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粉丝问我,上市公司要发业绩公告了。我们现在可以做业绩预告增加的股票吗?
问这个问题的粉丝,至少要注意表现,大方向是正确的,但是时间把握不好。一些主要玩家喜欢炒作和挑起故事。当人们出版它们时,故事就结束了。你觉得慢于半拍吗?没有公布的时候,都是猜测。宣布之后,这个谜团被揭开了。已经一览无余,没有想象。好票还留有不涨的空间,涨得太多的就要出货。如何避免这个问题,可以考虑业绩预增的概念。
做业绩预增概念的股票,关键有两个:
第一,时间要精准,要能够先知先觉。
第二,业绩盈利的信息,要来源可靠,最好是第一手信息。
怎么做?
你要看的不是业绩公告,而是这两份报告
做短线有一个魔咒,一个机会,等到大家都发现时,这个机会就快结束了.在牛市中,机会后来被发现也没关系,因为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撑股价持续上涨。震荡市不同于熊市。如果你晚了一步,踩错了节奏,机会就会变成死亡。所以做业绩预增的股票,关键是时间。这个时间,并不是业绩公告的时间,而是另外两份报告:业绩预告和业绩快报。
业绩预告和业绩快报是上市公司在报告发布前的预测,主要是为了避免报告正式出现时股价出现较大波动的影响。
业绩预测主要预测公司当期净利润;业绩报告更加详细,披露了公司的主要财务数据。
我们不必像会计师那样理解它们的确切含义,只要抓住一个关键:业绩预告和业绩快报,披露的时间要比正式的报告要早。这个时间差,就是我们要捕捉的机会。
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市场,在下列情况下必须发布业绩预告。比如全年都有亏损,扭亏为盈,去年净利润下降了50%,净利润比去年增加了50%。一般来说,当业绩发生较大变化时,必须发布业绩预告。
深交所中小板和创业板有义务披露业绩预告,即不管业绩如何都要给出预告。业绩公告只鼓励定期披露,并不是强制性的。
所以总的来说,业绩预告出的数量要比业绩快报多,但是业绩快报的披露的财务数据更详细。我们两份报告都要看,业绩预告更有用一些,因为它是业绩在大幅变动时强制披露。
什么时候去看这两个报告:四个时间窗口
年的业绩预测分别在四个时间点第一季度预测、4月15日前半年度预测、7月15日前三季度预测、10月15日前年报预测、次年1月31日前这四个时间窗口中,最重要的是年报预告。不仅因为年报本身比季报更重要,还因为年报预测是最严格的强制性。
5px;">要注意,这是出预告的截止时间,也就是最晚的时间。所以,要在这些时间点之前,提前一两个月开始去留意这些报告。从1月31日之前这段时间开始,上市公司披露了年报业绩预告,就是做“年报预增”的好时间。其他几个时间窗口,叫做“业绩预增”,当然也有机会,只是不如年报重要。
从出业绩预告,到正式财报公布为止,这段时间就是我们捕捉业绩预增机会的时间窗口。出正式财报时就是机会的尾声。
为什么要到正式财报公布为止呢?
- 如果上市公司的业绩预告的内容与正式报告完全一致,没有出现业绩变脸,那么到出正式报告的时候,就是利好出尽的时候,该考虑逐步撤退了,即使不撤退,也不是好的进入机会。
- 如果业绩预告是有问题的,那么到了出正式报告的时候,就是业绩变脸的时候,更应该早早躲开。虽然现在监管越来越规范,这种情况会越来越少,但还是要留意这个风险。

业绩预增选股的简便方法
选股的时间知道了,从哪里去找业绩预增的股票呢?
很多股民喜欢传看网上的文章,花钱买研报,甚至直接听别人荐股,这些都不可取。
你不知道这些信息已经转了多少道手,真实性、及时性,都不能保证。还有,你并不知道提供这些信息的人是什么目的,有没有陷阱在里面。
比如很最常见的例子,业绩预增的信息是真的,上市公司披露也及时。但是,等到这个信息传到你手里的时候,已经是两个月之后了——典型的配合主力出货的手法。
其实业绩预增报告出来时,股票的F10里都会有,只不过一个个找有点麻烦。介绍个简单的方法。
使用行情软件“风格选股”。
- 在软件底部选择“板块”。
- 再接着选择“风格板块”。
- 然后选择“业绩预升”。
五个实战经验
- 第一,行情软件的股票分类,有时会有问题。比如你想选2020年半年报预增的股票,行情软件选出的股票可能有2019年半年报预增的,这种小问题偶尔会发生。要知道行情软件对第一手信息做了分类整理,算是二手的信息,方便是方便了,可靠性要打折扣。所以即使选出来,也要仔细把业绩预增报告的内容看一遍。
- 第二,都是业绩预增,有的预增100%,有的预增3%,当然是预增多的好。
- 第三,别漏了业绩预报修正。有的上市公司,先出一个业绩预告,说是业绩预增;再出一个业绩预告修正公告,说是业绩预亏。像下图这样,这就是一种业绩变脸,不过变得比较快。出现这种情况,就把它排除,好股票多的是。

- 第四,越早出预告的越好。上交所和深交所只强制规定了最晚预告时间,有的公司出报告出得早,有的晚。从经验来说,报告出的早的业绩会好些。这个就像考试时交试卷一样,好学生早交卷。报告出的晚,有问题的概率大。
- 第五,临近正式报告公布的截止日期时,要停止业绩预增的选股。选股最好选择那些正式报告已经公布的、靴子落地的股票,回避业绩变脸的风险。
特别注意,业绩预增只是选股条件之一,单独用这个条件,成功率并不理想。对短线操作来说,它的作用是提高盈利机会、增加盈利的幅度。实战中需要结合技术面来综合研判。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