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数字化的浪潮下,越来越多的县尝试借助数字金融助力乡村振兴。
6月24日,在安徽砀山县,记者了解到,“砀山梨”、江苏华牧等100个县级特色产业,从本月起可获得网商银行提供的免息贷款:从事该行业的农户、电商卖家,三分钟内可通过手机申请两个月免息贷款。
网商银行发布2021年乡村振兴助农行动
今年,全国掀起了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热潮。截至6月,全国三分之一涉农县区与蚂蚁集团发起的线上商户银行达成普惠金融合作,数量超过850家。预计到今年年底,这个数字将达到1000人。
花木等县域特色产业获60天免息贷款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很多乡村产业的发展也需要数字金融的“灌溉”。
为了进一步扶持这些特色产业,本月以来,多个政府部门与网商银行合作推出“农助计划”,为全国100个县的特色产业提供首批2个月免息贷款,地方政府选派的1000名行业领军人才全年可获得免息贷款。在江苏,宿迁华牧等县级特色产业的农民将获得长达60天的无息贷款。
数据显示,江苏县域数字金融排名靠前的客户为昆山市阳澄湖大闸蟹、宿迁市花木、张家港市。很多经营农户贷款周期短,平均贷款期限在3个月左右。两个月免息贷款可以有效降低他们的贷款成本。
江苏省数字金融涉农客户top10县域名单
县域政府加速普及数字金融
被誉为“世界梨都”的安徽省砀山县,是县域数字金融发展的排头兵。水果是当地的支柱产业。该县100多万人的主要收入来自水果生产、加工和销售。2019年以来,他们与网商银行深度合作。目前,砀山已有21万多农户获得了网上商户银行提供的无接触贷款。
“砀山梨”也是“农业支持计划”支持的全县100个特色产业之一。吴燕燕是砀山人,三年前才创办了一家电商公司。她直接带动800多个家庭脱贫,靠卖当地的梨成为砀山电商的龙头。
砀山姑娘武妍彦带动身边女性一起创业,打造了一支乡村振兴娘子军
每年销售旺季,买梨都要花很多钱,这就成了吴艳艳每年最担心钱的时候。去年,吴玉燕通过手机从网商银行获得了20万的贷款。“没必要办银行网点或者房贷,太方便了。”吴燕燕说,“这次我还从网商银行获得了免息贷款,希望我的实力能带动更多人致富。”
“随着县域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数字金融正在适应新经济的需求。这一次,与网商银行联合推出的援农计划,将极大地促进县域经济和人才振兴。”砀山县商务局局长徐继生强调,“砀山未来的发展将有两大重要支柱,一是科技,二是金融。”
像庐山一样,数字普惠金融正在大力推进,解决农民贷款问题的县城并不多。仅网上商户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近6年来,使用数字信贷服务的小微企业和经营性农户超过4000万,其中涉农用户超过2000万,占比过半;在过去一年新增的农村用户中,84%是从未获得经营性贷款的首贷户。
网商银行首批支持的全国100个特色产业县域名单
中国农村金融打出科技牌
r />在加速普及数字普惠金融的过程中,县域政府正与科技银行共同探索科技之路。
在与网商银行的签约合作后,850多个县域政府将土地确权、农业补贴等公开信息与银行的数字风控技术结合,帮助银行识别出高质量农户。
数字化的风控技术日益得到政府的重视与认可。在农业农村部6月公布的2021数字农业农村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优秀案例中,网商银行的卫星遥感助农方案成功入选。
这一中国首创的信贷技术,通过开源卫星和计算机视觉技术,识别农田地块大小,作物种类,预测产量产值,从而给予农户相应的信贷额度。

网商银行“卫星遥感信贷技术”入选农业农村部评选的优秀案例
目前,这一技术能识别的作物类型主要为粮食作物,包括水稻、小麦、玉米等。网商银行行长金晓龙表示,在蚂蚁集团的技术支持下,目前该技术正在攻坚,今年有望识别苹果、梨等果蔬作物,从而支持这些果蔬产业带的农户获得更有力的信贷支持。
在运用人工智能、卫星遥感等技术之前,网商银行也曾在农村金融上走过弯路,早期,其曾通过村小二推荐,人工审核等方式服务农户,但很快发现,人工方式风险漏洞大,不良高企,亏损额一度达到五六千万元。但是,获得科技突破后,目前,其农村金融不良率已经与其整体平均水平持平,在1.5%左右。
金晓龙表示,农村金融是一个世界级难题,但是,依靠科技力量,中国的农村金融正走上一条快速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未来,我们希望农村的每一部手机,都能成为一个银行网点”。
通讯员 徐晨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徐晓风
校对 李海慧
来源:紫牛新闻