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近日发布通知,在湖北省和全国高校启动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一帮一”行动。首批48所高校被确定开展帮扶行动。
目前,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在京高校已经出台了一对一就业措施。线上主题云双选、职业生涯规划云课程、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岗位匹配、精准推送等。北京高校搭建了多层次、立体化的云平台,为湖北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
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结对“找工作”
作为结对高校,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计划在4月底至5月底联合开展学生职业发展月活动。主题活动将通过线上主题云双选、重点企业云呈现、职业生涯规划云课程、求职能力云培训、就业交流云沙龙、职业发展云咨询等多层次、立体化的云平台,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学生实习和职业规划的影响,助力两校学生在云端共同成长,远程促进就业。
2020年4月13日至4月16日,北京大学与武汉大学就业中心联合举办了2020届毕业生网上综合双选会。共有288个家庭单位参加了这次双重选举。2020年4月17日至21日,两所高校联合举办教育行业线上专场双选会,近百户单位参会。
4月26日至30日,两校将联合举办2021届毕业生和未毕业学生2020年网上实习双选会,并在两校就业信息网站开设实习信息专区,共享优质企业资源,共同深化企业合作。
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就业“一帮一”
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作为高校集团,共同制定帮扶协议,出台多项措施保障毕业生就业。
教育部师范学院联合补选会议。4月17日,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华中师范大学招生就业办公室、华东师范大学学生职业发展中心、东北师范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西南大学招生就业办公室、陕西师范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联合举办了大型公益线上招聘活动——“教育部直属六所师范大学2020年春季联合空中双选会”。
组织提高高校辅导员求职技能的训练营。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联合推出“提升高校辅导员求职技能训练营”,帮助北师大和华中师范大学的学生充分了解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内容,提高其求职技能和综合素质,增强其在应聘辅导员时的契合度和竞争力,帮助其求职。
北京理工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1 1 > 2
近日,北京理工大学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正在深化帮扶对接工作。两校紧紧抓住就业窗口,正在进行“三对接”,即“校级就业创业部门对接、部门与部门对接、学生社团对接”。在此基础上,还发起了“四个合作”
业创业信息共享、就业市场共建、就业创业指导互补、就业创业工作互鉴。就业创业信息共享。两校共享网络招聘平台、联合举办网上招聘活动,并在掌握岗位需求信息和大学生求职意愿基础上,利用大数据技术等实现人岗匹配、精准推送,帮助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毕业生获取更加丰富、更加精准的就业信息服务。
就业市场共建。北京理工大学帮助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开拓就业市场,引导属地就业资源向其延伸,并动员校友企业、来校招聘的用人单位等面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招聘,积极接收其毕业生就业。
就业创业指导互补。两校共享双方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就业指导线上咨询,共同开展毕业生就业创业专题培训等,组织就业指导教师联合培训,帮助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提升就业指导能力。
就业创业工作互鉴。两校通过召开远程会议等多种方式,分享毕业生就业工作经验,交流工作理念和方法,共同做好疫情影响下的毕业生就业统计和权益保护等工作,切实提升就业管理服务水平。
此外,北京理工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近期还将推出更多精准定位的网络双选会。
中央财经大学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建起“六共”帮扶机制
在首批开展帮扶行动的48对高校中,中央财经大学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结成帮扶对子,携手同行,共克时艰!
支援高校与受援高校将在充分协商基础上,明确帮扶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建立起“六共”帮扶机制。
一是共享就业岗位信息,支援高校和受援高校共享网络招聘平台、联合举办网上招聘活动,并在掌握岗位需求信息和大学生求职意愿基础上,利用大数据技术等实现人岗匹配、精准推送,帮助受援高校毕业生获取更加丰富、更加精准的就业信息服务。
二是共同开拓就业渠道,支援高校帮助受援高校开拓就业市场,引导属地就业资源等向受援高校延伸,并动员校友企业、来校招聘的用人单位等面向受援高校招聘,积极接收受援高校毕业生就业。
三是共同加强就业指导,支援高校和受援高校共享双方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就业指导线上咨询,共同开展毕业生就业创业专题培训等,组织就业指导教师联合培训,帮助受援高校提升就业指导能力。
四是共用优质教学资源,支援高校向受援高校毕业生开放相关教学资源,为受援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实习实践机会,支持开展毕业设计(或论文)和毕业实习,帮助受援高校毕业生顺利毕业。
五是共同开展创业实践活动,支援高校向受援高校毕业生开放“双创”示范基地、孵化器等众创空间,共同组织开展创业辅导、创业训练、创业大赛等创新创业指导服务,为毕业生创新创业提供支持。
六是共同提高就业管理水平,支援高校和受援高校通过召开远程会议等多种方式,分享毕业生就业工作经验,交流工作理念和方法,共同做好疫情影响下的毕业生就业统计和权益保护等工作,切实提升就业管理服务水平。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与武汉工程大学:同心拉手就业创业路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和武汉工程大学联合空中双选会将于4月27日举办,企业报名正在火热进行中。这是两校联合举办的第二场空中双选会,此前在4月10日结束的两校首场联合双选会吸引了78家用人单位参加,提供就业岗位5000余个。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作为首批48所支援高校之一,与武汉工程大学结对帮扶。学校迅速启动相关工作,充分沟通双方学生就业特点、就业进展和帮扶需求,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研究制定工作方案。
学校将在加强就业教育与指导、共享市场资源和就业渠道、联合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共用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等方面建立帮扶机制,全力促进武汉工程大学毕业生顺利毕业、尽早就业。
中央美术学院与湖北美术学院:手拉手一起毕业
中央美术学院“一帮一”帮扶湖北美术学院,将于5月6日-6月6日开展 “联合校园网络双选会”。
举办平台: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www.bjbys.net.cn)
毕业生应聘方法:毕业生参与网络双选会时,需先登陆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进行求职者注册登陆,填写教育背景信息及其他求职信息,系统会对毕业生(港澳台毕业生除外)的教育背景信息(包括毕业院校、学历层次、专业、入学及毕业时间)进行审核,保证毕业生简历中教育背景信息的真实有效性,最大程度降低用人单位选人用人过程中的风险。
记者 赵翩翩 综合整理
来源:现代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