年纪,但凡都发展的人,都已经在自己的公司成为中流砥柱,一般不容易轻易跳槽出来,如果还得到处找工作谋生存的人,基本上也到了瓶颈,很难有大的突破。
但40岁以下的年轻人尤其是30岁以下的就不同了,职业锚都未必定型,到了一家企业以后,随着对他的培养,可塑性强的话还是大有空间,变化会很大,比如将来有机会成为企业的管理骨干或者业务骨干。
对老板来说,更看中员工未来的潜力,而不是招一个都看得到未来什么样的员工。
从这个角度看,也可以理解企业的招聘考虑。
四、40岁以上的职场中年人该如何发挥优势?
分析了几种职场中年人求职难的原因以后,我们再来聊聊如何发挥这批中年人的职场优势。
第一,职场中年人的定位要非常清晰,即你去这家企业应聘的岗位和你自身的优势要匹配,比如到一家培训机构做讲师,正好你这方面的经验非常丰富,那是可以的;或者你去某家企业的仓管部门应聘仓库保管员,你的成熟稳重也可以成为超越年轻人的优势。
第二,职场中年人要利用好求职的人脉资源,到了这个年龄,基本上你在职场中也积累了不少的人脉关系,找工作也未必都要靠投递简历这样去尝试,了解你的朋友很多,可以寻求合适的人帮你推荐机会,成功概率会更大。
第三,完善好自己的简历,尤其是个人经验这块,在简历中可以凸显以下。如果要让老板打消自己的一些顾虑,你一定要有非常独特的经验或技能可以打动对方,所以简历中这部分内容就要重点打磨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